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6年第9期(总第15期)

作者: 时间:2016-10-08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6年第09期 总第15期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6年8月23日

本期导读

[政策传递]

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高教视点]

以新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新发展

大学科研亟须回归兴趣回归学术

鼓励科研转化要避免教师荒废教学

科技人才如何流动才合理

[他山之石]

哈佛教授:应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

美国大学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及启示

[动态摘要]

教育部:将设“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

英国大学鼓励转学学生盼更灵活学期制度

浙江农林大学创业报告可代替毕业论文

山东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可离岗创业

甘肃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华北电力大学:搭建特色就业平台为学生指点迷津

全球创新指数该如何看待

----------------------------------------------------------

[政策传递]

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

――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如何找准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痛点”,打通政策执行中的“堵点”,增强科研人员改革的成就感和获得感?针对当前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哪些措施?

《意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在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给科研人员“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

一是简化预算编制科目,下放调剂权限。合并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这三项费用合计如不超过直接费用的10%,无须提供预算测算依据,科研人员在编制这部分预算时不用再具体说明开几次会、出几次差了。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将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多数科目的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

二是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激励力度。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中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研发类项目,均要设立间接费用,主要用于项目承担单位的成本耗费和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进一步提高间接费用比重,核定比例可以按规定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20%、15%、13%。加大对科研人员激励力度,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在核定的间接费用比例范围内科学合理地安排绩效支出,并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

三是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重申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明确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开支劳务费。明确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

四是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科研项目实施期间,年度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按规定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在2年内可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

五是自主规范管理横向经费。项目承担单位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经费,由单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有效解决一些科研人员反映的横向经费“纵向化”管理问题。为防止单位设“账外账”,要求将横向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

在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权限方面有哪些“亮点”?

坚持简政放权,在四大方面扩大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权限:

一是扩大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主要包括项目预算调剂自主权、劳务费分配管理自主权、间接费使用管理自主权、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使用自主权等。

二是下放差旅会议管理权限,不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实际需要,按照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合理确定教学科研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等级和住宿费标准。对于难以取得住宿费发票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据实报销城市间交通费,并按规定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因教学、科研需要举办的业务性会议,如学术会议、研讨会、评审会、座谈会、答辩会等,其次数、天数、人数以及会议费开支范围、标准等,由单位按照实事求是、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确定。因工作需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对确需负担的城市间交通费、国际旅费,可由主办单位在会议费等费用中报销等。

三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中央高校和科研院所可自行采购科研仪器设备、自行选择科研仪器设备评审专家,同时要切实做好设备采购的监督管理。财政部要简化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调剂和变更政府采购方式审批流程。对中央高校、科研院所采购进口仪器设备实行备案制管理。继续落实进口科研教学用品免税政策。

四是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扩大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项目管理权限,对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由单位自主决策,变主管部门审批为备案。同时要求发展改革委和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简化审批程序,对列入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五年建设规划的项目,主管部门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简化项目城乡规划、用地及环评、能评等审批手续。

《意见》出台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措施,怎样才能确保项目承担单位“接得住,管得好”?优化服务的措施有哪些?

《意见》坚持问题导向,从“放、管、服、落”四个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细化落地的政策措施。在“放”的方面,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扩大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在差旅会议、基本建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权限,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管”的方面,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防止资金“跑冒滴漏”,确保项目承担单位“接得住,管得好”。在“服”的方面,精简检查评审、创新服务方式,为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营造良好环境。在“落”的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督察,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简政放权后,如何防止资金“跑冒滴漏”,如何确保项目承担单位“接得住,管得好”,避免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意见》强调项目承担单位要依法理财、规范管理。一是强化单位法人责任。单位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制定内部管理办法,落实项目预算调剂、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劳务费分配管理、结余资金使用等管理权限。二是规范资金管理,单位要加强预算审核把关,规范财务支出行为,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要实行内部公开制度,主动公开项目预算、预算调剂、资金使用(重点是间接费用、外拨资金、结余资金使用)、研究成果等情况,确保资金、人员“两安全”。

《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改进服务,为科研人员简除烦疴、松绑减负,着力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一是在检查评审上“做减法”,减轻单位和科研人员负担。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协同工作机制,改进检查方式,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过度检查,减少监管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在服务方式上“做加法”,为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研营造良好环境。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科研财务助理所需费用可由单位根据情况通过科研项目资金等渠道解决;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更加快捷方便地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制定符合科研实际需要的内部报销规定,着力破解一些单位和科研人员反映的无法取得发票或财政性票据,以及邀请外国专家来华参加学术交流发生费用等的报销问题。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意见》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意见》强调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督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增强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项目主管部门要在2016年年底前出台实施细则,为预算编制、评审、财务验收等提供操作规范,防止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形。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在2016年9月1日前制定出台差旅费、会议费内部管理办法,其主管部门要做好工作指导和统筹;项目承担单位要在2016年年底前制定或修订科研项目资金内部管理办法和报销规定,确保有关政策尽快落地生根。以后年度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要于当年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

二是强化工作督查指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财政部、科技部要适时组织开展对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并纳入信用管理,与间接费用核定、结余资金留用等挂钩。审计机关要依法开展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项目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所属单位完善内部管理。

此外,为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意见》还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是加快修订中央级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同步增强社科领域科研人员的改革成就感和获得感。二是各地还要参照《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加快推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以形成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局面。(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6年8月1日,整理摘录)

[高教视点]

以新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新发展

瞿振元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也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困难,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之首,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老百姓上大学难的矛盾基本解决,但上好大学、选好专业的矛盾依旧突出;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有所强化,但对提高质量投入的资源与精力依旧不足、教学的中心地位仍欠重视;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虽在持续推进,但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释放创新活力的需求;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依旧不强,等等。

这些问题的破解,需要我们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社会发展潮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统领,遵循教育基本规律,顺势而为,积极作为。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新发展,首先要以创新发展的理念为推动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属于后发外生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但只有立足中国实际、服务中国实践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日益缩小,由此,自身创新的任务愈发凸现和繁重。只有学会用“先发优势”,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才能走到世界高等教育的前列。当前,要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发挥现有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研究,出成果、多转化,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直接支持;二是深化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支撑;三是以创新的思维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的理念、规模、结构、治理、公平、国际化等诸方面满足国家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

把协调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新发展的基本要求。当下,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协调:一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外部协调,二是高等教育内部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的宏观协调,三是高等学校内部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事薪酬等诸多关系的微观协调。当然,在高等教育内部,我们还面临着补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以协调发展的理念去应对和解决。

把绿色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新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为此,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特别要注意加强地球、资源、环境、海洋等方面急需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二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中,使学生有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自然的能力;三要大力建设绿色校园,培养绿色习惯,使学生成为绿色文明的积极践行者。

把开放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新发展的重要原则。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办好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学会不同文化的包容共处、互学互鉴;要在合作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高等教育的实质等效,在国际交流中让世界听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好声音,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把共享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新发展的价值追求。在招生入学、培养过程和就业等三个环节上体现公平和共享的要求。当然,公平和共享不是搞平均主义。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要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对各种教改试验班,不能只满足于少数学生的提高,更要体现以全体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旨归;“试验班”不能只是学校的“盆景点缀”,试点的经验要尽快能在面上繁花似锦,使全体学生受益,使广大学生得到更多的获得感。(《人民日报》2016年08月04日,作者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大学科研亟须回归兴趣回归学术

张尧学

如何搞好大学里的科研工作?重点要抓好三个回归,即回归兴趣、回归学术和回归需求,也就是把学术导向、问题导向和个人的兴趣爱好紧密结合起来。

凑数的论文,就是一种科研浪费

长期以来,论文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里的科研人员。年复一年,大家都会写很多论文,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凑篇数、提职称。写论文的目的,本应是为了和同行交流科研成果,但现在的考评机制,把论文篇数和刊物级别、影响因子看得过重,把一些年轻人才和科学家都影响坏了。不在圈子里发表不了,不引用“大牛”的文章发表不了,不是热点问题发表不了。近些年,国内的论文数量的确增加不少,但这些论文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对解决国家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贡献有多少呢?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搞科研,并不是不需要重视论文,只是不要唯论文而论文。那些凑数的论文,实际上是科研资源与科研时间的浪费。所以,在追求论文数量的同时,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把学术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今后的人才评价工作,特别是评职称的时候,应把代表作和现实贡献结合起来评价,不能只看论文篇数。

一个学院办几十个公司,还能搞好科研吗

大学科研工作要搞好,科研人员必须先收心,老师们不要再在公司兼职和办企业。以前,大家办企业或兼职,确实对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起了积极作用。但大家也要高度认识到其对科技事业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几个主干学院的理论研究水平为什么老上不去?与我们的教师在成果转化上投入太多,但在新成果研发上投入太少有无关系?搞企业绝对不是教授的长项,否则还要企业家干什么?今后的成果转化应该以知识产权转移为主。大学教授要收心,要回归学术,要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学术活动,这才是教授的本行。大家想想,一个学院办几十个公司,还能搞好科研吗?

要在年轻力壮时,把“武功”练成

搞好科研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人才队伍建设。但大学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光看教授和海归的数量,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教授在各自专业领域在全国说话有地位的有几个?

教师们要安心做学问,但是做学问不是不跟外界联系。学校要努力培养安心做科研的年轻人,但年轻人也要努力走出去,要看看自己作为一个学者,跟你学科领域的同行、政府的管理部门、产业部门联系多不多?跟国外同行交流合作有没有?如果都是坐在家里等,不走出去,如何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如何拿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成果?

我们的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必须要回归兴趣、回归学术。人才最具创造力的时间就是在青年时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得奖成果基本上都是在35岁之前拿出来的。大家要有紧迫感,要在自己年轻力壮时,找到自己科研的兴趣点,用心把“武功”练成。

搞好科研,还必须注意用心凝练方向。把视野放长远一点,要看到学科在今后10年、20年或者更远时间里的发展趋势,再结合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看在哪些方面能够做得出有影响的东西来,要把自己的优势,与国家发展建设的需求紧密结合,与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紧密结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6年7月26日,作者系中南大学校长,有删减)

鼓励科研转化要避免教师荒废教学

熊丙奇

真正双赢的产业化模式,是教授做教授的事,企业做企业的事。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学校,免除高校领导在科技成果定价中因科技成果转化后续价值变化产生的决策责任。

《意见》明确,高校科技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征得学校同意,可以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者离岗创业在不超过3年时间内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期间,科技人员所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原则上不得中止,确需中止的应当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办理手续。这就允许了高校教师在担任教职时,去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是,人们所忧虑的一个问题是:高校教师会不会由此荒废教学与学术研究?会不会利用学校资源为自己牟利,包括用自己的学生为自己产业化项目“打工”?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曾出现高校教师下海经商潮。当时高校允许教师一边担任高校教职,一边利用自己的成果去开办企业。本来以为这是“双赢”,但却出现很多乱象,包括教师利用学校资源,如学校的品牌、学生资源为自己的企业服务;教师的精力分散,影响正常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企业经营能力,教授开办的企业很多半死不活,最后还要由学校出面收拾残局。针对这些乱象,高校不得不进行整治,要求教师要么回归学校教职,要么离开学校,去专心办公司。同样的问题,会不会在新一轮鼓励科研成果产业化中出现?这取决于高校是否完善现代治理,对教职员工进行专业同行评价和管理。

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也允许科研人员在一段时间内去企业兼职,让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但是,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考核完全按约定条款进行,如果不能完成相应任务,相关科研人员自己必须作取舍。在兼职或创业时,科技人员能使用的学校资源,也有明确规定,比如,如果希望学生为自己的项目打工,首先要征得学生同意,其次要按聘用员工标准给予相应报酬,如果科技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要求学生做与学业无关的事且只付低廉的报酬,学校的教师伦理委员会将追究其责任。

实践表明,高校教师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进行产业化,并不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真正双赢的产业化模式,是教授做教授的事,企业做企业的事。《意见》提到,鼓励高校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并建立相应评聘制度,考虑的就是由专业人士进行转化的问题。不过,仅靠学校内部设立转化岗还不够,应该探索成果批量转化的市场机制。(来源:中国青年报,2016年8月18日)

科技人才如何流动才合理

李侠

随着全球化节奏的加快,区域间的竞争也不再遮遮掩掩。竞争的关键资源是知识资本存量,而知识资本则来源于人才。如何看待科技人才流动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呢?

人才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其自身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准或者较为丰富的资本存量,再加上各地区之间由于发展不平衡而存在着明显的知识梯度差,从知识的高梯度差区域向低梯度差区域流动,这是所有人才流动的外在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社会,人才流动是一件十分正常和普通的事情。由于人才所拥有的知识资本其产权属于个人所有,而不属于其所在的地区,因而如何积攒区域知识资本的存量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曾有借助于行政阻力,增加人才的流动成本的做法,其结果是降低了人才流动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而人才流动除了经济原因外,还有一个智力开创性效益的问题——也许当地并不具有支撑其开展创造性工作的条件,还不如换一个合适的地方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归纳起来,造成人才流动的内在驱动机制无非是四种:其一,经济原因——收益,其二,政治原因——权力;其三,环境原因——适宜;其四,社会原因——人际关系。

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前两种。那么如何看待人才对于收益的追求呢?人都会有在市场经济社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可以设想,两个拥有相同的知识资本存量以及同样水平知识梯度差的人,理论上应该获得同样的收益(经过购买力评价测算),然而,只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的收益存在天壤之别。这本身就表明制度环境有问题,此时人才流动名正言顺。这种流动不仅对于个人实现梦想是有帮助的,而且对于当地人才环境的改善也是有益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

那么如何留住人才呢?方法还是很多的。当下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差距,是人才流动的最基本驱动力。基于这个观点,很容易给出一个人才流动的边界条件公式:流动净收益=流动潜在预期收益—当下收益—流动成本≥0,支撑收益的背后力量是人才所拥有的学术资本存量与知识梯度差。通过这个简单明了的公式,大体可以看出,如果收益小于零,人才通常是不会流动的。这里的收益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直接的金钱,或者职位(权力)等,不论何种形式都是可以转化成人才的经济收益。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完全相反的留住人才的方式,其一,通过单方面的增加人才流动成本来降低流动的潜在收益。这就是过去几十年我们的习惯做法,同时附加上道德批判的利器(如不忠诚等),造成人才流动的心理成本的增加(对于那些甘愿留下的则给予道德嘉奖,以此提升人才的荣誉收益)。道德绑架虽然廉价,但其后果遗患无穷。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是造成人才的知识资本收益得不到合理补偿,以及由于条件的不完善,导致人才的智力资源被浪费,这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损失。

一些发达国家留住人才的办法则是一方面加大人才的当下收益,另一方面,改善科研环境,这也相当于变相增加人才的当下收益。由于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也是别处所不具备的,从而增加了人才流动的心理成本,这些人性化的举措有效地遏制了人才的流失。在这种环境下,人才更有可能安心搞科研,并实现自身价值。毕竟人才的创造力峰值年龄是确定的,谁都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段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人才的恶意竞争问题,简单分析,其原因无非以下两种:其一,从外部看,由于区域间竞争的加剧,在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超越对手的情况下,挖走对手的主要人才,从结构上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即使引进的人才一时无法发挥作用,也从结构上战胜了对手。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政策的运行与深入,这种恶意挖人的态势会有加剧的趋势。其二,从内部来讲,由于高端人才具有较高的知识资本存量与知识梯度差,这种优势在当下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供给缺乏弹性,此时人才会利用这种稀缺性的优势恶意要价,这种情形会助长人才的恶意竞争。不过对这种趋势也不必过于担心,市场会自动回归平衡——毕竟这种稀缺性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这个领域,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并最终打破供给缺乏弹性的局面。就当下而言,我们应该警惕第一种类型的人才恶意竞争情形,它以削弱对手为最终目的,而对于第二种类型则保持宽容态度,毕竟它能以示范作用快速提升区域知识资本存量以及缩小两者之间的知识梯度差。

科技人才流动是一种“用脚投票”的退出机制,它能真实反映出流出地的生存状况。坦率地讲,这种退出机制通常是由个体来践行的,其短期力量很微弱,后果较长时期才能显现。区域发展就是在政策的这种麻木与不敏感中,经过时间的累积放大作用,慢慢地踏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或进化或退化。不管人才退出的原因是什么,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积极修正,否则难逃社会绩效衰减的退化路径。(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7月15日,有删减)

[他山之石]

哈佛教授:应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

哈佛大学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发源地。2015年12月哈佛大学发布的《哈佛校友影响力》报告显示:“39%的哈佛校友已经创立了营利或非营利性的企业,在150多个国家开办了14.6万多家公司或机构。”

哈佛大学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军人物之一的威廉萨尔曼教授认为:

首先创业教育要在学生踏上创业之路前为他们提供最真实的创业环境和体验。我们不能改变学生的个性特质,但是,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关创业过程的概念框架,让他们能更好地寻找机会、组织实践、获取资源、评估利弊,从而使公司更容易取得成功。其次,创业教育帮助学生们制定决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提前了解真实的创业过程,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很多他们尚未接触的东西,这有助于他们制定决策。

创业教育和其他教育差别并不大,都会教模式鉴别以及如何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境下进行决策,并且最难的都是找到普遍性的规则。但问题是,你真的能找到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吗?在创业教育中,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组织框架中带领学生去思考一个问题域,这些问题在前后二十五年都是值得探究的。

首先,创业教育需要给学生阐明整个创业的流程。如果你不能预测公司几年后的发展状况,那么你就不能在最初时候做出理想的决定。我们就像是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环境里,玩一个多周期、多玩家的游戏,并且试图在各个阶段获得多种利弊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决定。因此,我们的教学案例不仅包括初创企业管理,也包括公司出售或如何应对失败以及变更企业策略与行动的案例。其次我们会教授学生们创业技能,比如做公司的资产列表或测算安全性等。

此外,创业教育会教学生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机遇和资源。所有的企业战略都可能会失效,所有的公司也都可能会失败。只有那些销售模式和价格皆合理且致力于满足顾客需求的公司,才能长期健康发展存活下去。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我们不能仅以一种战略方法来贯穿始终。我们需要以一种动态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机遇和资源,这才是我们坚持的模式。另外,创业教育教导学生,他们不能永远循规蹈矩并以此期望成功。创业教育真正注重的是改变管理模式、抓住每个机遇,并且要密切关注客户的普遍性需求。所以,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谈论的是要鼓励学生们做出改变,告诉他们谁将赢得新兴市场,而不是谁在传统市场上获胜。

创业教育的教师不需要具备什么特殊的品质,作为教师我们应具备的共同素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每个学院都应如此。

通常情况下,学者并不具备大量的、直接相关的创业经验。在部分高校,学者是有创业经验的,而且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可能会具备更多的经验。学者们要做的主要是观察一个问题,用科学严格的手段来评估因果,建立一个对学生有帮助的归纳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学生并不需要去实际操作。教师们需要擅长多种技能,必须能够整理和组织材料,为学生提供有助于长期思考和实践的经验。

着眼于10年、15年甚至20年,通过案例教学法,互动式的讲座,打造独特的学习体验,配备相关训练以供练习。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去学习并且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不是灌输知识给他们。这种方法在任何科目中都通用。邀请有创业和工作经验的人进课堂。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创业者。把伟大的故事结合在一个案例中,大家可以从真人真事中学习。哈佛大学设立了课外活动中心——阿瑟洛克创业中心,这是学生们创业教育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

创业教育想要做的是让学生做出不一般的事情,让他们成为机遇驱动者,让他们着眼于全局环境,而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我相信这对每个学生、每个人都很重要。这就是我们的创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美国创业教育的经验教训,一是应该教更多有关创业失败的东西给学生。二是每个学院的创业教育都应该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文化。三是,关注更多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因此不同风格的教学和教育计划都会发挥效用,只是都必须要关注学生到底在学什么。

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之所以成效突出,最重要的原因是哈佛大学拥有的卓越的教职人员、一流的学生和恢宏的建筑。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已有悠久的历史,具备了世界顶尖的水平,而且教师、学生和学校都重视创业教育。

如何建立有效的创业体系,应该是在创业教育第一年的课程里,教一切需要教的关于创业的知识。创业课程不应该只在商学院开设,它应当被广泛地学习和研究。(来源:人民网,2016年8月9日,删减整理)

美国大学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及启示

郭德红 李论

通过设计和开发本科跨学科课程,增强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结构的紧密度,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一直是美国大学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和建设,丰富多彩的美国大学本科跨学科课程已经成为其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跨学科课程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对本科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其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值得借鉴。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基础

在美国联邦政府对美国大科学体制完成改造之后,美国大学也融入了大规模联合科技研究机构之列,很多大学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如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芝加哥大学金属实验室等。但当面对综合性科技问题时,尤其是在“曼哈顿工程”上马后,多学科问题同时出现,需要各个领域协同配合解决,美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正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研发投入模式的转变,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领域内部的改革欲求,使得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互动成为必须,解决复杂问题所必需的跨学科研究获得极大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成立了数量庞大的以跨学科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团队,这些机构将“致力于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知识创造与传播”作为自己的使命。

在美国大学内部,开展跨学科研究大多以跨学科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为单位。相关研究认为,研究中心是将多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集合在一起的一种最佳组织形式。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例,调查显示:哥伦比亚大学对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始终非常支持,研究中心和其他形式的跨学科研究部门可以由学院建立,而无需得到大学理事会和校长的批准,在该校这类单位1996年有105个,2001年有241个,2004年达到277个。学校认为,与系比较起来,研究所和中心在规模上更大、资源更多,对学校的贡献也更大,其中有些比传统的系更具有知识的影响力。

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案例

美国高等教育界认为,跨学科课程体现了科学研究和知识的发展特征。跨学科课程可以将某一学科基础知识与当前前沿研究领域相结合,为该前沿研究成果进入本科课堂教学提供载体和路径,丰富了课程内容,解决了大学基础学科教育滞后于知识创新发展的问题;跨学科课程是教育者通过围绕教育者和学生共同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和事件来组织课程,符合人的整体认知特点和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走势;跨学科课程在教学上立足于基础资料、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及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杜克大学的跨学科课程计划是一个典型案例。

1.杜克大学跨学科课程项目“焦点计划”产生的背景

1988年,杜克大学公布《跨越边界:九十年代的跨学科规划》的战略发展计划,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开始成为杜克大学的发展主题。1998年,凯西·戴维森成为杜克大学第一个全职跨学科副教务长。在凯西·戴维森的推动下,“焦点计划”作为面向大一学生进行跨学科深度学习的项目诞生。同年,焦点计划推出《多元化与同一性》、《环境变化:科学和社会视角》等15个跨学科项目。1999年3月,杜克大学本科生课程目录明确规定:参加“焦点计划”的学生必须修读5门课程,其中包括2门项目专题研讨、1门写作、1门半个学分的焦点讨论和一门跨学科选修课程。

此后,“焦点计划”不断发展。每年接收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一年级学生进入跨学科小组项目。在大学二年级“焦点计划”结束之后,“焦点计划”委员会还提供其他创造性或服务性项目供师生合作申请。

2.杜克大学“焦点计划”折射的学习理念

“焦点计划”在学生进入大学,对未来还没有方向的时候,安排校内杰出的教授指导研讨和项目,这些教授成为学生今后的领路人。同时,“焦点计划”折射了杜克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独特的学习理念。

第一,“焦点计划”以专题研讨和焦点讨论为主导

第二,学习是通过对现有知识的重组获得一种新的感知与改变世界的理念

第三,学习是为了开发学生行动的能力

3.对杜克大学“焦点计划”的评价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正在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杜克大学的“焦点计划”在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实践方面给出了很好的参照范本,其可借鉴点主要有三:

第一,回到核心课程

第二,回到质疑和发现问题的教学

第三,回到深度学习

跨学科课程的启示

1.跨学科课程可以使大学本科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

开发和设置跨学科课程可以将本科阶段分散的课程连接成一个联系紧密的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最完整、最有效率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以全面的观点考虑重要事件、现象和思想。

2.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整体知识观

跨学科课程使学生能够形成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思维习惯,学生通过跨学科课程学习,可以学会比较不同学科和理论的观点,理解综合的力量,使用对比方法阐明一个或一系列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的综合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其创造潜能。

3.跨学科课程建设可以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创新创造条件

跨学科课程的开发过程,也是不同学科教师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碰撞、协作的过程,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同一个跨学科课程项目建设中相互交流、启发,加深了对不同学科的了解,从而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科研协同创新创造条件,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不同学科协同发展。(来源:《北京教育》杂志,2015年09月18日,删减整理)

[动态摘要]

教育部:将设“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

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将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在未来5年里,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为沿线各国专项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

据介绍,教育行动设计了“丝绸之路”留学(课程)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和“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撑性举措,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是“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的一部分。同时,该留学推进计划还明确,将以国家公派留学为引领,未来3年,每年面向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来源:新华网,2016年8月12日)

英国大学鼓励转学 学生盼更灵活学期制度

英国政府刚刚发布了一份文件,其中限定了大学生转学和更换课程的基本条件,之前的高等教育从未鼓励过这种“临场变卦”,而如今旨在增强社会流动性的相关法案正在经历国会审议。Ucas正在寻求简化转学过程的途径,同时建议大学也可以公布二年级或三年级的空闲名额来帮助学生选择。

英国社会市场基金会总监,也是前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战略总监的埃朗米安认为,大学间的流动将会变得更常见,特别是在附近拥有数所大学的都市地区,学生们不必因为转学更换宿舍、辞去兼职工作,或是重新交朋友。他同时建议道,政府取消对学生数量的限制也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学校有了一种更为保险的方法来扩招学生,这些学生都通过大学第一年的优异表现证明了自己的潜力。(来源:环球网,2016年8月12日)

浙江农林大学创业报告可代替毕业论文

毕业前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学习的常规动作,而浙江农林大学今年出台了新政策——学生可以用创业实践报告代替毕业论文,经答辩与审核,达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同等要求,可以申请以创业实践报告替代毕业论文。这一举措将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8月8日,有删减)

山东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可离岗创业

山东省委近日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单位同意,可以兼职到企业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或离岗创业。3年内,其原单位人事关系和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予以保留,并可享受职称评聘、保险等方面待遇。离岗创业期满后,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同意可再延长3年。

按照《意见》要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要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职称评聘、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贡献突出的,可破格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此外,山东将在全省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园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培育一批专业化技术经纪人。扶持发展众创空间,支持发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服务机构,支持创建创业型大学和创客学院。(来源:人民网,2016年8月2日 )

甘肃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依托“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平台,甘肃将推进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教育合作交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力争到2020年国家公派留学生规模达到1500人,来甘留学生规模达到3000人。

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甘肃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甘肃省有实力、有特色的高校到国(境)外办学,探索国(境)外办学的有效途径。

同时,甘肃将设立甘肃省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争取“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支持,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生源来甘学习。(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年5月18日)

华北电力大学:搭建特色就业平台为学生指点迷津

探索“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全面升级就业信息化服务系统,包括官方网站、微信平台、APP(手机软件)构成线上平台;就创业课程融合线下课堂与线上资源,探索慕课形式,为学生指点迷津。

学校打造多移动终端定制服务。就业APP为学生提供求职信息及就业政策检索、求职指导、就业课程学习、毕业手续办理等服务;就业指导中心APP契合大学生的全媒体平台使用偏好,保证学生第一时间掌握精准的就业资源,助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指导。

自2014年以来,华北电力大学自筹经费千余万元,对100多个创业项目进行全面扶持,对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式培育和帮扶。与企业共同搭建了500余个实习实践、创新创业基地。学生自主创办的互联网企业单笔获2000万元融资;“绿色电力照亮丝绸之路”项目即将在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推广;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近3年吸纳180余个创业团队进行孵化,52个学生创业团队成立公司,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6年08月09日,有删减)

全球创新指数该如何看待

8月1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在瑞士日内瓦共同发布了《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中国位列世界最具创新力经济体第25位,首次成为“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发布以来第一个跻身25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国家。

中国有10项创新指标排名全球第一

全球创新指数涵盖了82项具体评估指标,对全球12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除发布英文版外,其官网还同时提供中文报告全文,这说明世界对中国创新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表示。

“报告显示,我国创新的综合排名由上一年第29名进步到第25名,在‘本国人专利申请量’等10项指标上,我国都高居全球首位。这反映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成绩。”对报告中的亮点,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雪忠表示,这些都说明了我国许多创新指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甚至赶超。

“知识产权是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国10个排名全球第一的指标中,专利指标就占了3席。这是我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波表示,中国不断提升的知识产权质量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

中国创新还有更大上升空间

报告也显示,我国在一些创新指标上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如“高等教育入境留学生占比”“GDP/能耗单位”等。

朱雪忠指出,在这些具体指标上找差距,有利于明确我国创新发展努力的方向。他说:“对报告中我国的一些优势指标,也应客观看待。比如今年我国有3项专利指标名列榜首,但也要看到,这些都是数量指标,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我国专利实现‘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目标。”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也表示,作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第一次排进前25位这个名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技术研究和创新投入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还需要努力。(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8月19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