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7年2月28日
【高层声讯】
陈宝生:高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高教视点】
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教育界人士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
【理论探索】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经验与思索
【高教动态】
刘延东:精准发力 稳中求进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部、中组部启动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工作
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主力军——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情况透视
为争创“双一流” 各地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才
中国科学家发现病原菌全新致病机制
东南大学:学生创业可无偿使用教师科研成果三年
-------------------------------------------------------------------------------------------------------------------------
【高层声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教育战线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能否办好大学,方向问题是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自觉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地高高地举起来,把这面旗帜插到每一个课堂,高扬在每一名师生心中。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制度落实。要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任务,每一个领导岗位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站,每一名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把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负有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以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纪律监督,加强监督检查,加大问责力度,推动实行校、院(系)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对履行责任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长期薄弱的,追究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做到齐头并进。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加强灌输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要发挥好学科带头人、老教授、老专家等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传承者承载者示范者的作用,在传帮带上见效果,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在全面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优化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注重统筹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好,内部矛盾少、政治生态健康,业务工作往往开展得也比较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既重视党建,又懂业务。要在两支队伍培养上下功夫,通过双向融合整体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努力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懂政治的业务工作者、基层行政系统负责人是懂党建的行政领导者,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坚持高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党支部三级联动。要充分发挥好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好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从严治党的体系建立健全起来,责任延伸落实下去,活动正常开展起来。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要进一步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好政治职责,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把握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和教师党支部的不同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胸中有数地开展工作。
抓住教师和教材两个关键,把好政治关。高校党委要负责对新入职教师的综合考察和把关,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编审机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载体。高校党委要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责,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工作。(来源:《求是》,2017-02-05)
【高教视点】
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教育界人士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邓晖 姚晓丹 陈鹏
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与会省教工委书记、高校书记校长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要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高校‘双一流’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高校党委要抓好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两大重要任务,系统阐明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说:“社会的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工作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求,还要实现社会和国家的期待。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华文化的根基之上寻找符合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办学之道,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实践、经验和价值追求一代代传递下去,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对此深有感触:“当代大学生具有爱国向上、求知欲强、个性张扬、多样成长的特点,处在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我们必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要进一步有效融合和整体推进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网上网下的教育资源,在基础理论课中导入对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探究,在专业课程中加强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和职业伦理的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让青年师生亲身体验‘四个全面’的火热现场,在新媒体阵地上更好推送形式活泼、观点鲜明的正面声音,在师生理论社团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学习研讨,提高他们对各种有害思潮和不良思想的辨析能力和抵御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广大师生心中。”
对于如何提升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有着深切思考:“我的感受是加强第一课堂和巩固第二课堂相统一,从战略高度和长远效果上看待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并努力提升各类思政课的质量。我校坚持十余年由党委书记在开学当天为全体大一新生上第一堂课,同时努力发挥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特殊时刻以及各类讲座、报告、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和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还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要消除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的现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阐释,引导大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要加强课堂讲坛管理,要健全完善有关管理制度,防止错误观点和言论进课堂讲坛,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政治方向;三是要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做好高校思政工作,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协同。湖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国安表示:“我们要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既是党中央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心,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高校提出的新要求。‘腰杆硬’是指要理直气壮地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错误行为、错误倾向敢于亮剑,坚决抵制。‘底气足’就是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学育人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6-12-0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使命与职责决定了文化自信是其强大的动力源。
文化自信是因事而化的驱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特性是实践性,必须因事而化,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接受力、内化力与体验力,这一切离不开文化自信的驱动。
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连续性、阶段性及其所体现的规律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抵御错误思潮,既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接受力指的是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认可度。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宗旨,既要让学生充分肯定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又要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影响力和广阔前景,坚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文化自信有益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化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化力是指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为共同理想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唤醒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任务并未完成,在全球化大潮与社会转型特定时期,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必将因为迷失方向而陷入“困境”。
文化自信有益于扩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验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验力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文化自信的根基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现实的人,两者的结合点是学生。文化自信支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一切文化形态。
文化自信是因时而进的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特性是时代性,离不开文化自信的推动。
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功能充分发挥的坚实基础。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以革命文化为精神底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维底线的高度自信;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淀了丰富资源,健康的革命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灌注了新鲜血液,鲜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运行的价值源头。文化自信突出表现为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任和尊崇,表现为对核心价值观所倚重的文化的信奉与坚守是对核心价值观背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的肯定。文化自信的价值肯定性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引导功能在指向上是一致的。
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确立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文化不仅能够使人对科学问题有一定敏感性,还能够对社会问题保持有高度敏感性,进而对人类社会的命运形成深切的把握和关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塑造学生政治情怀的直接动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仅要注重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还要注重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从而使学生能够以文化自觉的力量形成高尚的政治情怀,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文化自信是因势而新的引导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特性是规律性,贵在因势而新,明确价值目标,强化价值指向,这一切丝毫离不开文化自信的引导。
文化自信有利于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过程,它对学生的培养必然要采用一定的文化方式,运用文化武装学生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文化分辨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进而挖掘其知识及技能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其形式与内容都体现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其优势在于它具有自觉学习进步文化的态度,有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
文化自信有助于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导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是高校各项工作中极具理论自觉品质的工作,本身蕴含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新形势新任务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科学的文化思维,把文化作为学生形成思想政治素养的前提和基础,深刻认识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又相互补充,两者在实践主导下的辩证统一与有机结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6-12-26,(作者系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理论探索】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仅是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并将其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层面确立的425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48个属于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过去近五年的探索实践,试点院校均将“推进校院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旨在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通过校院两级分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以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复归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特性,使其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
一、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动力源泉
第一,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是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路径。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立即成为热点,同时也为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提供了政策空间和制度保障。校院两级管理是指高校按照一定的目标和原则,整合、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和学院两个管理层级,通过学校分权和管理重心下移,转变学校部门的管理职能,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对高校组织、结构、功能、规模变化的不断调适,是在原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基础上的深化发展。校院两级管理是一种不同于高校传统管理方式的新模式,根本目的是解决高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学校过分集权并保留主要管理职能,势必让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忙碌于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导致本该作为关键来抓的战略规划、协调、评估与监督、服务等功能被弱化或流于形式。推行校院两级管理,缘于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大学内部管理、发展动力和深层积极性的发挥。它的核心是在明确两级管理的基础上,降低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力,调整管理幅度,规范管理行为,建立起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激发各级组织的办学活力,切实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
第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是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点和突破口。现代大学制度涉及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及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重在规范权力的结构,是政府、市场约束下的学校自我建设过程。相对于大学外部关系,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学校内部治理的协调、规范任务更为突出。虽说“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础是大学,关键是政府”,但政府的推动如果不能引发大学自身的改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还是一纸空文,只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外部压力是促进改革的直接动力,学校自身发展要求是改革得以启动的内部条件。大学自己必须行动起来,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学院(系)是高校基本办学单位,是组织教学科研任务的责任主体,是学校活力的体现。学院在学科上代表着大学,在体制上是大学的实体终端,是大学里的一个关键层级,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管理职能,它既有可能将现行高教管理体制的某些优点在这个层级上或是放大或是缩小,同样也有可能将管理体制中的各种缺陷弊端在这个层级上或是放大或是缩小。因此,应该将学院作为改革的起点和突破口,以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打下基础,提供自下而上的动力。就此层面而言,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动力源头。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成效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需要放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设计中来谋划推进,需要通过先试先行探索和积累经验,然后以点带面逐步铺开。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以来,试点院校在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积累了有益经验。
1.实践探索
第一,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推动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实现权力与责任在学校各个层面和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合理配置。五年来,试点院校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管理体制,健全了党委常委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具体而言,校党委常委会体现最高决策权;校务委员会体现集中执行权;校学术委员会体现学术的审议、评价、咨询和监督权;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体现对关系学校长远发展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形式审议、建议和监督权。在校院分权管理的体制下,学校的管理重心在基层学院,学校层面原有的管理方式随之发生改变,由原来过多、过细、直接、具体的管理转变为综合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从原来集权管理体制下向学院“发号施令”、进行过程管理转向主要是为学校决策提供辅助参谋,进行宏观检查、评估以及制定政策规划等。进言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保障是转变校部机关职能,实现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一是减少管理和审批权力。浙江大学推进学校机关转变职能和作风,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梳理校级层面的管理权限、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以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为核心内容,对全校109项事项提出了简政放权的工作要求。二是增强监督、协调和服务功能。中国科技大学坚持管理向服务转变,主要采取了三大举措: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服务评价制度,开展行政部门绩效考核;制定“三个一”计划,全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第二,明确学院定位,推进权力下移。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明晰学院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以权责的划分为核心,围绕人事、财务、资源、事务等主要方面进行分配的改革,其核心是科学划分校院两级的责、权边界,进一步明确院系的办学主体地位,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进行授权和放权。对于权力下移的具体范畴,各试点院校略有差异。复旦大学梳理应当下放给院系的资源和权力,通过实施校、院系预决算管理改革,改变现行的以职能部门为主、按“条”分配资金的预决算管理模式,将院系作为预决算执行主体,最大限度增强院系办学自主权和办学活力,形成以“微观激活,宏观调控”为特征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扩大院系的发展自主权,促使院系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4]在校院权力分配上,中国政法大学坚持“三原则”,即学术权力为主、行政权力为辅的原则,公平与绩效相结合的经费配置原则,分类、分层指导与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同时建立制约机制,确保权力运行廉洁高效。
第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院治理结构。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试点学校对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设计了党政联席会议、教授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的学院治理结构。以东华大学为例:首先,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工作的决策机构。东华大学根据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制定并出台了《东华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拟定和决定学院重要事项的职能。其次,将学院教授委员会定位为学院学术事项的审议机构。东华大学制定《试点学院教授委员会暂行办法》,规范学院教授委员会审定、审议和咨询事项的职责以及相应的议事规则。最后,将学院一级的教代会定位为学院的民主管理和监督评议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借鉴国外高校院系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适度分离的思路,从权力制衡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设计了由行政班子、党组织、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构成的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四位一体”的院系治理结构模式。
第四,彰显学术权力,强化学院教授委员会作用。围绕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试点学校一致认为,学院是大学功能实现的主体,实现教授治学关键在学院,学院教授委员会是教授群体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教授治学的制度保障。教授委员会作为院系学科建设、学术管理等有关重大事项的审议、咨询和决策机构,试点院校对其具体职责表述各不相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规定,教授委员会是学院学术决策机构,其职责细化为三类:一是决策事项,包括审议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学院学科、专业设置方案以及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审议学院科研立项、科研基地建设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等重要事项;评议学院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向学校作出推荐意见,评定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审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学术水平,向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提出推荐建议等10项。二是评议事项,包括审议学院(系)人才引进计划和师资培养计划;审议学院(系)资源配置、经费预算及调整方案;审查、评议应聘学院(系)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资历和学术水平;评议学院(系)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科研重点项目执行情况;对涉及学院(系)的学术纠纷和学术失范行为进行评议,并提出处理建议。三是咨询事项,包括学院(系)内部机构设置和学院(系)重要改革事项等。
2.经验成效
第一,校院治理结构趋于完善,领导和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以来,校院治理结构得以完善,实现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的均衡、协调发展。党委常委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构成学校层面“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行政班子、党组织、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构成院系层面“四位一体”的治理结构模式。“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进一步理顺了校院党政关系,成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手段。学校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议事制度和办事程序,确保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效运行。校党委做好抓大事、抓方向、抓制度建设的工作,支持校长依法行使其职权,不替代校行政部门行使行政管理权。校长则自觉维护校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地位,重大问题提请党委讨论决定,认真执行党委的决定,自觉接受党委的监督,既不越权行事、违规办事,也不推卸责任。院系以党政联席会议为主要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使院系党政班子能共同贯彻校党委和校行政的决定,使院系工作开展得更有效率。
第二,学院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自主办学意识逐渐增强。学院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主体,根据学校授权,承担学校确定的教学、科研任务,接受学校的统一指挥和监督。试点学校二级学院在建立和完善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的同时,更加关注治理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参与学院治理各方的责任意识。学院建立起自主约束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日常工作中相关学院注重发挥全体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对学院管理的参与度。同时强调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调基本的职业操守,使教师以学院政策和绩效导向自主工作、自我激励。
第三,教授治学得到保障,基层学术组织特性凸显。教授委员会的建立促进了院系学术生产力的释放,是教授治学、民主治院的有益尝试。各试点学校通过学院教授委员会制度建设,完善了学院治理结构,从体制上实现了学术管理权和行政管理权的适当分离,促进了学校决策重心向学院的转移,规范了学院事务的决策程序,实现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互相制衡和协调统一,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障了基层学术组织健康持续发展,基层学院活力得以激发,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实施教授委员会制度,增强了学院建设的规划性和目的性,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壁垒,提高了学科带头人的决策能力和对所在学科的领导能力,有利于凝练学科方向,塑造学科发展特色,汇聚学科建设队伍,构筑学科发展基地,产生高水平建设成果。第四,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决策科学化程度有效提升。各试点学校在“四位一体”架构下,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使二级教代会的治理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二级教代会主要履行四个方面的监督和评议职责:一是审议院系行政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报告、院系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报告以及其他涉及院系发展的重大事宜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审议通过本单位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等与单位建设和发展以及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由行政部门颁布实施;三是审议决定有关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行政班子根据教代会的决议具体实施;四是对院系行政班子和教授委员会的工作绩效进行评议,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这项改革有利于让教职工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权,有利于推进学院重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使学院出台的政策真正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从而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凝聚力。
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问题聚焦与借鉴启示
五年来,各试点改革成效显著,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改革的难度加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面对、分析和破解。
1.问题聚焦
第一,校院权责不对等。校院两级管理中很多学校暴露出管理重心过高,权力仍集中于校级决策层及职能部门的弊端。学院主体性地位被弱化,处于“事权下移,财权、人权和重大事权仍然集中在校级”的状态。院系的责任和权力不匹配,多数试点院校实质上仍然处于学校权力过于集中的现状。院系主要有教学、学生管理等事务方面的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财务和人事上的权力较小。这种只放事权,不放人、财、物权是难以达到学院制初衷的,学院责大权小,责、权、利未能得到相应统一,办学积极性大受挫伤。因此,校院模式下管理重心下移如果被误解为单纯把大量的管理工作交给学院做,势必使各学院忙于应付各职能部门下放的任务,制约院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二,学院层面权力集中化。两级管理体制中,学院层面的管理决策有行政首长负责制、党政联席共同负责制、学术委员会负责制、二级教代会讨论决定制等多种形式,且存在交叉使用现象,不同高校在学院层面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权力缺乏相互制衡和民主监督,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经常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样的状况使得学院层面的管理机制面貌模糊不清,学校层面也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政策制度进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院层面决策分散、管理不够清晰、效能不高。个别学院系双肩挑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垄断了学校下放的学术权力和学术资源,利用职务之便使其与行政权力耦合在一起,使其异化。
第三,学术共同体碎片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学校往往通过进行目标和结果控制以及对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对学院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院工作的有效领导。问责制技术变成了一个既是变革的影响力量同时又是它有可能成为的终止,学术惯例已经受到了挑战。学者们是在事先描述好的绩效分类内使自己成为可被查核的易管理的工人。一种新的文化逻辑统治着学术专业技能,工作在学术领域里的每一个个体都被认识到他们的表现,成果和专业一直都在无协商的原则的审查之下。
2.借鉴启示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涉及校院职能分工,更涉及高校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责、权、利的重新调整与分配,试点项目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工作。五年的经验积累给我们以下借鉴启示:
第一,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大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但是,现代大学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非常复杂,不同学科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都有不同需求。原本所有的决策都由学校来做,包括院系发展也是如此。复旦此次改革,就是让事关学术发展和人才引进以及培养的决策权,从学校下沉到院系,甚至由那些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的教授来决定,这才符合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的“本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把校长以及行政部门的权力分散到学校上千名教授手中,而是将院系变成学术发展的有效决策和组织者,增加院系这个基层学术共同体的活力,最终完全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的转变,从而使得大学更有活力。就此而言,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重点和难点在中间层次,并集中在大学内学院层面的权力机制上。
第二,协调利益平衡机制,整合目标,是完善校院两级管理的核心。事业的共同体,首先应当是理念、感情的共同体;学术的共同体,也必须是利益的共同体。高校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各机构的目标都与系统的目标一致,才能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高校人员群体的特殊性,认识到对于教育组织的管理绝不能单纯依靠强权干预与制度控制,在制定政策时要以塑造优秀的组织文化为核心,尊重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顾及各方利益,实现人本管理。校级管理人员要克服“官本位”的心态和优越感,在将事务性权利下放到学院时,应主动了解全局和基层的实际情况,实现制度公平,从而健全以权力机制的构造与配置为核心内容与运行机制的高校治理结构,最终完成大学的责任与使命。
第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的均衡、协调发展,是院系治理的必要条件。建立完善的大学,尤其是二级学院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的均衡、协调发展是必要条件。上海财经大学的院系“四位一体”治理结构,实质上在院系层面建立了由行政班子、党组织、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构成的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治理机构,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从权力制衡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设计了由行政班子、党组织、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构成的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四位一体”的院系治理结构模式,有效地促进了院系管理体制的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来源: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高教动态】
1月9日下午3时05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通过@微言教育向全国教育战线师生员工送出新年祝福。当天下午,刘延东来到教育部机关进行考察和调研。
2016年是教育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教育新突破的一年。刘延东指出,当前,教育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作出精准的把握判断。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教育改革发展稳定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中央精神、分析客观形势、做好各项工作。
刘延东强调,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十三五”规划进入实施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要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决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知识分子和师生员工凝聚在党的周围。要高度关注教育安全稳定的动向,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是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实现教育综合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结合,全国一盘棋和地方差异化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三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要多管齐下抓质量,加快完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和现代督导体系,强化投入支撑和教师队伍建设。要实事求是抓公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健全倾斜扶持和教育脱贫攻坚机制,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来源:教育部,2017-01-10,有删减)
教育部、中组部启动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工作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中组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工作的通知》,对2017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遴选支持工作作出部署。
国家“万人计划”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重点支持计划,于2012年启动实施。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重点遴选支持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教学名师作为“万人计划”项目之一,是唯一侧重考察教师教书育人实绩的国家级人才项目,并于2015年由面向高等教育扩展到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在职专任教师进行遴选。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一线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视和认可,也是激发广大教师坚守岗位职责,潜心教书、精心育人、为国育才的强大激励措施。
据悉,国家将给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入选者每人50万元支持经费,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并鼓励地方和用人单位配套给予适当经费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将组织开展学习宣传推广活动,充分发挥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来源:教育部,2017-02-13,有删减)
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主力军——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情况透视
70.9%、74.7%、77.8%,3年来,高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获奖数量占通用项目总数的比例不断增加。对于这不断攀升的数字,我们除了感到欢欣鼓舞,也试图从中读出更多。
历史新高背后是高校科研实力的整体提升
事实上,近5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基本呈逐年减少趋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奖励总数再次压缩到300项以内,今年更进一步减少到279项。“压缩数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看来,获奖比例不断提高的背后,是我国高校科研实力的整体提升。这种提升,从获奖项目上有迹可循。
“过去往往认为高校的强项在理论研究,如今在强调应用成果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上,高校获奖数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分别达到80.9%和80.3%,而前几年基本在70%左右。”周静介绍说,“这说明近年来高校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改革已初见成效,高校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主力军。”
从高校类型看,不同类型的院校均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周静告诉记者,近几年,获奖总数排名前三的基本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充分体现了国内顶尖大学的优势。记者同时发现,在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行业特色院校和地方高校则表现不俗。2015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中,地方院校为15所,占总数67所的22.3%。2016年,地方院校为19所,占总数75所的25.3%。“这说明,我国各类高等院校的定位及发展特色进一步清晰。”周静说。
“国家急需、群众急盼的就是我们要研究的”
在数量之外,高校获奖的研究成果内容又透露出什么信息呢?
浏览长长的奖励公报不难发现,许多研究项目正中当下社会关切的焦点。“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动物源食品中主要兽药残留物高效检测关键技术”“清洁能源研究”“消化道肿瘤研究”……农业、环境、食品安全、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研究似乎比以往更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民生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个趋势是存在的。它符合现阶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并且今后一段时间可能还会继续。”
在一度被雾霾笼罩的京城,“浙江大学清洁能源创新团队”负责人倪明江成了媒体记者采访的焦点。在华中农业大学,袁宗辉及其团队为维护食品安全努力着。袁宗辉告诉记者:“国家急需、群众急盼的就是我们要研究的。”
当然,高校所做的远不止于此。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其中,大都可见高校的身影。
支撑硕果的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是什么支撑高校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归根到底答案是人。
倪明江告诉记者,团队研究是中国高校的一种特色模式,可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重大科研项目。他所在的团队有固定人员50余人,研究生近500人。在他看来,不断地有新生力量加入,形成科研梯队,正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优势所在。
倪明江说,他的团队依托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是近年来国家为促进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而组建的,吸纳了4家大型电力企业参与。“还有成果转化,浙江大学的政策是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的70%归团队或个人。这对科研工作者也有激励作用。”倪明江说。
在科研队伍中,还有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女性。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中,有15个项目由女性领导。因研发我国首艘海洋无人测量艇获得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上海大学教师谢少荣告诉记者,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坚韧在科研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
“科技奖励体现了政府对优秀科研人员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激励。”周静表示,“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科研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应着力改善科研环境,更加注重发挥青年人的作用。”
最近各地的教育新闻大多与“双一流”相关。《湖南2020年力争3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河南高校不能再缺席了》……一时间,各省的高校都掀起了争创“双一流”的高潮,套用网友在留言中常用的一句话,“不想创双一流的大学不是好大学”。
这一切都源自2017年新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制定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印发。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机制。“双一流”建设成为了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又一个备受关注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双一流”怎么选
实际上,此次《实施办法》是对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细化。对于关注高等教育的人们来说是“等了很多年的一只靴子落地了”。
《实施办法》指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办法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动态调整和组织实施作了明确。
外界对哪些高校能入选“双一流”一直多有猜测,此次公布的《实施办法》对遴选程序进行了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开放竞争,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元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洪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有专家委员会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本办法,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以及高校主管部门意见,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
老牌高校依然是支持重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战略决策。
业内人士评价说,实施多年的“211工程”“985工程”是我国高校汇集办学资源、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集结号”,而“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是中国大学积蓄力量,冲刺国际前沿的“冲锋号”。
洪文表示,“双一流”高校建设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战略,对未来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际上,“双一流”与“211工程”“985工程”有很大的关联。“老牌知名高校及传统优势学科依然是各地重点支持的对象。从各省市已经公布的建设名单看,‘双一流’高校及重点、优势学科名单与传统的‘211’‘985’高校高度吻合,这也意味着‘双一流’建设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是‘211’‘985’工程的延伸。”他强调。
安徽省明确提出“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山东的积极支持对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驻鲁部属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就目前来看,各省份公布的“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单确实很多都是原来的“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校。
发挥自身特色是王道
在各省区市的实施方案中,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需求,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学科建设成为一大亮点。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因地制宜正是“双一流”比“211工程”和“985工程”最大的进步,这让各个高校在发展中能更好寻找自己的位置。
根据目前各省的方案,海南省将利用自身生态优势,重点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国际旅游、热带海洋、热带医药、岛屿生态、教师教育等学科领域。甘肃将立足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兰州新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建设,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和优势特色。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将学科建设与产业振兴全面对接,调整学科布局,建立电力装备、石化冶金、矿山机械、生物制药等若干个支撑学科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引领作用。
洪文表示,《实施办法》鼓励各地区突出区位优势,重点建设特色学科。这也意味着未来国内的高校发展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地方化的特点。各高校建设将尽量避免贪多求全、盲目跟风和同质化竞争等原有弊端,而是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性高校生态环境。
人才成“争夺”关键
《实施办法》充分肯定人才的重要性,在各省区市出台的建设方案中,“人才引进和培养”都是重中之重。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一位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一线科研人员他对《实施办法》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才成了香饽饽”,他说, “双一流”建设计划的进军号角尚未吹响,各地、各高校的人才抢夺战已然“一触即发”。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从外部引进人才,一方面要保卫本地人才。
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一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现在听说评上了长江学者就有点紧张,“因为《实施办法》提出了‘创一流’过程当中人才的重要,所以挖人的要来了”。
洪文认为,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力量,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的中心工作,优秀人才和团队将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当然与之配套的人才流动政策也是必要的,主要是要规范人才的无序流动。”他说。(来源:科技日报,2017-02-20)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源超领导的科研团队日前取得一项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揭示了病原菌攻击宿主的全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这是人类首次在更精准的层面认识这类严重危害植物的病原菌分子机理,为改良农作物的持久抗病性提供了新方向。
近日,《科学》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病原菌是一类能够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目前已发现的病原菌有160多种,是全球粮食、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威胁。由于这类病害发病快、变异快、流行快,防控一直较难。
通过对一种重要的病原菌——疫霉菌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在入侵植物的早期,疫霉菌向细胞外分泌糖基水解酶XEG1攻击植物细胞壁,而植物则利用水解酶抑制子GIP1抑制其活性。在进化过程中,疫霉菌又获得了XEG1的失活突变体XLP1,以诱饵“DECOY”的方式干扰抑制子GIP1,与糖基水解酶XEG1协同攻击植物的抗病性。
该成果第一作者马振川博士打了个比方:糖基水解酶XEG1相当于疫霉菌攻击植物的“常规导弹”。导弹来了植物会启用自身的防御系统水解酶抑制子GIP1抵御攻击。但是,疫霉菌又会进化出“假弹头”糖基水解酶XEG1的失活突变体XLP1。“假弹头”虽然没有攻击性,但它和植物抑制子GIP1的结合能力高出XEG1约 5倍,因此可以充当“诱饵”把作物防御系统的主要“兵力”吸引过去,从而保护“真弹头”XEG1乘虚而入。(中国科学报,2017-01-16)
东南大学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该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将无偿授权许可学生使用三年用于创业。
由18条新举措组成的《东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提出,在技术发明人许可的情况下,允许三年内以无偿许可知识产权的方式,向学生授权使用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有些教师擅长搞科研,但在企业管理、税收等方面却未必在行。”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说,将教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有机衔接,可以让科技成果通过学生创新创业做强做大。
吴刚介绍,该校还将在体制机制上进行调整,为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创造条件。
该方案提出,教学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申请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也可与学校签订不超过三年的离岗创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