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7年第07期(总第26期)

作者: 时间:2018-05-28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7年第07 总第26期

==============================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7年7月30日

本期导读

【高教视点】

教育改革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应成为培育顶尖科技人才的沃土

“双一流”建设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带一路”中国高校大有可为

【理论探索】

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高教资讯】

山东理工大学成果“租借使用费”达5亿元

量子计算机,开启中国速度

同济大学单笔技术转移金额达3800万元

《自然》杂志助力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赴美招聘人才

打破唯论文唯学历倾向 江苏高校自主评审职称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

=========================

【高教视点】

教育改革惠及全体人民

杜玉波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10集《人民的获得感》,内涵丰富、气势磅礴、鼓舞人心,真情回顾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昂扬奋进奔小康的光辉历程,全景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豪迈绘就了中华民族砥砺前行、文明进步的恢宏画卷。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把握世界大势、着眼人类未来、立足中国实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使改革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最强劲动力,成为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精神坐标。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关乎人民群众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发扬“钉钉子”精神,以统筹兼顾的智慧、壮士断腕的勇气、动真碰硬的决心,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只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只要始终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和国家一定能永葆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篇章。教育是民生之首,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把“更好的教育”摆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十大期盼”之首,先后就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多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改革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四个服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充分体现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神圣时代使命和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鲜明时代特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包括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在内的教育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总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民心”“获得感”等是他讲话中的高频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和改善民生提出的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继续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坚持不懈将改革进行到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网站,2017-07-31,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高校应成为培育顶尖科技人才的沃土

许宁生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高校责无旁贷。有条件的高校应在“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快顶尖研究型大学建设,发挥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成为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的沃土。

我国研究型大学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也应认识到,我国高校现有发展水平与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的目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要真正成为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我们必须有更高的追求。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形势下,国家对科技前沿基础研究的投入快速增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需求,国际科技资源和人才加速向我国流动,这些都是建设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有利条件。我们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用好有利条件,通过建设顶尖研究型大学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

建设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培育世界顶尖科技人才,是一项包括观念更新、战略设计、制度支撑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设计、形成合力,其中观念更新尤为重要。推进观念更新,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由探索并非仅仅是个人探索,真正产生重大成果离不开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带有明显的自由探索性质,往往先是个人通过自由探索有所发现。然而,发现者能否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不断深入挖掘,团结同行一起开展研究,持续引领研究前沿,是决定他能否成为顶尖科技人才的关键。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否有能力、有魄力支持这样的发现者,为其营造环境、提供条件去持续研究,直到产生重大成果,这是一个重大考验。

其二,为研究者提供一流硬件条件。诚然,有不少研究靠个人智慧、苦思冥想就能出成果。科学研究需要这样的孤独思考者,需要这样甘愿坐冷板凳的科学家,他们是值得尊重的。大学应为他们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其能够安心静心地思考和探索。然而,现代科技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研究需要依赖仪器设备尤其是高精尖的硬件条件,有时恰恰是因硬件条件不够而制约了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如何及时为研究者提供这样一些世界一流的硬件条件,是我们在建设顶尖研究型大学中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我国高校应继续加强重大科学技术平台建设,为研究者包括自由探索的科学家提供更高更好的研究平台。

其三,善于破除学科界限的束缚。学科设置是人为的,而科学问题是自然存在的。大学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解决科学问题作为组织和开展科学研究的目标导向。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大都善于组织力量集中研究大科学问题。大科学问题是跨学科乃至跨界的问题,单靠某个学科去组织研究就会使问题碎片化,就会弱化研究能力。因此,建设顶尖研究型大学,需要提倡融合创新。

其四,引导各方面敢于舍弃一些利益。从研究者个人的角度来说,在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后,就应对一些利益进行取舍,把自己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更高层次、更加重大、更有意义的课题上去。从科技创新团队的角度来说,个人和研究团队加入更大的团队和研究中心后,自身的独立性会受到影响,也要舍弃一些利益。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参加到由别的学科主导的研究中去,往往需要下决心舍弃一些利益。高校在这些利益取舍中要善于做好引导工作,使大家更新观念,认识到舍弃的是小利益、得到的是大利益。(来源:人民日报,2017-06-08,作者为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一流”建设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陈平原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当前,“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不仅不少大学翘首以待,唯恐错过加快发展的机遇;媒体和公众也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时刻关注其“闪亮登场”。但如此热切的期盼,反而让人有点担忧:“双一流”建设是件好事情,但不能用力过度,因为它不是全民运动,不应成为震天响的口号。

打个比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现了体育的宗旨,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成为口号;但“勇夺奥运金牌”就不能成为口号,因为它只对少数人适用。除非降低标准,否则“双一流”不可能遍地开花。全国几千所大学都来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这不现实。“双一流”建设应该只是众多教育制度安排中的一种,我们还有很多评价体系以及拨款机制,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有幸入列的大学,“三千宠爱在一身”;不幸落选的大学,“化作春泥碾作尘”。这显然不是理想状态。

任何国家都会在某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做某件事,如果整天想着一碗水端平,那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但我国各地差异较大,一项政策的提出必须想其利也计其弊。我们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须认真考虑如何帮助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防止马太效应加剧。既要效率、又要公平,这当然是个难题,但并非完全无解。

“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增强竞争意识、撑开博弈空间、打破僵化格局,但主要受益者还是那些传统名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合理的。除非人为干预,否则大学评比不可能出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局面。但对于那些自我感觉“可上可下”——不跳没有、跳一跳则有可能的大学来说,必定格外着急且特别用力。于是,随着“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大学有可能进入一个发展格局变动期。要防止西部某些原来就没有985大学、高等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在这次大学重新“洗牌”中受到损害,尤其是由于人才外流而受到损害。大学教师“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如何帮助西部地区的大学培育、引进、留住人才,这与“双一流”建设同样重要,应该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地区的大学来说,如何实现人才的在地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20年,我国大学水平迅速提升,这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很多掌声。但也应注意,由于经济实力等因素,相对于上世纪50年代或80年代,一些地区大学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办好大学的关键,除了生源,就是教师。在一些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不同大学教师的实际收入差别不是很大,其“人往高处走”的吸引力主要在发展空间而不是薪水。人才流动是大趋势,比起真金白银来,道德说教往往显得有些苍白。如何让更多高水平教师心甘情愿地留在西部地区的大学,相关部门应有更多对症下药的措施。

去年1月,我访问日本德岛大学,校长很谦虚地说:我们是三流大学,只出过一个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不一定是顶尖大学,一般大学也能出大人才,这是日本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重要人才不仅出在北大、清华等名校,而且出在西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大学,那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表征。(来源:人民日报,2017-06-01,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一带一路”中国高校大有可为

程方平

2013年的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被视为“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或倡议。很快,这一倡议引起了国内国际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响应,并在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得到了193个会员国的赞同,且写入大会决议。

“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得到广泛认同,就在于其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既蕴藏了无限的创新空间,也会极大地改变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格局,为人类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这一创举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和积极意义,使许多拥有古老文明却又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与民族能够在“一带一路”这一新的共同体中,通过独立自主和共同繁荣的和平共处,找到丰富且巨大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极好地协调国内东西部的发展差异,完善改革思路,激活无限的潜力,也可惠及沿线国家,实现在广大区域内诸多国家和民族的和平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大有可为

在这样一个伟大战略构想的发展实践中,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智库和各类高水平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既要明确“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及自身可以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要意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价值将远远超出经济、商业、金融和外交等领域,在文化、教育、法律、艺术、交通、科技、宗教、环境、资源、历史等方面,也将产生不可估量和全方位的重大影响。要意识到,中国高校能起到的作用,绝不应仅仅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各类挑战和需要,而应是更为积极主动地通过调查、研究和实验,进行先行的探索与引领,对各类相关的问题、风险、环境和趋势等进行有效的预测,在多方面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保驾护航。兼具教学、科研和服务等重要功能的高校以及所包含的各个专业和学科,都应该开展和强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智力服务,这将是高校在自身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须看准并做出的重要选择。

纵观我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现有的涉猎和积淀,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是十分缺失和薄弱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教育和学术研究兴趣一直被锁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且几乎将绝大多数精力聚焦于对美国的关注,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的全方位了解极为不足。由于这些以往的忽略和缺失,“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进程中,会经常感觉到相关智力支持的乏力,也使许多快速推进的经济和外交等行为受到诸多未知因素的制约和掣肘。尽管我们还要注意,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仍会存在各类关联与作用,但是加强对沿线各国、各民族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仍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当我们的高校一旦对此有所觉悟、有所作为之后,以往的缺失就会得到补充和完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学术、信息和人才支撑也会更加有力。

在任何伟大事业的发展中,教育、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而在这些方面,高校的地位与作用不可替代。除了要加强各专业领域对“一带一路”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研究外,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培训出国和来华的各类人员,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高层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也是中国高校当仁不让的重要工作和借力发展的重要机遇。若这些工作得到持续有效地开展,则高校在此项事业中的重要和主导作用将被确立,高校的各主要功能将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高校在“一带一路”上的优势

作为一个正在推进并逐步实现的重大理想,“一带一路”倡议是会遇到各类问题与挑战的。尽管从2000年以来,中国已用了16年的时间通过加入WTO,通过对世界逐渐广泛深入地接触、感受、体验和预测,有了一些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的尝试和经验,但是很明显,这远远不能适应事业推进引发的各类需求。因为沿线各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历史、宗教、政体、制度、习俗、观念、道德、伦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变数和复杂性,将引发随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会有大量的资讯、情报、预测、应急等事项需要快速、准确、主动、适宜、务实地应对,为此建立各类细化的与整合的智库已成为必须。而在这方面,高校的人力资源、学术资源、设备资源等优势,使其可以做可靠的支撑。

此外,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及其科研、情报、预测、交流等部门不同,高等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多地体现出民间性、学术性、多元性、兼容性等特征,因而在不同宗教、不同政体、不同观念、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处理国际关系会有更多、更通畅、更灵活的交流沟通方式。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既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进行充分深入交流的理想通道,可配合国家做许多有利于工作推进的重要工作,也可以在危机状态下起到缓冲和推进理解的重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与创新尝试,减少因单一模式带来的各类不适应,减少因探索带来的风险。

促进“双一流”建设

近年来有些学者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和积极实践,学术界和高校需要产生一个与之相应的单独学科或专门领域,且认为时机和条件均已逐渐成熟。在一定程度上,笔者认同这一想法和判断,但还进一步认为,仅有某一对应的专业或学科研究——“一带一路”专业或“一带一路”学——是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伟大事业的,还必须有诸多专业和学科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参与进来。所以,在倡导中国高校关注和融入此项伟大实践的同时,也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引导和鼓励政策,激励公立、私立高校自觉、主动、有意识地成为“一带一路”事业的参与者、同行者和利益共享者,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发展、锻炼和探索的机遇,成为在其中能充分体现自身特点和价值的“世界一流大学”。

可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对于每一所中国的高校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都是可以依托和借重的改革和发展平台。在配合国家战略发展、展开多方面服务的同时,不仅各类高校自身的能力会得到充分和多元的提升,其作用和价值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大学、专科大学、地方大学,也包括民办大学、广电和网络等便于终身学习的大学等,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适合自身的切入点与生长点。

对于国家而言,有了这样的能为“一带一路”事业提供各方面服务与支撑的巨大学术资源和教育资源,不仅能顺利、高效地推进工作,也能从多方面更好地激活中国各类高校的发展创新潜能,促进多元化、多层次的“世界一流大学”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拓宽中国各类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与路径。其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5-04,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理论探索】

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瞿振元

2017年是我国的政治大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同时,2017年也是我国的教育大年,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2017年将制定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核心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这个文件将会是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当然这个文件的发布实施也是和国际的,特别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直接呼应的,预示着中国教育将进一步融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洪流,并且起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强国应起的作用,讲好又一个“中国故事”。

一、时代呼唤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简称全教会)。每一次全教会都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985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开启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门。这次全教会是党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之后对教育体制改革所作的战略设计。邓小平同志在这次全教会上的讲话,虽只有13分钟,1200余字,但字字珠玑、极其重要、影响深远。1994年6月召开的第二次全教会是为了推动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次会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教育投入占GDP 4%的目标,并决定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这次会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绘制了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讨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会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这次会议开幕式上,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分析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阐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这次会议还正式宣布了高等教育扩招。我当时在场,印象很深刻。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做总结讲话时,强调会议的重点是扩招。从此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门,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高等教育走向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并即将迈向普及化高等教育。2010年7月召开第四次全教会,推动贯彻实施《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年多来,我们就是在《教育规划纲要》的引领下,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

回顾四次全教会,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全教会的召开都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因此,我们相信:今年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和相关的工作部署,一定会使我们国家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朝着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方向走得更快、更好、更稳。

回顾四次全教会,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素质教育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四次全教会之中,而且一次比一次讲得更重要,一次比一次讲得更全面,一次比一次讲得更深入。在第一次全教会上,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段话被教育界公认为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源头。第一次全教会后发布的《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个标题就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决定》的开篇就点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可见中央对教育改革的目的有多么明确,对提高民族素质有多么重视!第二次全教会在文件中形成了对素质教育概念的完整表述,即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第三次全教会则是把素质教育鲜明地作为了文件的主标题,即《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更加鲜明、更加重要。第四次全教会期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何谓“战略”?就是时间上管长远、空间上管全局。“战略主题”,就是覆盖各级各类教育长期的中心思想、核心话题。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说明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之重要。

回顾四次全教会,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素质教育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党和国家的教育大政方针中,贯穿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素质教育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系统的逻辑范畴,成为公认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话语。这一思想今后也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前夕到八一学校视察时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因此,推进素质教育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实际上,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素质教育都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在表述的语言上和一些内涵上有差异,但国际教育界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还是有基本共识的。如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求提高人的素质;社会越走向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越重要;科技越发展,越要求掌握科技的人必须是高素质的人,否则,人会成为科技的奴隶;教育越发展越提供了更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能,探索素质教育的空间就越大、实践素质教育的基础就越实。所以,时代呼唤必须加强素质教育。

二、现实需要推进素质教育

审视目前高等教育现状,一方面我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以大基数、高速度、低成本为主要特征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阶段性转变,极大地发展了高等教育的规模,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无论是办学体制,还是管理体制,还是学校的人事制度,等等,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成就显而易见。抹煞成就的观点、否认改革成效的看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仍然滞后,且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实现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确实是切中时弊的,用今天的话语来表述就是“问题导向”。我们的高等教育有什么“时弊”、什么问题呢?当时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一过四偏”的问题,即人文教育过弱、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专业口径偏窄、外语水平偏低。审视一下过去30多年我们所走过的历程,高等教育教学方面的这“一过四偏”究竟有多大程度的改变呢?第一,应该说目前大学生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高校的外语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外语教学花的时间较多,一个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即使是从初中开始到本科毕业花多少时间在外语上?“时间多、效率低、对内过剩,对外不足”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如何改进外语教学,使其效率进一步提高,并且成为一个“适合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专业,探索出不同的要求,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所以,在外语水平偏低这一问题有改进的同时,我们又面临了外语教学效率和“适合的教育”的新问题。第二,专业口径偏窄已经有了明显改善。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其中的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调整为91个,专业由原来的621种调整为443种。其中专业目录修订的原则就是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保证专业的划分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逻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需求,合理确定人才培养口径,为新兴学科发展留有空间。总之,专业口径偏窄的情况有了改变,但是如何使专业的确定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以适应快速变革的产业,包括现在提出的发展新兴工科,与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第三,“人文教育过弱,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的问题尚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一点我相信在学校生活的人,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因此,审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我们确实做了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的改革探索还没有触及根本,教育教学中许多沉疴痼疾依旧存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要用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办法解决那些沉疴痼疾。因此,面向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三、素质教育要再出发

“素质”从一般意义上讲,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或者说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素质或者说专业技能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开展素质教育,就是着眼于加强这四个素质,使学生个人素质达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整体提高。因此,素质教育如何再出发,要从这四个方面的素质着眼,加强相应的工作。

第一,着眼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等学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对个人来说,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特别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社会来说,今天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明天社会的整体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无论于个人还是于社会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重点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全过程。“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把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同心圆画得更好、更大。当前,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政治信仰、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第二,着眼于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学生的主体任务是学习知识,以知识为载体提高能力,升华素质。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全部教学活动中,课堂仍然是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等,都是第一课堂的拓展。所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向课堂教学质量要质量。怎样组织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明确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在教学内容上,要着力加强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里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此同时,高校也要开展世界文明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际理解,把文化自信与国际理解结合起来。

第三,要着眼于提高身体心理素质,更加重视体育和美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和美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必然要求。在今天的大学里,体育和美育不能说已经达到了应有的重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仍然有不少问题,有些地方、有些方面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体育和美育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不能因为追随某些评估、评价指标体系,而把学校长期积淀成的优良的体育传统、美育传统丢掉了,在不知不觉中淡忘了。

关于美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修订的《高等教育法》中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的表述中,“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家知道法律是极为严肃的,法律法条的表述也是极为严谨的,即 “文以载道”,法律条文有着极强的思想性。在教育方针中把美育加进来,反映出国家的意志和要求,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此,我们要站在依法治教的高度,依法重视美育,进一步做好美育工作。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不能把美育简单等同于一些术科,也不能只是面向少数的艺术特长生、文艺表演队等,而是要使所有学生通过美育提高自身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所以这些内容,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中应该进一步彰显的。

第四,着眼于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素质教育,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师资不足、教材难寻等一些困难。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便捷的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相互支持、协同攻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不仅如此,信息化对教育,无论是在教的方面还是在学的方面,以及在学校制度体系方面都将引发深刻的变革。信息化使得知识来源广泛化,使得知识形态颗粒化、碎片化,使得学习知识随机化、便利化,等等。但在带来许多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些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新问题。如网上学习,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可能越学越主动,越学越好;但是总有一些学生不够自律,放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可能更为严重。要研究如何使好的更好,差的跟上,整体提高水平是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又如碎片化的学习,知识的颗粒化获取,会使学生很快得到许多新知识、包括最新的动态信息,由此也会引起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上的一些变化。但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要通过系统化的思维加工整合,犹如使一颗一颗的珍珠穿成项链,从而成为真正有用的、系统化的知识。因此,学习掌握系统化的思维尤其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学会思考比学会知道更为重要。还有,如何增强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把价值导向正确的信息主动及时、更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而不是简单的灌输。我们要认识到,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将在教育方面引起非常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可能面临着从工业社会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

素质教育如何应对这种最为深刻的变革,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进素质教育,这都是需要研究的。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实践者,不能局限于自己手上的几门选修课或者几项课外活动,而是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系统、更整体的思维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再出发。这其中的许多工作需要学校的一把手来谋划、给予更多的支持。所以我说,素质教育也是“一把手工程”,书记校长要重视素质教育,将其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调动学校众多的资源一起来推进素质教育。我衷心希望大学素质教育能够再出发,步入新境界,取得新成果!

我们这次会议还倡议将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的英文名称做一个改动,改为“Suzhi Education”。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是我觉得意义非同一般。2014年12月我曾带团去美国考察通识教育,当时,我向美国同行介绍中国的素质教育,用的名称是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全程陪同我们的美方工作人员是个中国通。当我们将要离开美国时,我问他究竟怎样翻译中国的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他说没办法给你找到一个含义完全一样的英文词来对应中国的素质教育,他建议将素质教育直接译成 “Suzhi Education”。作为一个美国人,当他了解了我们的素质教育概念以后,也是高度认同的,而且提议译成Suzhi Education。对此,对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的英文名称的这一变动,我是完全赞成的,当然,同志们可以再讨论,继续完善。

译名的变化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又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因为,它涉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话语体系问题。如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不是简单用外国的概念来衡量我们的现实,用外国的标准来剪裁中国的实践,而是按照中国的实践提出自己的中国式的学术话语。素质教育是一个,类似的还有辅导员、独立学院、领导班子、一把手等。总之,我们要积极根据中国的教育实践,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学术话语体系,而且这一话语体系是外国人能听懂、能理解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也是我们教育自信的一种表现,我们的研究会要在这些方面多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3期第26-29页,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授)

【高教资讯】

山东理工大学成果“租借使用费”达5亿元

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发明的成果“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租借使用”费用达到5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山东高校成果转让费用的记录。山东理工大学与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专利技术独占许可协议约定,该发明已于2016年6月申报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专利。据记者了解,如此高额的独占许可使用费在国内高校也为数不多。(来源:科技日报,2017-04-17 ,有删减)

量子计算机,开启中国速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教授、朱晓波教授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在基于光子和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潘建伟在现场宣布,在光学体系,研究团队在去年首次实现十光子纠缠操纵的基础上,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

在超导体系,研究团队打破了之前由谷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UCSB(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公开报道的9个超导量子比特的操纵,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数目(10个)超导量子比特的纠缠,并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实现了快速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量子算法。

系列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即将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来源:人民日报,2017-05-04 有删减)

同济大学单笔技术转移金额达3800万元

6项发明专利向企业授权转让,卖出了3800万元的高价。5月18日,同济大学与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技术专利转移协议”,合同金额3800万元人民币,是同济史上最大额度的单笔技术转移现金合同。

这一组6项专利名为“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由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占山团队自主研发。这些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封锁禁运,能有效应对高功率激光器、激光雷达、激光测距、激光切割等装置的薄膜器件损伤问题,将其使用寿命由几周提高至几年,此前已投入实际应用,产生了上亿元经济效益。

同济大学将技术专利转让所得收益的85%归科研团队,以调动科研团队的积极性。该校新出台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对科技成果的归属、转化流程、决策制度等作出明确规定,明确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表现在职称评聘中所占的比重、建立技术经纪人制度等规定。(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5-19 有删减)

《自然》杂志助力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赴美招聘人才

自然科研将在美国举办两场海外专场招聘会,帮助中国10所大学和1家科研院所招募提升自身科研实力所需的教学及科研英才。这是自然科研首次为中国科研机构举办线下招聘活动。这两场为期一天的招聘会于5月21日和24日先后在波士顿和纽约举行。

Naturejobs是《自然》网站nature.com上的全球科研人才在线招聘平台,此前曾在英国、美国和德国举办过11场线下招聘活动。

据悉,这两场招聘会将面向目前在美国,同时又希望到中国寻找职业发展机会的各类科研人才,覆盖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医学、海洋学、环境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参展的中国科研机构计划招募100多个教学及科研工作岗位,已有超过450位科研人员报名参会。(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5-23 ,有删减)

打破唯论文唯学历倾向 江苏高校自主评审职称

江苏高校自主评审职称,将根据国家对人才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创新评价方式,按照不同学科领域、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岗位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鼓励高校采取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同行评议、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

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各高校将自主开展评审、自主颁发证书。为加强与其他专业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衔接,明确高校自主评审系列职称全省范围内有效。

江苏高校自主评审职称,将根据国家对人才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创新评价方式,按照不同学科领域、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岗位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鼓励高校采取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同行评议、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对高校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学科(专业),可采取委托或联合评审的方式。

允许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制定各具特色的评审条件。对从国内外引进、没有职称或越级申报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可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各高校要从严把关,其研究成果应在全校公开展示。(来源:文汇报,2017-06-06 ,有删减)

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

伦敦时间6月8日,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发布了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这份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共评估了965所全球范围的大学。

根据该排名,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纪录地第六次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新加坡、俄罗斯和印度等地最佳的院校已经赶超部分英美院校排名前列。

今年发布的榜单中,中国大陆又有两所的大学进入了世界前100名,使得中国大陆所拥有的前100名大学数量上升到6所。这两所大学分别是:浙江大学——前进23位,升至全球第87名;以及中国科技大学,上升7位,位列全球第97名。

中国已经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相比之下,日本和韩国分别拥有5所,新加坡拥有2所。事实上,世界上只有3个国家的百强大学数量多于中国:分别是澳大利亚(7所),英国(16所)和美国(31所)。

此外,中国大陆前9名的大学中有6所今年取得了排名提升; 39所上榜的中国大陆高校中,清华稳居全球第25,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超过了加州伯克利(27名)和东京大学(28名)。

北京大学全球38名,比去年提高一名。学术声誉全球第14,雇主声誉第12,中国第一。在学术声誉上,北大超过了康奈尔大学(20名),在雇主声誉上,北大超过了耶鲁(13名)。

复旦大学全球第40名,进步3名,超过墨尔本大学(41名)和布朗大学(53名)。上海交大全球62名,超过大阪大学(63名)和慕尼黑工业大学(64)。

中国63所高校上榜,其中,中国大陆39所(新增6所),中国香港7所,中国澳门1所,中国台湾16所(新增1所)。

6所新上榜,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状况如下:香港大学上升一位,全球第26位。香港科技大学上升6位,名列世界第30位。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第46名,香港城市大学49名,香港理工大学95名。中国台湾地区排名最好的是台湾大学全球第75名。澳门大学全球5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