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6年第5期(总第11期)

作者: 时间:2016-06-14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6年第05期 总第11期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6年5月6日

本期导读

[政策传递]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高教动态]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培养更多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优秀人才

李克强:给教学科研人员更多经费使用权

世界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我高等教育跃升世界中上水平

[理论视点]

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构建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

[观念与视野]

10位中外大学校长谈如何破解“周鼎之惑”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需调动教师创造性

[他山之石]

北外校长彭龙: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复合型人才

中山大学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学府?

北京科技大学着力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种好“科研生态树”

北大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

[政策传递]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现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服务发展大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学谋划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实现。

——体现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改革针对性、精准性。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

——扩大人才开放。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三)主要目标

通过深化改革,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科学高效,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

二、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

(四)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根据政社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要求,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

(五)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逐步实行备案制管理。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探索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等分配办法。

(六)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供求、价格和竞争机制。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鼓励发展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积极培育各类专业社会组织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职能。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为用人主体和人才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扩大社会组织人才公共服务覆盖面。完善人才诚信体系,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七)加强人才管理法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签证、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人才工作条例。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三、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

(八)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九)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方式。更大力度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完善支持政策,创新支持方式。构建科学、技术、工程专家协同创新机制。建立统一的人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基地计划相衔接。按照精简、合并、取消、下放要求,深入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

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加大对新兴产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支持力度。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

(十)完善符合人才创新规律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革完善科研项目招投标制度,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提高科研项目立项、评审、验收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探索实行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和特点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下放科研项目部分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权,推行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经费审计方式。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探索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后期资助和事后奖励制。

(十一)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拓宽培养渠道。建立有利于企业家参与创新决策、凝聚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资源的新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进一步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合理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畅通各类企业人才流动渠道。研究制定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长期激励措施。

(十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开展校企联合培养试点。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十三)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抓紧培养造就青年英才。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加大教育、科技和其他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对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改革博士后制度,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有条件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拓宽国际视野,吸引国外优秀青年人才来华从事博士后研究。

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十四)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全科医生等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

(十五)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注重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应用型人才评价应根据职业特点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建立评价责任和信誉制度。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周期。

(十六)改革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高评审科学化水平。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申报参加职称评审渠道。清理减少准入类职业资格并严格管理,推进水平类职业资格评价市场化、社会化。放宽急需紧缺人才职业资格准入。

五、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

(十七)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建立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先落户制度。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为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十八)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研究制定吸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政策措施,注重人选思想品德、职业素养、从业经验和专业技能综合考核。

(十九)促进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提高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保障水平,使他们在政治上受重视、社会上受尊重、经济上得实惠。重大人才工程项目适当向艰苦边远地区倾斜。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县以下单位招录人才,可适当放宽条件、降低门槛。鼓励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设立人才开发基金。完善东、中部地区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机制。

六、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二十)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出台职务发明条例。研究制定商业模式、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保护办法。建立创新人才维权援助机制。建立人才引进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鉴定机制,防控知识产权风险。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机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二十一)加大对创新人才激励力度。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除事关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允许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研究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政策,对不适宜实行股权期权激励的采取其他激励措施。探索高校、科研院所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才获得现金与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完善人才奖励制度。

(二十二)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研究制定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政策措施。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获得报酬。允许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兼职。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向企业集聚。重视吸收民营企业育才引才用才经验做法。总结推广各类创新创业孵化模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

(二十三)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方式。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千人计划”),敞开大门,不拘一格,柔性汇聚全球人才资源。对国家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支持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设立引才项目,加强动态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引进。扩大来华留学规模,优化外国留学生结构,提高政府奖学金资助标准,出台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华工作的相关政策。

(二十四)健全工作和服务平台。对引进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支持他们深度参与国家计划项目、开展科研攻关。研究制定外籍科学家领衔国家科技项目办法。完善引才配套政策,解决引进人才任职、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等问题。对外国人才来华签证、居留,放宽条件、简化程序、落实相关待遇。整合人才引进管理服务资源,优化机构与职能配置。

(二十五)扩大人才对外交流。鼓励支持人才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研发机构,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机制。创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促进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制定维护国家人才安全的政策措施。

八、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

(二十六)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将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运用区域、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杠杆,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坚持人才发展与实施重大国家战略、调整产业布局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国制造2025”、自贸区建设以及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等人才支持措施。创新人才工作服务发展政策,鼓励和支持地方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验探索。围绕实施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国防事业,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军地人才、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机制。

(二十七)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力度。实施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调整和规范人才工程项目财政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创新人才与资本、技术对接合作模式。研究制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的政策措施。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力度。落实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完善国家有关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

九、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二十八)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发挥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任务和工作规则,健全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完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机制。理顺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职责,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职能部门“三定”方案。

(二十九)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细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的重要内容。

(三十)坚持对人才的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凝聚人才作用。制定加强党委联系专家工作意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机制。加强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国情研修,增强认同感和向心力。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建立健全特殊一线岗位人才医疗保健制度。加强优秀人才和工作典型宣传,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鼓励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强指导监督,研究解决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关方面要抓紧制定任务分工方案,明确各项改革的进度安排。各地应当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良好氛围。(来源:新华社,2016年03月21日)

[高教动态]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培养更多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优秀人才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就教育改革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考察。

李克强在清华大学听取学校开展的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下一代互联网、凝聚态物理、类脑计算机等重大项目研发和应用情况介绍后,李克强十分高兴。他说,创新既要靠自己的力量,也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强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避免在同一水平上并行研究,以更有效地利用人才和资源,形成合力,这样创新的速度会更快、成果也会更多。

李克强在听取的北京大学发展情况汇报后表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多难选择,宏观调控、升级发展等都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提高和创新。听到研究院运用大数据编制推出了新经济指数,李克强说,你们做了一件开创性的工作。我们要积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因为传统发展动能在减弱,只靠传统动能难以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新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大量就业,也会为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创造条件。(来源:中国政府网,2016年4月16日,有删减)

李克强:给教学科研人员更多经费使用权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关系民族的未来,高水平教育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世界经济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根本在于重视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举办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面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担负更大责任、发挥支撑作用。

李克强说,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把蕴藏在亿万民众中的创造力发挥出来。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注重推动教育公平,继续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实行倾斜,让更多困难家庭孩子能够受到良好教育,在平等竞争中拥有上升通道、释放创造潜能。

李克强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国家确定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鼓励公办民办各类学校办出特色、分类发展。当前要抓紧出台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精准支持。通过一流学科率先突破,示范和带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壮大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李克强说,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结合高校特点,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凡高校能够依法自主管理的,相关行政审批权该下放的下放,要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同时,有关部门要完善督导监管,积极探索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的新途径、新方式。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为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李克强强调,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健全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学、科研人员包括兼任行政职务的专家教授,实行符合智力劳动特点和规律的政策,不能简单套用针对行政人员的规定和经费管理办法,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给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多经费使用权,更多创新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更好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积极提携后进,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形成青蓝相继、人才辈出的局面,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来源:新华社,2016年4月18日,有删减)

世界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 我高等教育跃升世界中上水平

体量世界最大

报告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

软实力”“硬件均显著增强

报告显示,一些重点建设高校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科研成果集中在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数量占据三分之二以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加了4.9倍,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增加了1.7倍。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十多年来,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而且超过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

客户评价口碑较高

相关调查显示:总体上看,全国高校的学生院校满意度分值为4.09(5分制)。而579所普通高校的抽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总体认可,高校学生评教的“优占比”达70%以上。高校普遍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表示认可,对院校提供的就业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

四不够、一不高问题仍突出存在

报告显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不够、一不高”: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由量到质的新跨越仍是突出问题。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级差”现象明显。(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4月11日,有删减)

[理论视点]

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张有声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目标

高等教育供给性结构改革就是要建立起管理体制、布局结构基本合理、办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与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合理的高等学校布局结构。

1.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为此,2015年招生计划要求,加大对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适应经济新常态,为区域发展培养各层次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继续支持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充分利用计划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加大对试点高校和专业本科招生计划的支持力度,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问题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创新创业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经济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近年来,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纷纷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锐意创新,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有力牵引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改革。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思路

1.明确办学思想,培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适当超前的人才

第一,突出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上与我国的发展理念相一致,推动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突出发展就是突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等教育要了解世界、了解未来,要传授当今世界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把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调整、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根本宗旨。

第二,突出需求的要求。教育的产出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培养人;从经济意义上讲,就是生产劳动力。无论是培养人也好,生产劳动力也好,教育都要讲求需求的原则。需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支撑点。需求有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两种:显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的就业率上,隐性需求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储备和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上。教育既要重视与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显性需求,更要重视超越现实生产力,代表未来生产力(更先进的生产力)的隐性需求。

第三,突出特色的要求。特色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没有特色就是混沌,就不能显示千姿百态,社会变得模糊起来。我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而实现普及化的今天,高等教育必须把办出特色作为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培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使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调整教育结构,培养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高质量人才

千百年来,教育的发展始终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联。当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并适当超前时,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教育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时,教育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

产业结构现代化加速了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移动,改变了就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从而对高等教育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地调整和改革。当今,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产品结构的多样化要求以往的人才结构要发生根本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高等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加快其结构改革的步伐,培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高等专门人才。

3.重视专业与课程改革,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

几年前,部分高等学校就非常重视本科教育的改革,在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同时,突出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加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增加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比例,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跨学科跨系甚至跨校选课。增加学科类型完善科类结构,合并或裁减一些设置不合理、重复设置的专业,克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现象,从而实现以专业的综合化促进学院的综合化。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用互联网+教育实现教育效果和效益的最大化。最近,我们连续看到这样的报道: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自主设计研制“纳卫星”发射成功,清华大学联合波音、东芝等全球知名企业,跨学科、跨年级进行组建的科技创新类兴趣团队已有12支,每年有超过4000人次的学生在创客空间开发创意创新作品,其中90%以上是本科生。在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U-nicom无人直升机系统”团队问鼎冠军。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学校开展的本科教学改革密切相关。60年代清华大学欢迎新生的一个标语闻名全国:“欢迎你,未来的工程师、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始终是:“严格规格 功夫到家”。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影响了几代人。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

1.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市场的考验

高等教育的活动内容主要表现为人的教育(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但在市场经济下作为非经济领域的高等教育也需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一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受到一般市场规律的支配。市场经济承认劳动力是商品。二是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活动,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对高等教育的性质、结构和职能诸方面,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市场的供求机制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办学变化,促使高等学校专业招生数额的变动。三是当高等学校作为生产劳动力(毕业生)和创作科技成果之后,市场法则及其调节机制便自然发生作用,市场竞争规律成为调节高等教育运行的有力机制(绩效评估)。四是市场经济下的科技市场,促进高等教育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五是高等学校收费制度体现着价值规律和市场交换原则。

2.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要更加突出效益问题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大量增加。但目前高等学校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教育成本核算机制,在投资的管理和应用中漏洞、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利用率低、效益差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症结。今后可考虑适度放缓高等教育经费增长速度,更注重投入绩效,着力优化和调整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及投入方向,增强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确定基本经费与项目经费之间,以及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之间的比例,引导高等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树立提高投资效益的观念,建立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指标体系,评价高等学校资金使用效率,引导高等学校加强教育成本核算,提高投资效益,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发展。

3.劳动力市场是检验高等教育产品的重要渠道

将经过教育后的毕业生交由劳动力市场自由配置,这是一种特殊的交换劳动成果的方式,这种交换方式的原因在于:第一,劳动力商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是主体属性与商品属性的统一体,始终具有能动性,拥有自我支配的权利。第二,高等教育的产品——劳动力商品的个体差异性大,每个人在知识结构、智力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高等学校放开劳动力交换过程更有利于毕业生根据个人情况与用人部门洽谈相应的报酬,符合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第三,这种交换方式有利于高等学校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也有利于教育的消费者理性选择自己的消费(学习)方向,符合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当然,由于高等教育生产活动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可能及时反映变化多端的市场需求, 以致毕业生失业或不充分就业现象还比较突出,为此国家从全局利益考虑,对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过程,通过各种政策的、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进行一定的调控和干预,包括提供更广泛的就业信息, 以尽可能地实现高等教育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总之,我们在这场高等教育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要充分提高对高等学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的认识,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供给的质量,做到不但供给数量充足,专业和质量更加满足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高等教育应有的作用。(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1期,有删减)

构建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思考

宋仙云

我国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人才培养面临机遇和挑战

当前,中医药高科技发展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要求中医药院校不仅要培养大批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辩证性思维方法、养成创造性工作习惯的高素质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复合人才。也就是说应该承担起精英教育的重任,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岗位”的意识,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当前我国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人才培养应强调精英教育,培养一流的研究生;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突出通识教育,实施宽口径专业培养;强调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突出科研促教学。一流硬件为研究生提供平台,优质资源共享。强调和重视跨学科教学,建立跨学科,中西医渗透和以探究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并且注重平衡,突出基础。强调研究型教学,寓研于教,实施启发式讲授,重视研究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强调教授与学生平等,使二者都成为学习者和参与者。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全球的意识,胸怀天下的境界。强调第二课堂,特别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虚拟(无形)的本科教学理念与现实(有形)的研究生教育方法的有机衔接。

构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构想

在构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应按照“以人为本,崇尚知识,追求卓越,尊重人才”的办学理念,科学构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

坚持“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指导思想

精英教育是一种高水平的教育过程,强调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和管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高水平的全面教育和个性培养。

质量为本强调中医药院校应该重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形成重视教学,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管理机制,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中医药院校应落实各教学环节质量要求,改革教与学的评价方式,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是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力推进教学和科研结合,把支撑研究生教学作为科研的重要任务,形成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课程与课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以高质量的科研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优势学科的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更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质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特色,鼓励交叉培养,开设交叉专业,交叉课程,支持交叉团队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建立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精英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培养体系

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中医药领域精英的培养目标。抓住一条主线,拓宽两个渠道,区分三个层次,注重四条途径,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条主线即中医药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为主线,并将其贯穿于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文知识,更高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境界,具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中医药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两个渠道主要是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主要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课外文化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活动等。只有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作用,使之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三个层次是指以本院校为龙头,面向优秀学生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交叉专业,双专业,辅修专业,跨专业修课为平台,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培养为主要模式,面向全体研究生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四条途径主要是强调要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科学研究的强势带动人才培养,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

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培养模式

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相关领域领军人才的基础。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要求强化翻译能力和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外语能力培养,推进按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促进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和创造,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探索以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校校、校研、校科联合培养模式等为补充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中医药院校应实行按大类招生和按大类培养,一年级实行通识教育,二年级实行大专业教育,三年级实行专业方向培养的通识教育体系。

探究问题,双向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形式,是中医药院校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大力推行启发式的课堂讲授,思考式的课堂讨论,鼓励教授在探究中教,学生在探究中学,鼓励学生向教授说“不”,向“权威”挑战。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智慧,养成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和首创精神,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进一步明确基础教学组织的责权利。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把教研室摆在突出的位置,把发挥教研室主任的职能作用作为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体系的重要抓手,引进教授的建议权,教研活动的决策权以及教授奖惩的评价权落实到教研室,支持和鼓励为教研室主任设置主任基金,教学管理基金,教研活动基金等,为教研室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经费保证。

健全助教制。完善和健全助教制,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助教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在岗教授没有通过相关教授授课资格认证的,停止独立承担课堂教学工作,到助教岗位从事助教工作;二是中医药院校对优秀研究生提供助教岗位,设立相应的研究生助教岗位津贴;三是对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承担科研项目的教授,鼓励其以科研工作为主,同时承担一定数量的助教工作。

组建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由他们(她们)带头为学生授课,并在团队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进该课程其他教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这样,使每门课程都能够配置到中医药院校最优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把中医药院校最好的资源配置给每一名研究生,把最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展现给每一名研究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和突破口。

实行全方位导师制。要求导师必须切实承担起导思想,导品德,导心理,导学业,导生活的职责,帮助学生制定成长规划,指导学生学业进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完善的独立人格。(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4月8日,有删减)

[观念与视野]

10位中外大学校长谈如何破解“周鼎之惑”

几年前,清华大学老师方艳华虽然教学成绩突出,但因为科研成果不达标被迫转岗为职员。无独有偶,川大教师周鼎在他的自白书中曾无奈发问,“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一时间,高校如何评价和考核老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2016世界一流大学校长论坛”上,人民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十位国内外大学校长。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教师教学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所以需要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体的,原来老师关注科研项目主要因为薪酬的原因,而交通大学2010年做薪酬体系改革,工资结构改革,70-80%是教学所得,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注重。教师做科研的目的一方面是产生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通过科研积累更多先进的知识来培养学生,教学和科研是可以合二为一的。学校办好了的本科教育,自己也可以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二者相互兼容。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授要做研究更要培养人才,两者要有机统一。学校为了避免二者冲突进行分类发展,多元评价的机制,按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分配工作,年轻的老师注重研究,而老的资深教师注重教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校长Pradeep Khosla

学校只会聘请能兼顾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教学任务很低,因此对科研有更高的期待。不能做到两者兼顾的大学是因为教学任务较重,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关于教师能力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海德堡大学副校长Dieter W. Heermann

教学与科研兼顾,这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教师需要成为一个一流的老师、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管理者,但只能拿到一份薪水。这个要求很高,我们正在努力。

格罗宁根大学校长SibrandesPoppema

仅仅是来自课本的教学无法成为精华。教师必须既教学又科研。我认为教师不应该教太多课程,通过科研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科研中得到成果进行教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祝全

一个能做好科研的老师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一种学习型环境。我们学校也会为那些经验不足的年轻老师提供课程,让他们能教得更好。学校制定了教学评估追踪系统,可以时刻了解教师中谁是真正善于教学的。

巴黎高科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副校长Elisabeth Crepon

事实上平衡教学与科研并不容易。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在学校的规则和教师的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麦克马斯特大学协理副校长彼得马舍博士

我们在招聘年轻教授时会既考核教学,又考核科研。我们也会招聘本科生到我们的研究实验室来,给他们参与科研的机会,这样等他们成为博士生的时候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了。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Laura Poole-Warren

一所大学可以成为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大学,老师也可以成为兼顾二者的老师。一所大学应该三条道路并行,既重视教学、也重视科研,还要重视和工业、产业之间的联系。国家可以推进这些道路的发展,给予财政激励等等。(来源:人民网,2016年4月14日,有删减)

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需调动教师创造性

中国人民大学 刘元春

第一、要从中国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期的高度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不对称赶超战略的核心,是中国实现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的核心。这种历史使命决定了当前的教育改革创新必须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必须摒弃传统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对式、碎片化的改革模式,必须是全面改革和全面的创新,其力度和深度将是以往改革改革创新难以比拟的。例如如果我们单纯利用构建发文奖励来推动科研,而不对人才体系和薪酬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我们难以扭转科研创新滑坡的局面。

第二、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度来着力目前的很多改革举措。教育改革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行政主导的结构调整、也不是简单的进行行政运动下的质量的提升。其核心要点应当是以结构性问题和质量性问题为切入点,以权力关系的大调整为根本,以制度改革和创新为手段。正如总理所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就结构调结构”、“就创新谈创新”,而是必须实施以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为核心的政府自我改革。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症结就在于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全面放权,通过教育管理部门的自我革命、通过政府部门的减政放权,全面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纠正目前人才面临的强烈的结构性问题;必须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进行衡量,更不能用行政化举措来规定各个高校的各种空洞的目标及其行为模式,多元化是创新的源泉,要将改革权限充分下放到高校主体,给与各个高校充分的改革空间和改革自主权;必须认识到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目标不是依靠整齐划一的学科评估评出来的,而是在百花齐放的创新之中,利用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内生动力演化而来的。

第三、各类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落脚点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有创造力,才能培育出有创造力的人才,也才能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意识。因此,学校改革一方面要积极展开教师薪酬改革和科研经费改革,避免教师过度功利化教学、过度功利化科研,建立阳光化的教师乐教创新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教授治学和专业治校的新型治理体系,在坚持党委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一流大学而言,权力全面下放,允许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学科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和科研创新模式显得尤其重要。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相信只要给与这些精英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足够的知识敬意,他们能够在理想飞扬中探索出一条真正教育创新之路来。(来源:人民网,2016年4月20日,有删减)

[他山之石]

服务国家战略 培养复合型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访谈录整理)

在深化综合改革大潮中,我们要将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国家的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我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将是学校改革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领域:一是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大。这对推动和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改革空间。二是高校迫切需要提升自治能力。高校要健全自主权运行和自我监督机制,用好政府下放的权力,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因此,学校须坚持依法治校,立足基本校情,建立起能够充分保障学校良性运行与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三是高校间竞争将日趋激烈。这要求我们时刻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方可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高校需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效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将原来高等教育“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表述为“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这是对提高大学办学效益的明确要求。五是高校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围绕国家战略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学校瞄准国家战略布局,准确定位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人力资源支撑。2015年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致力于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人文交流等方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校还不断探索多语种人才培养途径,面向全校师生开设了28门第三外语课程,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语言人才储备。为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学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探索联合培养“一带一路”问题研究和实务高端人才的新模式。此外,学校将“‘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确定为校园文化系列讲座的主题,全面提升了外语人才对国家相关战略的认识水平。

二是深入推进国内外高校的实质性合作,切实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2015年9月,学校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签署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术与研究合作谅解备忘录附录》。其中,“亚非地区研究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周期3年,将累计派遣30人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学位。同时,学校选派7名学生赴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攻读学位。

三是努力打造高品质的通识教育,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探索通识教育改革,构建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重新划分课程模块,建设新生研讨课程、写作型课程,引入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同时,坚持举办高端“校园文化系列讲座”,2015-2016学年上学期,学校邀请金立群、金灿荣、石之瑜等知名校友与学者打造了“当代中国热点问题研究”系列讲座,这些讲座成为通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集群为支撑,以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亚非区域研究等学科为依托,建立健全“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机制。

五是“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依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学位、学科自主设置权,完善学科建设自我发展机制。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自主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根据专业领域特征自主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学科、学位和人才培养质量监督体系和审核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

六是“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推动非通用语种建设。实施“引智工程”,面向全球招聘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和有潜力的青年人才,5年内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人;继续完善校内人才支持计划,瞄准世界同学科一流标准和一流成果,建立学术新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物的梯队层次;建立并完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体系,协调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工作关系,统筹学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给不同专长的教师留足发展通道。

北京外国语大学将瞄准国家战略导向,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核心竞争力。

一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两个一流”建设方案,立足国家战略需要,优化学科建设布局,突出现有学科发展特色和优势;努力向跨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领域扩展,在国家法律和政策框架内合理探索学位、学科设置自主权,完善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层次。截至2015年,学校自设语言政策与规划学、汉语国际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全校博士点数量从12个增至18个;增设5个非外语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交叉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数量从1个增至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从2个增至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数量从6个增至7个,有力探索并推动了学校建设一流特色型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改革发展之路。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英国语言&文化全球排名151~200,语言学全球排名51~100,现代语言全球排名101~150,是我国拥有全球顶尖语言类学科数量最多的高校。

二是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语种优势,强化学术核心竞争力建设,不断提升咨政服务水平。学校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23项,委托项目31项,横向项目33项,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2项,立项总经费3,747.73万元。2015年,学校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和国家战略需求,增设了区域和国别研究项目、青年创新团队项目、院系自主项目,并改革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将提高科研项目资助力度和提升科研成果质量紧密结合。目前,学校在文化走出去、国际汉学、外语教育、语言规划、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等领域初步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和学术优势。

三是2013年以来,在学校的统筹部署下,推动科研机构改革,创新新型学术团队和组织建设,整合资源,释放活力。2014年,学校《国际汉学》和《国际汉语教育》正式创刊,期刊布局进一步优化。学校还主办、协办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博鳌亚洲论坛等一系列高水平国际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学校的学术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是“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第一,着力建设外语特色鲜明的新型智库,倡导自由学术探索与国家重大问题研究有机结合;第二,立足国家语言规划发展和语言问题解决的重大需求,聚焦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积极回应国家语言发展的现实问题,加强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能力、语言管理等重大领域攻关研究;第三,从全球化和历史发展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在全球发展与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战略性的学术咨询报告;第四,推进国际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以及公共外交研究,努力提高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增强为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智力支持的能力。

五是学校将继续夯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基础,辐射牵动国家语言战略研究、国际中国文化研究、世界文明研究、区域国别和全球发展研究等学术领域新发展。第一,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成果创新,力争成为相关学术创新领域引领者;第二,继续积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文化著作对外翻译出版工程”等重大项目,翻译、出版和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与精品著作;第三,加强海外中国学研究,全面了解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建构;第四,研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合作的经济、法律环境,建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库,打造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中国经济与商业全球推广平台;第五,加强海外社会文化研究,推动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原则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外语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国际化是学校突破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将依托自身优势,努力构建新型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机制。

截至2015年9月,学校与87个国家和地区的245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并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巴黎政治学院、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同时,学校重视并积极推动、完善教师、学生出国研修体系,保证学校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2014-2015学年,学校聘请外籍教师158人,副教授以上的外国专家80人,分布在52个国家和地区,在高端专家聘请、战略语种外籍专家储备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绩。2015年,学校承办海外孔子学院数量达到21所,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17个国家。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国际化建设思路,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搭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着力拓展欧美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立足学科集群优势,深化国际学术科研合作。搭建国际学术创新平台,开展合作研究,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探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机制,搭建高层次国际交流对话平台,实现学校向“智库型”高校的转型。探索建立海外专门学术研究机构,创办国际性学术团体,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以重大全球问题和国际学术理论创新为牵引,发挥学校学科集群优势,探索联合开展学术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孵化中外合作科研项目。

学校将选择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围绕为国家培养非通用语种和国际战略高端人才的需求,与国外一流大学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制,实现教师互派、教材互通、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形成文化融合、资源共享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创新留学生招生及培养机制,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根据国际教育市场的需求自主设置专业,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复合型师资队伍,吸引海外优秀生源来学校交流或攻读学位。探索中外学生同堂上课、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机制,完善教学评估制度,构建立体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各专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完善孔子学院制度建设,发挥海外基地辐射作用。秉承“提升质量、突出特色、融入本土、整体推进”的理念,加强孔子学院制度建设,完善孔子学院外派人员选拔与激励机制,探索专兼职结合的运作模式和评估机制。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通晓非通用语种的国际汉语教育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懂业务、通语言的职业化外派人员队伍,将孔子学院建成学校的海外学院,积极开发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和城市的人力资源、科研资源、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推动学校国际化战略向纵深发展。并适度扩大孔子学院规模,到2020年力争将学校承办孔子学院数量增至25所。(来源:北京教育杂志,2016年4月19日,有删减)

中山大学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学府?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和中山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访谈内容整理)

“三大建设”剑指世界一流

“我校明确了‘十三五’时期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前列,进而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路径。”

学校未来发展思路已达成共识——坚持“三个面向”,坚持面向学术前沿、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文理医工的全方位发展。

面向学术前沿,是指一流的教授要做一流的学术,力争学术的前沿攻关,潜心传世的经典著作和重要的原创成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要引导教授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重大战略结合起来,要有一批战略科学家,要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去,要让科学家们把自己的想法纳入到国家的计划;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服务国家、服务地方,服务广东创新驱动。

三大建设”——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是主要的实现路径。

大团队,就是要引进和培养一批院士或具有相当影响级别的学术领军人物,围绕重大科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社会能力;大平台,就是要围绕国家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的发展,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大项目,就是要承担国家和广东产业发展共性与关键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原始创新成果和突破关键技术,服务广东社会经济发展。

进一步具体到文、理、医、工领域,都在谋划大手笔项目,将有大突破。

在人文社科领域,既要以粤港澳问题为主题建设国家级智库,为国家和广东省在粤港澳事务的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和支持;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校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优势,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对广东的改革开放经验进行全面梳理,为国家和广东的科学治理贡献智慧。

理科领域,落子战略性产业和重大科学项目上。中大不仅要面向广东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筹建半导体薄膜材料与器件国家实验室,在集成芯片方面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力争取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打破国际芯片技术壁垒,全面支撑广东省相关产业发展;还要根据国家重要战略需求,做好“天琴”计划的实施,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提升广东承接国家乃至国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医科领域也将有大动作:全力打造中山大学健康医疗中心,为广州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一流的国家区域健康医疗中心提供支撑;筹建精准医学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精准医疗中心,力争在肿瘤、重要致盲眼病、热带病、重大慢性病防治、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突破,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和国家大数据科学中心亦将在工程与应用学科领域挑大梁;同时,加快国家大数据科学中心的建设,在大数据领域建设涵盖高层次人才培养、前沿技术创新和面向产业的高水平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创新集群,以显著提升广东的创新驱动力。

在人才培养上,未来,我们每年招生不再增加,但教师和科研人员还要再增加一倍。就是要降低师生比,更多地采用小班教学。这是国际一流大学的通常做法,小班教学和课堂讨论多了,师生关系更密切了,老师自然而然也把心更多地放到学生的培养上了。(来源:南方网,2015年6月1日。撰稿人:南方日报记者赵琦玉,有删减)

北京科技大学着力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支持下,学校组建了高等工程师学院,制定单独的培养计划,打造能把握钢铁制造全流程,具有节能环保、互联网+等基本知识的钢铁工程师。我们与美国国际教育联盟工程教育中心合作,实现了数门跨洋在线课程教育;打通了本科和研究生6年一贯制的课程和学分,为学生安排了超过一年的企业实习时间;通过建设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有计划、有目标的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校牵头成立了钢铁协会、典型企业和十几所高校参加的“冶金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大大拉近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距离。

在这些探索和尝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一些致命的制约因素,希望国家通过改革,给学校释放足够的政策空间和操作余地,使得我们能够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实施培养。

二、改革科研组织模式,提高解决行业共性关键科技问题的能力

今年1月,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强调指出,“要打破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界限,促进产学研用贯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教育部“2011计划”支持下,学校联合钢研总院、宝钢、首钢等4大钢铁集团组建了“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专攻科技成果转化的“工程技术研究院”,采用“同一任务、同一目标、同一队伍、同一机制”的运行管理模式,研发海洋、能源、交通用钢,实现品种、工艺、设备研发一体化,构建“基础-应用-工程产业”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

实践表明,我们服务于国家发展,研发的技术没有排他性,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但学校的中层业务干部,例如院长们,是成果转化的骨干力量,目前的干部管理制度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希望能够给他们相对宽松的政策空间。

三、搭建“政产研金用”融合平台,主动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

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破解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是关键。2015年,在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整合三地钢铁生产企业、节能环保企业、高校院所和金融机构,组建了“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年来,我们搭建了产业技术联合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并在河北省迁安市建设了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

我们在迁安成立了“联盟协同创新研究院”,迁安地方政府给予1:1.5的配套经费政策,北京银行、建设银行等给予联盟节能减排企业300亿元授信额度,联盟还在发起成立2-3支、每支10亿元规模的节能减排专项基金,用于企业节能减排的投资。

我们的体会,“政产研金用”中的“产”与“金”非常重要。建议国家创立多部委协调的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新体制、新机制,在国家战略层面推进行业转型和区域发展。

去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克强总理也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自拉自唱”。像北科大这样的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长期以来在支撑行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国家发展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国家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我国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重要地位,把若干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优先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整体规划、整体建设、整体推进。我们也将认真贯彻落实克强总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行业转型升级的时代需求,全面规划,统筹推进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办出特色、创出一流。(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2016年4月18日,有删减)

上海交通大学:种好“科研生态树”

围绕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在科研评价、激励机制、组织体系等方面下功夫——上海交通大学凝聚师生建设“创新共同体”,着力营造出健康的科研文化,构建起良好的科研生态系统。

破除论文崇拜从“论文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

上海交通大学从2006年开始逐步淡化对论文发表的现金奖励政策,将年度考核制度改革为根据三年滚动绩效的校院二级考核制度,学校对每个学院进行6年一周期的中长期国际评估,帮助学院找差距、做诊断、促发展。“十二五”期间,上海交通大学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增长50%以上,进入“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发展新阶段。

“以前是‘要我做科研’,现在是‘我要做科研’,放弃了对发表论文数量的盲目追求,大家更愿意沉下心来,用更多时间在实验室做研究,更好地把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特别研究员俞凯说。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说,我们希望倡导并推进科学研究从“论文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逐渐形成“学术为本、追求卓越”的价值观,鼓励原始创新的宽松、宽容、宽厚的学术环境。

坚持分类考核用不同的“尺子”激活创新

“以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很多人,现在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尺子,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研究领域去制定多样化的考核。”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关新平说。

不急功,不近利,长期关注,耐心等待,给人才自然生长的空间和时间,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激励,在上海交通大学,务实创新蔚然成风。为鼓励和推动“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科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设立面向中长期科学前沿研究的“问题导向”项目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鼓励科研人员科学面对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学校还着力完善科研体制和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将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个人的兴趣、学校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发展路径,更鼓励一部分在科研领域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能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责任。

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责任,面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学校正在制度保障和文化氛围上形成一种非常有益于创新的环境。(来源:光明日报,2016年3月28日,有删减)

北大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北京大学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人事体系、管理构架、学科布局调整等领域的综合改革。

深化创新理念,挖掘发展潜力。一是促进教育理念创新。成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战略研究小组,编制高质量教育发展报告,以经典阅读、小班教学、翻转课堂拓展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和多样化专业教育体系。二是鼓励学科体系创新。建立跨学部学科建设委员会,促进文理交叉,发展大数据科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临床医学交叉学科研究;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培育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探索科学前沿和未来技术。三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搭建文科高端国际交流平台;推进《儒藏》《马藏》编纂等重大文化工程。

深化协调理念,释放发展活力。一是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建立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励指导教师将科研项目更好地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二是协调新、老体制人员关系。实施“博雅人才计划”,逐步推进新老人事体制在学术标准、评价体系的并轨,建立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薪资、绩效体系,促进人才队伍良性发展。三是协调学术与行政关系。赋予学术委员会系统独立管理学术事务的权责;调整职能部门构架,梳理岗位职责,优化管理流程,完善以岗位目标责任为基础、服务对象为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协调学部与院系关系。强化学部在促进学科交叉、教学改革、科研评价等方面统筹职能;启动院系综合改革试点,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下放人事和财务权限,实施院系全额预算制。

深化绿色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强化经营理念。建立健全资源配置体系;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收入,积极争取社会捐赠;研究确定院系编制核定原则,建立各项事业成本核算体系,完善补偿机制。二是倡导“无车校园”理念。加强交通管理,提倡绿色出行,规划、建设校园慢行系统和停车场设施,降低校内车辆行驶的噪音影响。三是树立节约型校园理念。厉行中央八项规定,缩减全校三公支出,降低校园耗能,实现人财物合理利用和学校绿色发展。

深化开放理念,优化发展格局。一是深度开放,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巩固并发展燕京学堂等一批全球化教育项目,提升海外生源质量;依托“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支持高水平外籍教授来校讲学。二是与国外一流大学探索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国际校区建设对外输出中国教育资源,拓展海外办学广度深度,实现良性互动。三是因地制宜优化国内合作格局。准确把握区域发展实际,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探索新的合作路径,对接需求实现精准合作。

深化共享理念,普惠发展成果。一是实施精准扶贫。二是完善“筑梦计划”。三是探索新的收入分配机制。调节校内收入差距,推进工程建设,解决教师实际困难。(来源:教育部网站,2016年1月2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