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
2016年第13期 总第19期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6年12月19日
本期导读
【高层声讯】
教育部: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部:2017年将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高教论坛】
全球化时代大学功能的再认识
大学之道
【创新实践】
中国顶尖高校探索“国际校区”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医药教育60年:造专门人才,弘扬中医之“特”
【他山之石】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
上海中医药大学:育人功能从思政课向专业课全覆盖
【高教动态】
教育部:我国教育对外交流走上“快车道”
中英将合作开展英国英语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研究
教育部携手六省(区)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
教育部23项举措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教育部: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已达到70余万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广州高校工作座谈会
湖北应用型高校联盟成立
苏州与牛津大学共建研究中心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在沪启动
全国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成立
我国将建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53所中国高校跻身全球300强
------------------------------------------------------------------------------------------
【高层声讯】
教育部: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12月9日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等教育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感、使命感,统筹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宝生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梳理中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习中,要抓住精神实质学,从历史方位的新阐释、价值定位的新导向、工作布局的新要求三个方面悟透精髓所在。要善于把握形势学,认清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要在总结反思中学,坚持问题导向,找出差距不足,务实推动工作。
陈宝生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全面落实四项重要任务。一是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要保持政治定力,加强党对高校领导,抓好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教师党支部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做到质量建党。要通过推进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并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抓好教材特别是马工程教材建设。二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更加重视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生健康成长上。要加强师德建设,重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师教书育人上。要舍得用力,下足功夫,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本科教育,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上。要抓责任、抓标准、抓激励、抓评估,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提高教育质量上。三是认真做好服务国家这篇大文章。要扎根中国大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增强服务国家意识,主动与国家战略对接。优化办学结构,培养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领军人物,构建协作体系及安全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面向,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经济建设主战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作用。四是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改革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和动力所在。要用好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治校能力。要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更好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要以改革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真正实现内涵式发展。(来源:教育部,2016年12月12日,有删减)
教育部:2017年将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日前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标准,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基本要求。
她介绍,最近一批高校在制订“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时,把建设一流本科作为核心指标,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一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正在扭转,一些高校的科研优势正在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而高校新一轮综合改革方案普遍将教师评聘奖励制度改革作为重点,重中之重是增加教学权重、引导鼓励教师把精力更多地投入教书育人。此外,人才培养经费持续增加,31个省(区、市)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全部达到1.2万元。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增强,一批高校形成了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诊断、自我完善工作机制。
她指出,高校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比如,当前重要的是,高校要避免将“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泛化、抽象化。学生和老师不是符号和数字,高校要深入、具体的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此外,高校也应该对院系和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学生实习的投入。
为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育部制订和修订基础性教学文件,还实施一系列教改专项,推动教学改革。比如,实施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专项,国家投入资金支持若干国家发展战略急需的重点领域,推进教学改革。
同时,教育部也在积极推动教学质量评价监督:要求高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自评体系;开展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审核评估;对高水平大学的工程、医学等职业性强的专业,开展专业认证,确立国际标准;支持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0月31日,有删减)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以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走过了60年历程。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一代代中医药人的不懈努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张大良介绍,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46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7个。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在人才培养方面,张大良表示,通过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如“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以“院校-师承”教育为主,结合学术流派传承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张大良说,目前,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已有70余万人,为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等各个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此外,我国中医药院校功能不断强化,成为中医药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在三级以上的中医医疗机构中,绝大多数为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64个,基本涵盖了我国综合实力强、区域影响力大的中医医疗机构。
同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民族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在民族地区开办了不同形式的民族医药相关教育培训,已独立设置了藏、傣、壮、哈、回等民族医药专业,“十二五”期间培养了5000余名民族医药专门人才。
张大良指出,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家对外交流和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张大良说,中医药院校积极服务于“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建立了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对外交流合作机构,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来华留学生数量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类学科留学生数量的首位。
但是,张大良坦言,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有待加强;中医药教育吸引力不足,中医药类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仍不稳固;中医临床教育基地建设滞后,中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高水平师资匮乏,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以及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发展差异较大。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张大良表示,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联合制定《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聚焦改革重点,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
另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介绍,今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联合开展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系列活动,包括召开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评选表彰60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以及开展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回顾与成就展,制作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60年专题片,编制新中国中医药教育60年大事记。(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0月27日,删减整编)
【高教论坛】
全球化时代大学功能的再认识
朱荣华
2016年11月9日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给美国社会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史无前例,反对者的抗议游行以及因种族性别问题引起的冲突使人们对美国未来发展和国际秩序的走向忧心忡忡。就在大选结束之后的第二天,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赖夫向世界所有麻省理工学院成员发表公开信,对大选之后人们的迷茫和痛苦给予劝慰。无独有偶,在大选一周之后,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同样向哈佛大学成员发出信件,对大选引起的紧张情绪进行纾解。这两封信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话题的应景性,而且促使我们重新认识全球化时代大学的功能。
虽然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中国古代,都出现了具有教育机构性质的学园或书院,但是现代意义的大学历史不到千年。对现代大学功能的讨论始于1088年在意大利建立的世界近代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后来经由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目前,人们主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方面来认识大学的功能。这三大功能成为衡量和评估一所大学成就的标准,左右大学的办学思路和方针。不过,拉斐尔•赖夫和德鲁·福斯特两人的公开信让我们意识到,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除上述三大功能之外,还应该具有融通多元文化和引领时代精神的功能。
拉斐尔•赖夫和德鲁•福斯特两人的公开信都强调了尊重他人、抵制狭隘思想的重要性,凸显了全球化时代大学消解文化冲突、促进不同文化形态对话合作的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就提出,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将随着冷战的结束淡出历史舞台,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为影响世界秩序稳定的主要因素。亨廷顿的预言有其偏颇之处,因为9·11事件的爆发以及随后国际政局变化表明,冷战思维深植于美国内政外交,仍然是影响国际稳定的一个重要缘由。不过,讨论亨廷顿观点的价值在于他提醒我们无法忽视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背后,不同文化之间日益明显的抵牾与摩擦。
毫无疑问,没有哪一个空间比大学校园对各种新的文化思潮和理论观念更敏感。全球化进程加速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群生活在同一个校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同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碰撞在所难免。拉斐尔•赖夫和德鲁•福斯特都从包容差异和理解他性的大学学术精神出发,倡导个体实现与价值追求并行不悖。在跨文化交际之中,大学的重要作用在于给不同思想进行辩论与交锋提供了舞台,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遇中进行自我反思,致力于在异质文化中寻求对话的交叉点。大学是不同人生观和世界观争香斗艳的乐园,同时也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花园。根植于人类智慧的沃土,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使多元文化在大学中坦诚交流成为可能。
就拉斐尔•赖夫和德鲁•福斯特两人发表公开信这件事本身具有的意义而言,表征了大学干预现实、引领时代的功能。两人发表公开信这件事之所以引起笔者的关注,是由于现在很少有大学校长针对社会重大社会事件向公众表态和阐明立场。其实,大学干预现实、引领时代的功能是一个被抑制和淡忘的功能,因为早在20世纪初时,中国大学在这方面就有不俗的表现。可是,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象牙塔式的自我品鉴走向了商品经济时代大学对大众社会的依附,大学的媚俗化成为全球化时代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人文学科及其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在大学受到轻视有关。科技理性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时代解构主义思潮的冲击,以功利化、世俗化为特征的小时代精神侵蚀着大学文化。拉斐尔•赖夫和德鲁•福斯特两人发表公开信再一次让我们意识到大学引导社会风气和培育生命理想的使命感。即使身为以理工学院的校长,拉斐尔•赖夫在信中呼唤了人类理应拥有的“同情、谦逊、正直、尊重以及善良”等人文品质,而德鲁•福斯特则告诫我们“支持我们社区中那些脆弱或受到攻击的人们”的重要性。他们都意识到,大学是一个缝合创伤、反思现实、着眼未来的公共机构,需要承担起重建人类深层价值的责任。
我们无法断定大众能否达成共识,把融通多元文化和引领时代精神视为大学在全球化时代需要前景化的功能,两位大学校长发表的公开信也许会被潮水般的信息湮没。但即使聆听历史过客留下的足音,也能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的丰富性。对于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无论是两封公开信的内容,还是两位校长发表公开信的行动,都具有值得深思的社会意义。(来源:光明教育,2016年12月7日,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校聘教授)
大学之道
郭齐家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四书”之一。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哲理福国利民,是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指南。全文纲举目张,事理完备。其哲理精微,由内而外,由己而人,从抽象概念到实际功夫,宗旨即是做大人与君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三纲”即三个宗旨、三个纲领。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
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指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行(仁义礼智信等),培养高尚的道德。古人认为,人的德行赋之于天,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自觉。孟子讲善性,认为人心是良心,人情是真情,所以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明德”即“善端”“善性”。“善端”如星星之火,泉源细流,如欲“善端”培养成“善性”(即圣人之性),必须“扩而充之”,同时还要谨防腐浊的玷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就是要阐明、彰显、发扬光大,这正是修己、内圣之道。
所谓“亲民”,是指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来源。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种亲民的思想。宋儒程颐、朱熹解“亲民”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都是中华文化的一贯思想,也是先圣先贤的理想追求之一。要“新民”,必先“亲民”,“亲民”的目的是为了“新民”,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亲民”者,才能使民“新”。所以,“亲民”正是安人、外王之道。
所谓“止于至善”,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尽善尽美的境界。修己、安人二者结合,内圣、外王二者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一旦达此目标,就要恪守这一目标而不移。“止于至善”是一种至高境界,最先达到者应是先知先觉者,应是管理者、带头人。所以说,大学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学,至善是中国文化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境界虽不能轻易达到,但有达到的可能,君子仁人应有达到的希望。以上三点,即《大学》之纲。
1941年4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了一篇文章《大学一解》,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总结清华大学三十年之经验。文章指出,“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大学新民之效……为大学校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梅贻琦的这些洞见,是现实与历史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老清华男生宿舍有“明斋”“新斋”“善斋”三斋,也是以《大学》三纲领命名。
今天,我们如何坚持核心价值观,坚守心中的德,继而将这种个人的德汇聚成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以大德的力量促使国家前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创新实践】
中国顶尖高校探索“国际校区”人才培养新模式
储召生
清华和浙大在中国高校排名中一直稳居前列。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两所名校不约而同推出了国际校区的举措。
国际化办学方兴未艾
“国际化”对当下的中国大学来说是个热词。据统计,近些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表现积极:95.0%的高校在其发展战略规划中对本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93.0%的高校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89.7%的学校根据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
从全球来看,教育国际化也是大势所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闵维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向前推进的大背景下,教育的所有基本要素,诸如科学、技术、知识、人才(包括师资和生源)等,也都在跨国界地流动,跨国界地组织。因此,教育国际化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一个教育系统、一个教育机构回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体现。
从国内来看,教育国际化的纵深发展似乎还刚刚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国家层面的三项利好政策纷纷出台:一是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整体方案》,其中提出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二是201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为主,兼容并行、提升水平、内涵发展、平等合作、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三是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一带一路”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机。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定位则是一流学科建设。早在15年前,清华大学就在深圳建立研究生院,累计已招收1万余名研究生。和清华本部有所不同,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学特色是学科交叉、创新创业和国际化,目前设有7个学部和1个研究院,其中物流与交通学部、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部和医院管理研究院,都是清华本部所没有的。
即将建设的清华深圳国际校区,可以看作是清华深圳研究生院的升级版。清华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说,深圳的经济条件好,国际化的企业多,创新创业氛围好,清华希望以建设一批新型的交叉学科为中心,带动各个国际合作项目的建设。“清华需要做一些新的事情,比如综合改革方面,有些可以在深圳先试,因为本部可能会制约大一点儿。”康飞宇说。
教育国际化是把双刃剑
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相比,当前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结构、数量和水平还不尽如人意。
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北京师范大学高教所常务副所长洪成文认为必须思考三个基本问题:有多少思想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同行?有多少规则和制度被同行借鉴和接受?有多少专家活跃在国际学术一线?
洪成文以北师大、南洋理工大学、伦敦大学等发起组建的国际顶尖教育学院联盟为例,提出了“教育国际化流程再造”的视角。洪成文说,一个由世界上一流大学最一流的教育学院组建而成的国际学术平台,过去我们认为,只要混进去,就很成功;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个联盟是中国大学带头一手做起来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则提出谨慎对待教育国际化。陈洪捷说,世界各国都在追求高等教育国际化,但出发点和归宿显然不同。富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通过给与而获利,比如接受留学生、提供奖学金、提供科研资助等,通过给予而促进了其知识、技术、产品、规则、价值观的扩散;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则是通过参与而获利,比如出国留学、参与科研合作、引进优质教育等,通过参与而获得人才、新知识、技术、产品和规则,从而与国际接轨。
陈洪捷说,在这种看似双赢的游戏中,富国显然是大赢家,他们通过给与强化了在知识、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势。穷国通过参与虽然可以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往往强化了其依赖者的地位。
一组数据似乎印证了陈洪捷的观点。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个数据表明,在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中国有87%的高端人才留在了海外;美国媒体也曾发布,在美国的一流大学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90%永久地留在了美国。
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也在不断翻升,2000年是5万人,2015年已超过50万人。并且当前出国留学已现低龄化趋势: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北京某名牌小学一个班的近30位孩子,今年该上高三了,却只剩下两人留在国内参加高考。
“国际校区”带来了什么
截至2016年11月,我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2469个,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本科及以上的机构(项目)有1216个,涵盖了除青海、宁夏和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区市。作为探索之中的一种中外合作办学新形式,“国际校区”能解决教育国际化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吗?
宋永华把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的中外合作办学总结为“以我为主”“一对多”“高水平”三个关键词。
“以我为主”指的是国际校区的办学定位。它应该是浙江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要服务于浙江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质量上,国际校区也应该高于现在的浙大主校区。它的学科体系,也都是比照浙江大学的学科发展、国家的发展需求来设立的。
“一对多”指的是浙大不限于与一所国外大学合作。海宁国际校区的学科是从浙江大学几个学部精心挑选出来的,主要是为了配合浙江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然后他们在全世界找相应学科中最好的大学,最好的标准首先要有相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也就是要培养21世纪的全球化人才。
“高水平”指的是国际校区将聚集若干所世界综合排名前20的名校,或者单一学科世界前5的特色高校。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工学有名,UOE(爱丁堡大学)的医学出了诺贝尔奖,浙大就与他们建立了联合学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联合成立中美商学院也在进行之中。
海宁国际校区重视多元文化的交流。在这里,师资队伍中外籍教师不少于1/3,留学生比例不低于30%。学生的学习理念是“住宿书院制+文理学院+专业学院”。书院制借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文理学院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专业学院,这与浙大主校区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委会首届年会上,宋永华和洪成文不约而同地提到耶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提到耶鲁与复旦、北大的合作,投资中国高科技企业,以及培训中国的大学校长和书记。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耶鲁大学为全世界培养领袖人才、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大视野,值得致力于“双一流”建设的中国顶尖大学借鉴。(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9日,删减整编)
中医药教育60年:造专门人才,弘扬中医之“特”
董洪亮
院校教育融合师承教育 形成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已经走过60年历程。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25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硕士授予权单位46个,博士授予权单位17个。
在这些院校积极探索的基础上,中医药高等教育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医药类专业在校学生70余万名,为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师承教育特点与优势、开辟现代中医药教育新模式?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介绍,中医药院校深入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如“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以“院校—师承”教育为主,结合学术流派传承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高中预科班”模式;“5+3+X”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迈出新步伐,探索了长学制学历教育。该校副校长谷晓红说,学校先后创办了“岐黄国医班”“时珍国药班”“卓越中医师”“卓越中药师”等诸多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新式人才分类培养目标。
“为医先为人”,中医药教育创新必须根植于特有的文化基因。中药教育特别注重医德的养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国医大师王绵之、刘渡舟生前经常为老百姓进行义诊,还言传身教,引导弟子们做良医。谈起自己的老师王绵之,北京东直门医院的晏军教授说,王老对待病人的平和态度、最少花销解除患者病痛的仁者之心,一直影响着自己的行医过程。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说,学校结合国学底蕴和中医理论创新意识开设的中医特色人文课程,占教学计划总学分的20%以上,将“无负司命之责”的“大医精诚”思想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
服务我国广大民众 积极走向世界各地
“由于我母亲患慢性肾炎多年,她很唠叨,每次到王大夫的门诊室,总会问很多问题。但是,王大夫都很耐心解答,一点都没有不耐烦,让母亲特别开心。”来自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位患者的家属说。他说的“王大夫”就是现在供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王暴魁,作为我国首批3位中医学博士后之一,王暴魁先后在北京、上海、黑龙江等地求学,分别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李辅仁等名医。他说,中医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不创新、中医死,许多细节必须靠传承和师承,光凭读书是学不来的。
中医药院校在保障群众健康、推进科技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一些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目前,三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中,绝大多数为中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64个。此外,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承担了427个中医临床重点学科点建设,有15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省级中医药博物馆基本都建立在中医药院校,还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
在解除我国广大患者疾苦的同时,中医药积极走出国门,在海外落地生根。数十所中医药院校广泛开展中医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院校积极服务于“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各大洲建立了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对外交流合作机构,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教育部的统计表明,中医药专业的来华留学生数量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类学科留学生数量的首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说:“过去到国外,接待我们的国外医学界人士费好多时间聊天,现在他们与我一见面就谈合作。”据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的“德国魁茨汀中医院”开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河。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药缘文化》《功夫与经络》等特色课程在国际知名“慕课”在线平台广为传播。
提升中医药教育吸引力 促进院校面向社会需求
据了解,中医药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结合度不够强,中医药教育吸引力不足、中医药类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仍不稳固,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中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高水平师资匮乏,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较大。
王暴魁认为,一些中医药博士生毕业后重视写论文,轻视在门诊为患者看病,这种现象需要改变。他判断这可能与职称评聘标准相关,但医生的职责是为病人看病,不能忘记本源。
张伯礼院士说,中医可以解决许多西医束手无策的问题,因此被一些外国朋友视为“宝贝”。但是,我们在临床指导原则和国际通用标准解释方面做得还不够,这是需要着力的地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表示,将为中医药人才成长打造更好的环境,搭建人才平台。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年将联合评选表彰60名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精心育人。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正在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联合制定《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聚焦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比如,将支持中医药大学建设“双一流”,加强实践教学和临床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国际认证和标准工作,进一步应用信息技术助推中医药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5日,删减整编)
【它山之石】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
李益众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
今年以来,陆续有广西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多所高校传出试行或全面启动本科生导师制的消息。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全球很多大学都在开展。本世纪初,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部分院系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不错的成效。
近年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越来越多,经过“在部分学院、部分学生中试点”后,很多高校选择全面推广,要求全部教师、全部学生参与。
在试验田里看起来土肥苗壮的本科生导师制,如何遍地开花,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本科生导师制不能“走过场”
在四川师范大学,部分学院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已有10年历史。2015年底,该校召开“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推进会”,表明了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决心。
从2009年开始,四川农业大学实行双向选择的精英导师制,约有20%左右的本科生能够获得导师的指导。2010年,该校继续加大投入,实行全员导师制。
全面推广本科生导师制,依然面临诸多障碍。由于生师比的缘故,导师数量不够,导致“僧多粥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来就重,很难再抽时间细心指导本科生;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指导本科生的意识和能力;激励手段不够,等等。
根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1。四川农业大学党政办主任丁林担心:“建立和运行在高生师比之上的本科生导师制,恐怕很难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和低效益的现象。”
导师本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如果工作责任心不强,自身知识积累不够或指导方式不当,就会失去学生的信任。四川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饶显周表示,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导师整体上能力不足,且参差不齐;二是导师内动力不足,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
按照任课教师的课时酬金标准,为导师指导学生计发一定的报酬,这是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做法。事实上,很多高校本科生导师津贴标准偏低。比如,四川省某高校规定:“担任导师完成其工作任务按一年20个课时计入工作量,其工作量津贴按每年每生60元核算。”该校老师说,就算一个导师“顶额”指导20名学生,一年也只能拿到1200元津贴。
校外导师让人“大开眼界”
2013年初,四川师大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在房地产专业和地理科学专业启动了“校外导师制”。该院成立“校外导师指导工作委员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了8位院友参与本科生导师制。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教师叶熊焰指导了该院2011级和2012级的4名本科生。他为4名大学生提供师范生技能学习训练的机会,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教学前沿动态。
其中一名学生姚萌说:“叶老师为我们系统讲解了有关说课、备课等方面的知识,教会了我们很多当教师的技能。叶老师的一堂‘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让我们大开眼界,见识了真正的‘翻转课堂’。”
2014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实施“本科生企业导师制”,共聘请57位企业家及行业精英担任企业导师。他们大都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者。
截至目前,企业导师们通过论坛、讲座、班会、企业参观、创业指导等形式举行职业规划或创新创业类辅导50余期。比如,该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401班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前往青白江工业开发区了解2008年地震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参观公司的大型加工厂房,了解公司运营流程和研发中心建设状况。
西南民大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罗晓芹说:“‘本科生企业导师制’是我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效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面,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了校企联合的力度。”
注重激励,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
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四川师大法学院按指导人数计算超工作量,经考核获评全校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的,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奖励,在评优评奖等方面优先考虑。每年教师节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本科生导师。
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则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不负责任或履职不力的导师及时提醒、约谈。加大考核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暂停导师资格。
西南民大管理学院要求导师每月与被指导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1次,一学期面谈或集体指导4至6次。每次约谈之后,由学生在《本科生导师工作手册》上填写指导记录并签名。
该院实行导师岗位津贴,给予相应导师指导费,前三年标准为100元/生/年,毕业论文指导费标准为8个课时费/生。根据指导记录支付相应指导费,一学期完成4次指导,按100元/生支付;未完成4次者,不支付费用;超过一次,按200元/次支付。同时,根据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显著者,授予“优秀导师”称号(约占导师数5%比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成都医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每年都会开展“项目”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为调动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该校对于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通过结题验收的,计指导教师36学时的教学工作量。同时,在教师职称评定中认定为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对超目标完成的项目,指导教师计额外工作量,按(发表论文数-1)x10标准计算。
截至目前,成都医学院2012至2015年立项的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青年教师指导的项目数达到了95.56%。2008至2015年,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250篇,参与学生达2500余人。(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3日,删减整编)
上海中医药大学:育人功能从思政课向专业课全覆盖
姜澎
■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大学的专业课也应润物细无声地成风化人,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授业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教书匠、手艺人
■不仅要做到课程育人,还要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无言的教育,体现在学校管理、服务方面的每一个细节上,彰显着价值认同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一门门专业课正在逐渐变脸:《人体解剖学》 的第一节课介绍遗体捐献知识和意义,课后大学生都要走访遗体捐献者以及家属———专业课上成了“人生大课”;《中药饮片识别》 专业课设了学习成果应用环节,大学生进社区普及药材鉴定,进中小学带学生做标本———从“知道”到“体道”,培育社会责任感;《方剂学》 将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纳入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从去年推出的“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在原有的思政课体系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全校500多门课程中,已经有10%左右的课程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来将实现课程全覆盖。校党委书记张智强说:“其实,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大学的专业课也应润物细无声地成风化人。未来,中医大还将探索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带来震动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始于2014年的《人体解剖学》专业课改革。
在大多数学生眼中,《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冷冰冰的专业课,教学最主要的媒介就是来自于遗体捐献的“大体老师”。主讲教师张黎声精心设计了30分钟时长的“人体解剖学第一课”:介绍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和概念,并用丰富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和案例,来诠释遗体捐献的意义。
“如果没有‘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人体解剖学这门医学基础课很难继续。这门课本身就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试图通过一些细微的调整,让大家可以从中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心系责任,让学生思考将来到底怎样做医生。”张黎声说。
为加深感性认知,张黎声带着学生们参加红十字会的遗体捐献活动,上门与遗体捐献者家属座谈。“第一课”庄严肃穆的仪式以及座谈,让学生们深受感动。几乎每一名学生在实验报告中,都写到了将来要以“仁心仁术”报答“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有学生说:“我一辈子都会怀着感恩之心治病救人。”
这些实验报告在学校网站公开后,
引起了全校老师的议论———原来专业课还可以这么上!
张黎声的课也引起了校领导的关注和思考。张智强说:“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模式,张老师的探索,使我们找到了一条路。”中医大随即组织全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大讨论———如何有意识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
德育教学融入专业课成学校老师共识
“医学的传统就是德成而先,艺成而后。把德育融入课程,我们每位教师其实一直都在做,但都很零散。现在学校鼓励老师通过系统设计,有意识地在专业课中融入育人主题,这样的课程既能让学生走心,也对教师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很大促进。”中医大党委副书记朱惠蓉说。
在去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医大启动了“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首批就收到了32份专业课的申报书。经过专家评议、修改和现场答辩等环节,最终10门课程正式立项。
“我们的专业课确实可以拓展。”基础医学院《医古文》主讲教师刘庆宇副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对课程进行了反思,“《医古文》一直被认为是工具课,但更应该是中医药人文素养‘第一课’。”
教学团队围绕教材中的 《扁鹊传———六不治的内涵》 《华佗传———华佗之死》 《丹溪翁传———弃文从医的思想成因》 等内容,讲述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围绕 《养生论》 讲述道家文化及其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从 《大医精诚》 谈医德医术。课程将传统史学、文学中的优秀文化基因进行提炼,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教学载体。学生们在课程报告中感慨:“医术与医德,我们很难区分孰轻孰重,也不必区分。
一个真正合格的医生,应该二者兼备,这样才对得起医学本身与我们自己的良心。”
《急救医学》 课程的项目团队则提出:“急救的快速反应,需要标准化的动作、规范化的程式、团队分工合作以及奉献精神,这对医师来说,是高于程序化急救技术的隐形教学内容。”课程在强化学生急救能力的同时,强调将“团队共同目标高于个人目标”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课程结束后,学校对150名学生的调研显示,97%的学员初显医师自信;100%的学员团队合作的主动性和默契程度有所提高;79%的学员提升了职业认同感,立志在医学的道路上坚持前行。
今年,中医大又有13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在不久前基础医学院举办的教师课堂竞赛上,专业课教师自发将“课程思政”设计作为大赛的一个主题。一位专业课教师说:“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授业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教书匠、手艺人。现在我感觉到了自己从一名授课教师转变成了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育人还应推广到管理和服务中
按照中医大的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全校500多门课要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全覆盖。未来,专业课将把德育目标制度化安排,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胸怀大志,乐于接受学业挑战。
“我们不仅要做到课程育人,还要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张智强说,这源于一次座谈会给他的启发———有学生谈到了身边的一件小事:有天晚上,他看到安保人员在所有人下班后,挨家检查每个办公室的门是否关好,“我跟在他后面,看着他从4楼查到1楼,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关门虽是小事,但他这么认真,而我们未来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更应该注意每一个细节吗?”
张智强说,无言的教育,就体现在学校管理、服务方面的每一个细节上,彰显着价值认同。“如果大学生们能够在学校的老师和员工身上时时感受到敬业、诚信、友善,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思考的就不会仅仅是个人的利益、眼前的利益。”(来源:文汇报,2016年12月6日,有删减)
【高教动态】
教育部:我国教育对外交流走上“快车道”
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人员生源地国,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人数达52.37万人。同时,我国也是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国际学术流动目的地,2015年共有近40万名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到中国留学。
近年来,我国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也取得长足发展。目前,我国与世界各国办学机构已设立了2469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参与的国外高校超过700所。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近年来也在稳妥推进境外办学。目前,我国高校已在14个国家设立了近100个合作办学项目,并已与4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位、学历的互认协议,为今后学位互授和联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前我国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家建立了国家级交流,今后将把人文交流提高到国家的战略水平,促进中外文化双向交流。(来源:新华社,2016年12月12日,有删减)
中英将合作开展英国英语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研究
英国英语考试与我国英语能力标准的对接研究,对我国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及其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我国英语考试与国际知名英语考试结果的互认,有助于提升我国英语考试水平,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07日,有删减)
教育部携手六省(区)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
11月22日教育部与广西、海南、贵州、云南、新疆、福建6个省(区)政府在京签署《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携手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点是开展教育互联互通、人才培养培训、共建丝路合作机制三个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开展“一带一路”教育法律、政策协同研究,逐步实现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共同开发语言互通开放课程,逐步将沿线国家语言课程纳入各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共商共建区域性职业教育资历框架,逐步实现就业市场的从业标准一体化。探索建立沿线各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促进教师流动。推进沿线国家间的研修访学活动。鼓励沿线各国高等学校在语言、交通运输、建筑、医学、能源、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沿线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联合培养学生。加强“丝绸之路”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3日,有删减)
教育部23项举措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教育部日前印发《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3项重点任务。
在制度建设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流程,实行成果转化公示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保障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方的权益,同时要制定科技人员在岗兼职、离岗创业和返岗任职的制度,完善鼓励科技人员与企业工程人员双向交流政策措施,并组织开展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新聘工程类教师必要条件的试点工作。
为挖掘科技成果转化潜力,行动计划明确,要加强科技成果源头管理,开展项目筛选,通过建立专利池、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储备库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成熟度、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成果,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进行小试、中试。
拓宽资金渠道,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是行动计划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不仅要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同时还要拓宽社会资金参与渠道,如通过组织成立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在完善成果转化评价体系方面,行动计划明确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纳入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分类指导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并将建设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机制,向社会公布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服务。(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8日)
教育部: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已达到70余万人
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25所。目前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硕士授予权单位46个,博士授予权单位17个。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数已达到70余万人,为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据了解,通过深入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初步形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如“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以院校—师承教育为主,结合学术流派传承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高中预科班”模式;“5+3+X”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家对外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院校积极服务于“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各大洲建立了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中心等对外交流合作机构,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合作项目,来华留学(课程)生数量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类学科留学生数量的首位,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来源:新华网,2016年10月27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文共八篇二十九章节。
第一篇总体战略
第二篇普及健康生活
第三篇优化健康服务
第四篇完善健康保障
第五篇建设健康环境
第六篇发展健康产业
第七篇健全支撑与保障
第八篇强化组织实施(来源:新华社,2016年10月26日)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广州高校工作座谈会
11月1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广东调研期间,出席了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的广州大学城地区高校工作座谈会。会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12所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陈宝生在会上提出了4方面要求。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各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抓好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二是科学谋划“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十三五”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决战决胜阶段。高等学校要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坚持鲜明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三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走一条优质高效改革发展之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打好基础、积蓄后劲、确定方向、重塑结构。三是全面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把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教师党支部建设,切实增强院系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努力使更多专家学者主动承担基层组织负责工作,努力让更多基层组织负责人成长为专家学者,实现双向融合、共同发展,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效新气象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四是切实抓好教材管理使用。要把教材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委承担主体责任,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切实选好、管好、用好教材。(来源:教育部,2016年11月14日)
湖北应用型高校联盟成立
近日,湖北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在湖北理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该联盟是以湖北省应用型高校为主,有关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自愿组成的非独立法人协作组织。来自湖北25所高校的代表参加了联盟成立大会和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的推进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会议。(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13日)
苏州与牛津大学共建研究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牛津大学近日在苏州签署共建“牛津大学—苏州先进研究中心”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牛津大学在海外设立的首个实体法人的多学科研究、创新、技术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该中心致力于通过创造知识和创新开发进行研究活动,选取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新项目进行技术开发和企业孵化。科研方向将与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发展相匹配,首期聚焦于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先进功能材料、环境技术和能源、金融数学及计算机应用与健康领域,今后逐步拓展其他领域的合作。(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3日)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务院新闻办12月6日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白皮书全文约9000余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医药的历史发展、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措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白皮书说,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白皮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中医药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白皮书强调,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中医药成果人民共享;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保持特色优势又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扶持、各方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白皮书指出,我国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医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白皮书说,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开展中医药对外援助。(来源:新华社,2016年12月07日)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办学规模初期(2017-2026年)为在校生2960人(本科生2660人,研究生300人)。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该校招收学生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针对中国公民,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来源:人民网-新快网,2016年12月7日,有删减)
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在沪启动
由清华大学发起的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近日举行启动仪式。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本次中英高校携手建立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为双方高校在人文学术和人文教育领域开展跨文化、跨民族的对话、探讨和合作创建平台,对于深化中英两国高校交流合作,培养双方青年一代理解、借鉴、整合不同文化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推动两国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更高水平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教育部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大学与英国高校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丰富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07日)
全国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成立
日前,全国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成立大会暨“健康·扶贫·青春行”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滨州医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会议通过了联盟章程,产生了第一届理事长、理事、秘书长单位,启动了“健康·扶贫·青春行”主题活动。
全国医药类高校共青团工作联盟在团中央学校部的指导下根据章程开展工作。首届理事会由首都医科大学等7个理事长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等10个理事单位、1个秘书长单位组成。全国27个省(区、市)56所医药类高校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联盟成立后,各成员单位全面启动“健康·扶贫·青春行”主题活动,开展政策宣传、调研献策、健康教育、特殊关爱、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活动,传递青年正能量。(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07日)
我国将建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我国将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人才库由各地各高校推荐的各行各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组成,旨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入库导师的选聘条件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情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心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
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导师将积极参加各地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到高校讲授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或开设相关讲座,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委,指导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参加其他形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来源:人民日报,2016年12月5日)
53所中国高校跻身全球300强
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23日发布新版《QS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其中53所中国高校入选全球300强,清华大学排名第三。
按照这项排名,排在前10位的大学分别为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悉尼大学、剑桥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
入选的53所中国高校中,33所坐落于中国大陆,5所在中国香港,14所在中国台湾,1所在中国澳门。除清华大学外,进入前20名的还包括排名11位的北京大学、排名14位的复旦大学,以及排名18位的香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