高教发展参考
2018年第08期 总第39期
发展规划与法规处 主办 2018年8月30日
==================================
本期导读
【新政速递】
教育部关于印发《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
【高教视点】
看待中国科技创新世界地位要有“定力”
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刻不容缓
“拔尖计划”升级2.0版 高校如何培养“大师”
【高教资讯】
科技部:打出政策“组合拳”让科研生态环境更净化
北大、清华等12家高校将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解放科学家
西湖大学全球选聘优秀学术人才,待遇对标国际一流高校
复旦大学发现糖尿病与癌症新通路
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
中山大学黄欣教授在国际顶级杂志《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发表研究成果
======================================
教育部关于印发《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有关精神,根据“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培育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为做好中心组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要求
(一)建设定位
前沿科学中心是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基地。中心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高峰,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支撑一批学科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建设思路
承担建设任务的高等学校结合“双一流”建设规划布局,汇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优势,培育和建设前沿科学中心。中心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率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中发挥前沿引领作用。
(三)建设原则
坚持国际一流。前沿科学中心建设依托国内顶尖、在国际相关领域或方向具备并跑或领跑潜力的科研大团队和高水平创新基地,以国际一流水平为目标,围绕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大胆开展“非共识项目”和“无人区”问题的探索,提升引领学术发展的能力。
坚持学科交叉。中心以优势学科集群为核心,组建学科交叉的高水平团队,强化跨学科的融通创新,鼓励理、工、农、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力争实现前沿科学的重大突破,并成为相关领域的科学智库。
坚持开放协同。中心要整合重点创新基地和多学科优秀创新团队,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建设相对稳定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开展高层次国际合作,与国内外一流团队和研究机构围绕科研任务开展协同创新。
坚持深化改革。高校要改革人员聘用和管理制度,为中心引人用人搭建绿色通道;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队伍,打破院系和学科壁垒;针对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岗位需求,建立分类评价考核机制,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环境;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国际化的开放运行机制。
坚持科教融合。要围绕重大科技任务加强科研育人,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吸纳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围绕重大科研任务的研究生招生培养机制、跨学科的学生联合培养模式,推动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
二、建设立项
教育部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规划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布局,指导和组织开展中心立项建设和评估。立项建设程序主要包括培育、申请、立项和评估。
(一)申请建设条件
前沿科学中心应已具备或近期可以达到以下基础条件:
1.中心主要依托学科已经列入“双一流”建设方案,具有学科集聚优势;
2.具有长期自然形成的跨学科高水平大团队,部分研究领域和方向处于“并跑”或“领跑”,有望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3.具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国际化新型研发机构等作为支撑;
4.初步形成制度先进的国际一流的管理运行体系;
5.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一流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
6.学校能够提供相对集中、面积充足的物理空间,每年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用于人员聘任、日常管理、开放运行;
7.学校能够给予中心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形成政策特区。
(二)立项建设程序
1.依托高校依据前沿科学中心总体定位、建设思路,从实际出发,选择前沿方向,构建基础团队,确立符合中心发展需求的体制机制,明确相关支持政策,使之成为本校政策特区、学术高地、人才摇篮。
2.由具备申报条件的高等学校在组织专家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形成建设方案,经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教育部提出申请。
3.由教育部组织国内外权威专家进行论证,重点考察中心研究方向、学科基础、政策支持与保障情况,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开展建设。5年建设期满后由教育部组织验收,通过验收后持续开放运行。
4.注重中心长期发展,采用定期评估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教育部委托第三方组织国际同行专家进行。定期评估主要对中心的整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随机抽查主要检查中心运营模式、条件保障措施、运行状态等。根据评估结果,对中心进行动态调整。
三、建设管理
(一)管理体制
前沿科学中心是依托高校组建的新型研究机构,鼓励跨院系、跨学科汇聚资源,积极探索现代科研组织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为保障中心运行管理,建议学校:设立管理委员会,作为中心决策机构,打破学院和学科壁垒,融通各类创新资源、指导机制创新、保障政策落实;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负责中心建设运行发展的全面工作;设立学术委员会,指导中心发展方向,确保中心运行实效。
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学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科技、规划、人事、研究生、财务、资产等部门和相关学院主要负责人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作为中心决策机构,决定中心的建设发展规划,审定中心重大事项,审定学术委员会委员人选。
首席科学家应为该领域内的知名科学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负责中心建设运行发展的全面工作,包括团队建设、方向选择、经费使用、绩效考核等各类事项。首席科学家由学校择优遴选后聘任,并报教育部备案。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5年。
学术委员会对中心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选题进行指导,为中心的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推动中心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帮助中心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学术委员会由领域内中外国际知名学者组成,中心负责遴选和聘任。
(二)运行机制
前沿科学中心原则上依托一所高校建设,是相对独立运行实体,具有一定的人财物自主权,按照开放、流动、融通、协同的原则,以研究团队为基本单元构建研究网络,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聚焦重要前沿领域方向长期持续攻关。
建立重大创新活动组织新模式。鼓励中心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允许中心探索建立符合其研究方向、多单位协同的新型科研活动组织模式,成为高等学校发挥综合优势和汇聚资源、承担国家重大、重点任务的重要载体。
完善中心聘用管理制度。人员聘用由中心自主管理,可以采取固定与流动、预聘与长聘、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人事聘用机制,施行合同制,并严格考核管理。中心面向世界吸引人才,制定支持青年人才发展的倾斜政策。中心可聘用校内其他研究机构人员在中心兼职开展科学研究,并明确兼职人员的任务安排、考核评价、日常管理等规则。
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心承担人才培养任务,在研究生招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留学名额等方面给予重点和倾斜支持。中心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探索,可围绕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招收研究生和制定培养计划,并从科研经费中支付培养成本。探索本科生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拔尖创新人才。
建立稳定支持与竞争相结合的资源聚集模式。学校统筹各类资源,为中心提供稳定支持,保障人员聘用、日常运行、人才培养,并设立开放基金。中心发挥竞争优势,积极争取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同时吸纳社会和国际资源,共同促进中心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设措施
(一)创新组织模式
探索新的基础研究组织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学院的界限,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构筑相对独立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平台,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建立相应管理服务体系,改革聘用机制,用好国家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改革政策,建立分类评价考核机制,使科研人员能够潜心开展持续深入的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科研育人功效,提升育人质量。
(二)强化国际合作
坚持开放协同,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搭建国际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制度。面向全球汇聚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学者。面向国际科技前沿,与世界一流学者和科研机构开展长期稳定高水平合作研究。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适时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三)保障稳定投入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教育部整合资源,在研究生指标、条件建设、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支持中心发展。依托单位强化主体建设责任,加强中心建设与“双一流”建设的统筹协同,纳入学校“三重一大”事项,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保障中心运行,给予中心系列政策支持和相应人财物自主权,形成政策特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心积极拓展社会投入渠道,形成多元化支持,优化投入结构,提高投入效益,促进中心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共同发展。(来源:教育部,2018-08-02)
【高教视点】
看待中国科技创新世界地位要有“定力”
刘石磊 林小春 彭茜
不久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首次进入“最具创新力经济体”前20名。近年来,中国重大成果、专利申请、科研论文“井喷”,创新指数排名不断上升。
但另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卡脖子”的消息也见诸报端。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及在世界的地位?
中国科技发展正在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时代,进步和落后同在,成就与短板并存。对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人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保持“定力”十分重要。
成就毋庸置疑
纵向看,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创新成绩斐然: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一些突出领域开始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
在基础科学领域,“天眼”、上海光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为世界级科研奠定了基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等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领域,载人航天、深地探测、超级计算等产业关键技术迅速发展成熟,一些大成果、大工程让人耳熟能详;即时通信、移动支付、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方面,中国科技企业、产品和服务更是让世界瞩目。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的统计显示,中国技术专利申请量已居全球首位,科研论文发表量也处世界前列,说明科技产出确实高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17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得益于“精心规划、自上而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建议“继续采用相同的战略”再接再厉,因为这条道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差距客观存在
与此同时,目前中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一些关键领域创新能力短板明显。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曾归纳过: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端科技产出比例偏低,产业核心技术、源头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
比如,被称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制造产业,中国当前是“低档过剩、高档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同样只集中在中低端竞争;高端医疗器械几乎完全被跨国企业垄断。核心技术欠缺限制了这些领域向更高水平进阶。
此外,信息技术领域缺“芯”少“魂”,离自主可控还有很大差距。芯片产业仍处价值链低端,设计技术和经验不足、制造工艺水平不高;桌面和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几乎都被美国企业垄断,信息安全“命门”受制于人。
还有一些领域处于“从零起步”的阶段,比如被誉为“工业之花”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新材料产业等。
这些短板的存在各有具体原因,有的领域是底子差、起步晚,有的是人才储备薄弱,有的是错过机遇期等;也有共性原因,如基础研究力度不够,无法为技术突破提供关键支撑。对于这些原因应该科学分析、精准施策,而不能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自乱阵脚。
脚踏实地追赶
追赶世界前沿是中国科技很长一段时期的目标。多位专家表示,这种追赶应建立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既要有优先次序,又要有长期谋略。
首先,要对正在发展的项目保持耐心。以航空发动机为例,曾在英国罗罗公司工作20年的航空发动机专家王光秋说:“航空发动机研制不仅靠设计,而且靠试验和服役的积累,迭代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性能和可靠性。”发达国家用一百年走过的路“(我们)不可能二三十年就走完”。
其次,要重视基础科研。“今天的关键核心技术诞生于昨天的基础研究,而今天的基础研究又在以难以预测的方式创造明天的关键核心技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认为,对于已知的技术差距固然应该努力弥补,但更要着眼长期发展,支持高质量的基础研究才是更重要的应对之策。
第三,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用好人才和市场。比如在芯片领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研究中心主任骆建军说,有经验、有领导力的芯片工程师“在全世界都是宝贝,在中国更为稀缺”,他们属于“高级工匠”,功绩不一定体现在学术论文上。这就需要改革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材料学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罗海文认为,要解决一些关键材料创新难题,就必须调动市场活力,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让企业把技术进步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要在一些特定领域抓住历史机遇。比如,谷歌的安卓系统正是抓住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机遇,占领移动终端市场,并“反攻”桌面终端市场挑战微软视窗系统。
“中国要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也要寻找一个契机,”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武延军说,“这种契机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或者物联网。”
同时应该看到,坚持开放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宝贵经验,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都得益于此。专家普遍认为,扩大国际合作、用好国际资源,结合国内市场和人才等优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可期。(来源:新华社,2018-08-07 )
建国近七十年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基础科学研究始终非常重视。纵览这几十年来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布局、近观国内外对中国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讨论、前瞻世界基础科学发展的趋势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刻不容缓——它不仅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机遇,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选择。
基础科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短板”
早在2014年4月15日,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发布的《主要国家研发战略报告》就指出,中国研发投入总量持续增长,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从研发投入总量上看,中国的研发经费在近十年来一直保持迅猛增长的趋势,2009年以近1.08万亿人民币超过日本。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投入比例上还有差距——2011年,法国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25.3%、韩国18.1%、美国17.3%、日本12.3%、英国10.8%,而中国仅为4.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日本航天专家、理化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松冈胜的文章《从航天科技看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认为中国在载人飞船、月球探测等航天工程学方面发展迅速,能对日本、欧洲在该领域构成挑战。但是中国在空间观测最尖端的科学卫星方面发展滞后,这一点,中国正在持续改善。(2017年,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并于2018年交付使用)。
2015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科学报告:面向2030》报告认为,2011年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但也面临问题与挑战。报告指出,尽管投入巨资(2014年占GDP的2.09%),拥有更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精良的设备,但中国科学家们尚未取得尖端性突破,鲜有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创新和竞争产品;并且中国面临着100亿美元的知识产权收支赤字(2009年);许多中国企业仍然依赖外来的核心技术;国内研发支出中也仅有4.7%(2016年达到5.2%)用于基础研究方面。
中国科技界也注意到基础研究这一科技发展的“短板”。2015年3月26日以“加强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基础研究作为提升国家源头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载体,是高新技术的源泉,是科技创新的上游,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中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系统支持。要继续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学科体系完善和整体水平提升,优化科研基地布局;遵循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营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
2016年6月12日,又召开了主题为“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的香山科学会议。万钢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发动机,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我国基础研究还存在投入不足、凝练和解决科学问题能力不足、战略基础力量不足和人才培养机制不足等问题。会上提出:要准确把握基础研究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和顶层设计,组织成立基础研究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提出我国基础研究重大需求和部署重点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基础研究项目部署,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以改革评价制度为重点营造基础研究良好环境。(来源:光明日报,2018-04-19 )
“我们不仅要培养科学家,还要培养思想家,要通过‘拔尖计划’培养中国的大师。”在近日举办的2018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工作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这样说。
据了解,“拔尖计划”也就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的学术大师。该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至今已进入第十个年头。
今年,“拔尖计划”将推行2.0版,这一将要实现文理科全覆盖的计划将如何选拔出引领未来发展的“大师”,成为众多高校的关注点。
“拔尖计划”2.0版不再是“试验版”
3月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的2018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就明确指出,今年将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版。
要点指出,到2022年,教育部计划建设1万个(约20%的专业点)“六卓越一拔尖”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版中新增基础文科、基础医学;卓越计划2.0版新增卓越经济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力争在文、理、法、工、农、医、教等重点领域形成全局性的改革成果。
吴岩说,“拔尖计划”2.0版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去掉了“试验”二字。“这10年的试验计划可以叫做‘探路者’,现在我们不用再‘试验’了,我们开始有经验、有底气继续做2.0版”。
目前,“拔尖计划”共培养出4500名毕业生,支持本科生总数累计达8700名。前五届毕业生中,97%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有67%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0名的国际知名大学深造,10%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名的世界顶尖大学深造,初步实现了成才率、成大才率高的阶段性目标。
“拔尖人才培养必须站高、看远、想深、做实。”吴岩表示,10年来,“拔尖计划”培养的人才总数对于10年的时间来讲是一个很少的数字,之所以这10年不增加名额,是希望“拔尖计划”在探索中发现培养“未来对中国有大用的人”的路子。
“拔尖计划”2.0版首次增加人文社科学科
据了解,“拔尖计划”2.0版将实现文理学科全覆盖,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5个学科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心理学、力学等学科;增加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了解到,“拔尖计划”2.0版的详细计划正处在征求意见中,预计今年6月正式发布。征求意见稿中的“目标要求”中写道,“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志存高远、扎根中国、学贯中西、引领理论创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学术大师。”
吴岩表示,“拔尖计划”2.0版的内容变化主要有“拓围”“增量”“提质”“创新”4个方面。
“拓围,就是要从自然科学拓展到人文社会科学,不仅要培养科学家,在技术上和世界一较高低,还要培养思想家,让中国的思想在未来立于世界高地。文史哲和自然科学一样伟大和重要。”吴岩说。
另外,吴岩表示,“增量”是指“拔尖计划”这一“千人计划”,今后要发展到“万人计划”;提质,是指“拔尖计划”不仅瞄准中国最好,而且要瞄准世界最好,经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我们要逐步领跑世界,出标准、出思想、出经验、出模式;创新,是要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探索中国模式、提供中国方案、树立中国标准。
吴岩认为,“拔尖计划”承载着使命,是一个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计划。“高等教育在今后中国的发展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角色?就是要在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国发展提供动力”。
培养“大师”还需学术土壤
中国的大学近年来鲜有“大师”,一直是很多高校教师的热议话题。不少高校认为,“拔尖计划”2.0版应当肩负起培养大师的重任。
“大师并非出自于培养,我们应该提供能够产生大师的沃土。”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认为,培养拔尖人才要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用短跑冲刺的心态来对待这个马拉松赛跑的过程,青年不能做“空心人”,要树立远大理想,以杰出科学家的奋斗和贡献来激励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持有浓厚的兴趣,始终保持好奇心。
而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顾问施春风看来,人才总是各具特色的,不能用单一的数字来衡量人才,识别拔尖人才应该因人而异。
“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来构建良好的后天环境,对于家庭和学校来说,需要做的是减少学生的社会压力,支持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发展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质疑和跳出思维定势,给予年轻人更多探索和实验的空间,鼓励他们表达自我。”施春风说。
未来大师的培养离不开当代大师的引领,“拔尖计划”2.0版也强调了“大师引领”的重要作用。
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将深入实施导师制,吸引热爱教育、造诣深厚、德才兼备的国内外学术大师、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行业精英参与拔尖人才培养,设立学业导师、科研导师和生活导师,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全方位指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才叫大师。拔尖人才的导师应该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大师,还要真正配得上‘师范’二字。”吴岩说。(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04-09 )
【高教资讯】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科研诚信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指南、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监督评估等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正推进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强化科研诚信审核,将具备良好的科研诚信状况作为参与各类科技计划的必备条件。
此外,科技部还将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依法依规制定统一的调查处理规则,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是为了让科技创新释放出更多活力、更多效益,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科研工作者视科研诚信为生命,更好地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环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完善调查核实、公开公示、惩戒处理等制度;建设完善严重失信行为记录信息系统,对纳入系统的严重失信行为责任主体实行“一票否决”,一定期限、一定范围内禁止其获得政府奖励和申报政府科技项目等;推进科研信用与其他社会领域诚信信息共享,实施联合惩戒;逐步建立科研领域守信激励机制。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开展基于绩效、诚信和能力的科研管理改革试点”,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中选择部分创新能力和潜力突出、创新绩效显著、科研诚信状况良好的单位开展支持力度更大的“绿色通道”改革试点。(来源:新华社,2018-08-07,有删减)
北大、清华等12家高校将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解放科学家
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26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将在12家高校率先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
高校是北京重要的创新资源,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也是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激发高校和中关村各分园的潜力和积极性,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针对当前制约成果转化的难点、堵点,采取若干具体举措,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依照方案,将在高校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把科学家解放出来,也让科学家利益得到相应的体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表示。
据介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家高校成为首批获牌的高校。
方案同时计划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促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早期深度融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举办全球前沿技术大赛,挖掘转化前沿颠覆性技术。
为解决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方案还将建立政策落实协调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创业孵化机构创客总部创始人陈荣根表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创业孵化的基础。技术转移服务深入高校,将进一步释放创新的活力,为创业孵化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以落实方案为抓手,推动高校、分园、企业、孵化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推动高校发挥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孵化器等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来源:新华社,2018-04-27)
西湖大学全球选聘优秀学术人才,待遇对标国际一流高校
8月17日,澎湃新闻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近日发布招聘公告,面向全球选聘学术人才,实行与国际化接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主要涉及医学、理学和工学领域。薪酬福利与其他待遇方面,将看齐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甚至给出更优厚的条件。
这所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出任校长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2015年3月发起办学申请开始就备受瞩目。施一公校长曾做出这样的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浙江杭州,有一所在世界上备受尊崇的、立足中国大地而又充满中国特色的高等学府,西湖大学。学校的“新”主要体现为“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学校以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等4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优先形成理学、工学、医学3门学科类。
据了解,此次招聘也是依托该校理学、工学、医学3门学科,招收相应学科相关方向及交叉前沿领域的全球优秀学术人才。其中,生命科学学院招聘学科方向为: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等与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各领域;生理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等与基础医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各领域。
而理学院包括:数学(数论、代数几何、交换代数、表示论、调和分析、多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几何分析、代数拓扑和低维拓扑等);物理(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学、光学等);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物理化学,催化和表界面化学、理论和计算化学等)。
工学招聘方向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纳米与能源中心(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环境与资源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相关学科。)
据介绍,该校实行与国际化接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招聘人员必须承诺通过评选后全职到西湖大学工作。其中,长聘教职主要包括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应聘人应在国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终身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务,具有国际一流的学术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准聘教职主要包括助理教授、副教授,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应聘人学术水平和资历应达到担任国际知名高校助理教授或副教授职务的相应标准,首聘期5年。
据了解,西湖大学将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根据具体情况,为入选者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能够使其安心学术的协议薪酬和福利待遇。对于已获得国际一流大学教职职位的申请人,将提供同样或更优越的薪酬福利待遇。并且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同时,将视引进人才的实际科研工作需要,在实验室空间、团队配备、博士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同时,协助解决住房问题,或提供相应的住房补贴,为引进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问题等。
该校计划于2018年11月上旬在杭州举行学术人才招聘面试。对于特别优秀的申请者,经学术遴选委员会推荐,该校会统筹协调,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安排面试。
8月24日,西湖大学将举行首次开学典礼,今年该校从900名报名者中录取了120名博士研究生。此前,首批19名博士研究生已入学,届时该校在校学生数为139人。据悉,该校从举办博士研究生教育起步,适时会开展本科生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来源:澎湃新闻,2018-08-20 )
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癌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和癌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复旦大学科研团队日前发现糖尿病与癌症之间新通路,为癌症防治提供新思路。
《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施扬、石雨江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题为《葡萄糖通过AMPK介导的对TET2蛋白的磷酸化调控揭示了糖尿病与癌症内在关联的新通路》。
课题组发现,糖尿病与癌症之间存在新通路,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水平好比链条的一个端口。在环环相扣的连锁反应之下,高糖环境最终会破坏5-hmC表观抑癌修饰的生成,表观抑癌修饰变少了,患病风险自然大大提高。研究指出,部分糖尿病治疗药物能有效地降低部分癌症爆发的风险。
课题组认为,少摄入糖分,保持体内血糖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减少对AMPK蛋白激酶的抑制频率,提高TET2蛋白的稳定性,升高5-hmC水平,对防治部分肿瘤有积极作用,此项研究将为临床研究和预防癌症的药物开发提供方向。(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08-14 )
8月15日,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连续第16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第二,英国剑桥大学保持全球第三。中国内地共有51所大学上榜,其中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45,北京大学位居世界第57,浙江大学首次跻身世界百强。
据介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2003年首次发布,今年发布的是第16版。ARWU以其评价体系的客观、透明而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8-15)
中山大学黄欣教授在国际顶级杂志《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欣、蓝春燕教授团队最新卵巢癌研究成果在《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在线发表,这是自国际医学界顶级肿瘤学杂志《Lancet Oncology》创刊以来,首次由中国大陆妇科肿瘤医生所主导的临床研究成果在该杂志发表。
研究背景
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一直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2015年,中国约有52,100例新发病例,约有22,500名患者因此死亡。超过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为疾病晚期。
目前,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卵巢癌全面分期术/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术后以铂为基础的一线化疗。尽管20年多来,随着外科手术技能的提升,以及紫杉醇类、铂类和众多二线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30%。大部分晚期患者在完成了标准的治疗后最终出现疾病复发。临床上,根据患者接受含铂方案的化疗后出现复发的时间不同,化疗结束6个月以后出现的复发为铂敏感型复发;化疗结束6个月以内复发的则为铂耐药型复发。但可惜的是,几乎所有铂敏感型的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对铂类耐药,这些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是卵巢癌当下的研究热点。而铂耐药型卵巢癌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可试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脂质体阿霉素、吉西他滨、拓扑替康、依托泊苷、多西他赛等,但这些单药化疗方案的客观有效率(ORR)大约只有10%-30%,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3-4个月。因此,临床上通过寻找新的有效药物治疗铂耐药患者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预后。例如在AURELIA(研究项目)研究中,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对比单纯化疗,能使铂耐药患者的PFS由3.4个月提高到了6.7个月。另外,在MITO-11(研究项目)研究中,口服帕唑帕尼+紫杉醇周疗(即每周给药1次)方案也使铂耐药患者的PFS由单纯使用紫杉醇周疗的3.5个月提高到了6.3个月。尽管贝伐单抗在卵巢癌中的疗效已被证明,但一方面,由于其需要定期静脉给药和住院治疗等诸多不便,加之费用昂贵,并且部分容易发生超敏反应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多种抗血管生成药暂时还未在中国大陆上市。因此,黄欣、蓝春燕教授研究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国产新一代小分子抗血管生成(VEGFR2)靶向药物阿帕替尼。
创新性研究结果
阿帕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治疗新药,其单药的抗肿瘤作用已在胃肠道癌多个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并于2014年获得我国SFDA批准上市。根据临床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阿帕替尼与细胞毒药物(通过改变DNA的结构而损害其功能,从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联合有协同作用。另一方面,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通过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Ⅱ,干扰DNA的合成和复制),是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简便、性价比高的有效药物。这两者的联合应用存在协同作用,无明显毒性叠加,对长期姑息治疗的难治性卵巢癌,极具吸引力。因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欣、蓝春燕教授团队和内科黄慧强教授从实验设计之初,便精诚协作、锐意创新,大胆尝试采用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的全口服,简便治疗方案。2016年8月,研究团队正式启动“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治疗铂耐药性卵巢上皮癌的一项前瞻、单臂、开放性Ⅱ期临床研究”。该研究共收治35例铂耐药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意向治疗人群中,客观有效率(ORR)为54.3%,疾病控制率(DCR)为85.7%;在符合方案人群中,ORR为61.3%,DCR为96.8%。同时,该研究观察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1个月。此外,由于该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容易耐受,所以患者均能在门诊接受治疗。
患者获益
在这项II期临床研究中,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全新理念的组合方案,新型口服靶向药物阿帕替尼联合传统口服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令人鼓舞。该联合方案的客观有效率(ORR)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均高于现有的国际共识治疗方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方案相比,阿帕替尼与依托泊苷均为口服制剂,两者联合的全口服方案,应用简便,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该治疗方案能显著减少住院的时间与治疗费用,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非常适合难治复发卵巢癌患者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案,特别是适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本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Lancet Oncology》,充分体现国际同行对本研究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开创了铂耐药卵巢癌门诊关于口服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先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临床指导意义,今后有望改写临床耐药性卵巢癌治疗指南,造福广大患者。(来源:中山大学新闻网,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