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6年第4期(总第10期)

作者: 时间:2016-05-06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6年第04期 总第10期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6年4月6日

本期导读

[高层声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医药热点]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李克强: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

王国强:凝聚科技资源助推中医药海外生根

[观念与视野]

把握中医药发展新机遇

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培养全人

2016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

[他山之石]

中医药人才培养如何对接需求

地方院校应有的独特气质与使命


[医药动态]

沈阳药科大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钟南山:治未病是当前中医药的发展方向

北中医广揽海内外英才

南中医将开设中医养生学专业

中药材市场呼唤质量鉴定专业人才

精准医学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中国三七成功出口美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加快

----------------------------------------------------------------------------------

[高层声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11号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通过优化应用环境、强化要素支撑、调整产业结构、严格产业监管、深化开放合作,激发医药产业创新活力,降低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全环节的成本,加快医药产品审批、生产、流通、使用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医药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实现产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配合相关医改政策落实,完善产业政策和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注重产业升级与推广应用相互促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完善创新环境,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医药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医药产品管理、质量、标准、注册体系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素,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合作。

坚持产业集聚、绿色发展。推动化学原料药向环境承载能力强、生产配套条件好的园区集聚。引导中药、民族药企业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促进医药产业绿色改造升级和绿色安全发展。

坚持提升质量、保障供给。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完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产品安全有效。加强基本药物生产、供给能力建设,健全医药流通信息网络,建立市场短缺药品和创新药品审评审批及市场准入快速通道,提高供应保障能力。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重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临床短缺用药供应紧张状况有效缓解;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显著改善;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二、主要任务

(四)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研发外包企业向全过程创新转变,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制能力。

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继续推进新药创制,加快开发手性合成、酶催化、结晶控制等化学药制备技术,推动大规模细胞培养及纯化、抗体偶联、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培养等生物技术研发及工程化,提升长效、缓控释、靶向等新型制剂技术水平。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性疾病、高发性免疫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罕见病等领域,重点开发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治疗药物,重点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加快新型抗体、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化。完善疫苗供应体系,积极创制手足口病疫苗、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宫颈癌疫苗等急需品种及新型佐剂。针对儿童用药需求,开发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新品种、剂型和规格。开展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基本药物定点生产,加强其生产能力建设和常态化储备,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重点开发数字化探测器、超导磁体、高热容量X射线管等关键部件,手术精准定位与导航、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生物三维(3D)打印等技术。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PET—CT及PET—MRI、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多排螺旋CT、彩色超声诊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质子/重离子肿瘤治疗、医用机器人、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高性能诊疗设备。推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产业化。发展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人工关节和脊柱、人工耳蜗等高端植介入产品,以及康复辅助器具中高端产品。积极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药、民族药及其临床应用技术标准研究,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培育技术标准制定,建立中药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加强对中医药领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展中药材良种繁育和现代种植(养殖)、生产技术推广,在适宜地区建设规范化种植(养殖)、规模化加工一体化基地。加快建立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野生中药材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加强中药材、中药生产、流通及使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开发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研发符合中药特点的粘膜给药等制剂技术,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在中医药优势治疗领域,推动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及应用,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加强民族医药理论研究,推动藏药、维药、蒙药、傣药等民族药系统开发,提高民族医药医疗机构制剂水平,创制具有资源特色和疗效优势的新品种。

(五)加快质量升级,促进绿色安全发展。严格生产质量管理。全面实施并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完善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健全药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温控、洁净度等生产环境标准,加强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文件管理,建立质量风险防控、供应商审计、持续稳定性考察、质量受权人等质量管理制度。强化医药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培训,严格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提高员工素质。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着力解决重认证轻执行、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督促医药生产企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推广应用先进质量控制技术,改进产品设计,优化工艺路线,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升药品质量。加快化学药杂质、溶解性能、溶剂残留和药物晶型等控制技术开发应用,提高产品纯度和稳定性。加强生物活性、等效性、利用度等生物药性能研究,增强发酵和细胞培养等生物学过程易变性控制能力,着力提高疫苗等生物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加大中药、民族药等传统医药产品物质基础研究力度,提高助溶剂质量稳定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推动基本药物、高风险药品、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及基础性、通用性和高风险医疗器械的质量标准升级,完善中药、民族药的药材及药品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强化标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药品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药品杂质数据库、质量评价方法和检测平台。健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法、技术规范,开展第三方检测、评价,提高仿制药质量。重点开展基本药物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基本药物质量。开展中药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维护中药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完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建设第三方质量可靠性评价平台,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产品可靠性。

实施绿色改造升级。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大力推广基因工程、生物催化等生物替代技术,积极采用生物发酵方法生产药用活性物质。开发生物转化、高效提取纯化、高产低耗菌种应用等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发酵类大宗原料药污染防治。加快推广应用无毒无害原材料,加强对研发外包企业新化学物质的管理,推动环境污染源头治理。建设绿色工厂和循环经济园区,推动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加强副产物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污染物综合治理。严格资源利用管理,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推广节能节水节地技术装备,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加强高值医用耗材回收利用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加强环境风险管控,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发展水平。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企业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支持医药和化工、医疗器械和装备、中药材和中成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集团,真正解决小、散、乱问题。推动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生产集约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联合产品和技术相近的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采取资金注入、技术入股等合作形式,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发挥骨干企业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强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和业务流程再造,强化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发挥中小企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特点,发展技术精、质量高的医药中间体、辅料、包材等配套产品,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组织结构。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要素资源优势,构建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新格局。利用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建设国际先进的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生物药物、药物制剂和医疗器械,引导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序转出。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开展高端医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因地制宜发展医用耗材等劳动密集型医疗器械产品。利用西部、东北地区药材资源和沿边区位优势,建设中药、民族药生产基地和面向周边国家的特色医药产品出口基地。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区。引导优势企业在适宜药材生长的区域,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开展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在中药材资源地建设大型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设特色民族药生产基地。结合化学原料药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依托环境承载能力强、配套设施齐全、原料供应便捷的化工医药园区,建设高水平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在沿海、沿边地区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制剂出口加工基地。在具有人才、技术优势的中心城市,利用电子、信息和装备等产业的辐射效应,建设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引导有条件的地区,统筹利用当地医疗、中医药、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发挥旅游市场作用,开发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康复与旅游为一体的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医疗、康复、旅游服务综合体系。

(七)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医药诚信体系。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完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信息资源,构建全国药品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药品价格、用量、质量、流通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建立现代医药流通体系,推动大型企业建设遍及城乡的药品流通配送网络,充分发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寄递网络优势,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推动中小流通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做精做专,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按照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要求,推动优势零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统一采购配送、质量管理、服务规范、信息管理和品牌标识,提高连锁药店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建立医疗设备的通信协议、故障反馈、检测维护等环节的源代码开放制度,鼓励发展第三方专业维护保养、售后服务队伍。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医药诚信管理机制和制度,改善市场诚信环境。整合现有信用信息资源,建立医药研发、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记录档案,纳入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在“信用中国”网站、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开。制定信息收集、评价、披露等制度,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运用媒体宣传、市场准入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快企业信用与商品质量保险体系建设,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强化企业自我约束。引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制度,主动开展守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八)紧密衔接医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结合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等政策的实施,加强诊疗行为管理,防止过度治疗等不规范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并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保障患者的购药选择权;推进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设备共享,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完善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的发展环境,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等方面对所有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加快形成多元化医疗服务格局,扩大患者选择权。推动医生多点执业,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落实分级诊疗。

完善价格、医保政策。实施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加强价格、医保、招标采购等政策衔接,科学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强化医药费用和价格行为综合监管,健全药品价格监测体系,推动价格信息公开。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切实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产生的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群众负担不增加。积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推行按病种、按人头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支付方式。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及时将符合条件、价格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诊疗项目按规定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健全大病保障政策,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社会多样化健康保障和医药产品需求。

(九)深化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加快开发国际新兴医药市场,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发挥化学原料药国际竞争优势,推动维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优势品种深加工产品出口,大力实施制剂国际化战略,加快首仿药、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疫苗等制剂产品出口,提高原料药、制剂组合出口能力,培育中国医药知名品牌。建立并完善境外销售和服务体系,推动PET—CT、X射线机、心电图机、B超等医疗器械出口,逐步提高出口附加值。加强中医药对外文化交流,提高国际社会认知度,增强中药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推动天然药物、中成药等产品出口。

推动国际注册认证。引进和培养熟悉境外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国际医药注册人才,提高国际注册能力。系统开展国际市场产品注册,推动已获得专利保护的国产原研药国际临床研究和注册,加快品牌仿制药物国际注册认证。积极开展与医疗器械相关的计量国际比对。按照国际标准,完善工艺路线、质量检测和分析方法,健全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原料和辅料备案管理制度。加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证,推动企业建设符合国际质量规范的生产线,提高国际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检测认证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申请国外专利,形成有效的海外专利布局。

加快国际合作步伐。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着眼全球配置资源,加快“走出去”步伐。采用多种合作形式,推动医药优势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获取新产品、关键技术、生产许可和销售渠道,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创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和巩固国际市场。完善投资环境,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加大“引进来”力度,鼓励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承接生物医药外包业务。推动跨国公司在华建设高水平的医药研发中心、生产中心、采购中心,加快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十)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建设智能示范工厂。推进医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示范。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在医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工艺仿真优化、状态信息实时反馈和自适应控制。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增材制造等技术,构建医药产品消费需求动态感知、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加快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重点开发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推动生物三维(3D)打印技术、数据芯片等新技术在植介入产品中的应用。推进医药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加快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等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支撑医药产业智能工厂建设。

开展智能医疗服务。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积极开展互联网在线健康咨询、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等便捷服务。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鼓励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引导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影像诊断、专家会诊、监护指导、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

三、加强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

(十一)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利用奖励引导、资本金注入、应用示范补助等方式,支持应用示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具有较强公共服务性质的项目;运用和引导产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基金,支持创新产品研发、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具有营利性、竞争性的项目,扶持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探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合作,为各类所有制医疗机构提供分期付款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的服务。研究制定国内短缺、有待突破的原料药重点产品目录,对目录中化学结构清晰、符合税则归类规则、满足监管要求的原料药,研究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医药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医药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

(十二)支持创新产品推广。研究制定创新和优秀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加大对创新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临床医生与人民群众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医药产品的认同度。通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推广,继续推动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包括“十百千万工程”等),在部分省市开展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试点。进一步加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推广力度,在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开展试点示范应用。鼓励医药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

(十三)健全政府采购机制。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完善招标采购机制,逐步将医药产品招标采购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分类采购,科学设置评审因素,推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采购编码标准化,确保价格合理、保障供应、质量安全。规范竞争秩序,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进一步完善双信封评价方法,对竞标价格明显偏低、可能存在质量和供应风险的药品,必须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恶性竞争。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建立对价格虚高药品的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药品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标准,严格控制财政性资金采购不合理的超标准、高档设备。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十四)深化审评审批改革。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体系。加强审评队伍建设,招聘有国际审评审批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大政府购买审评服务力度,加强技术审评协作能力建设,提高审评审批能力和效率。公开受理、审批相关信息,增加审评审批透明度。严格控制市场供大于求、低水平重复、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的审批,加快临床急需的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引导申请人有序研发、科学申报。加快制定新型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对经确定为创新医疗器械的基因检测产品等,按照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优先审查,加快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进入医疗体系,促进新技术进入临床使用。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动药品研发与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开展药品委托研发、生产,逐步放宽药品文号转移限制,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减少同质化竞争和审评资源浪费。

(十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眼于药物创新、医疗器械核心软硬件开发、中医药传承、医药产品国际注册等方面的需求,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继续实施“千人计划”等引智工程,吸引海外产品创新、国际注册等方面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华创新创业。鼓励医药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养一批领军型医药企业家。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医药应用技术教育和实训基地,打造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完善医疗机构相关职称评定和岗位设置办法。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合作培养医疗器械工程师等实用型技术人才。鼓励设立创业创新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协同创新。加强药学队伍建设,提升执业药师服务能力,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建立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六)加强产业协同监管。完善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医药企业沟通机制,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形成全社会共治的监管格局。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开展产业运行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行业信息发布。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落实企业产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主体责任。健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工作机制,建立药品退市制度。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药品短缺预警机制,动态掌握重点企业生产情况,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及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严格安全、环保监管,坚决依法关停不符合要求的医药企业。对化学制药企业要开展反应风险分析,进行正规设计,装备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其他制药企业,要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整顿规范医药市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医药产品、实施商业贿赂、暗中操纵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来源:中国政府网,2016年3月23日,节选)



[医药热点]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战略规划》明确了未来十五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战略规划》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从思想认识、法律地位、学术发展与实践运用上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以推进继承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中医药发展水平为中心,以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战略规划》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继承创新、突出特色,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攻关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工业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我国在世界传统医药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更加巩固。

《战略规划》从七个方面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发展的重点任务。一要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发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二要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和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三要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四要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健全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完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五要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六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七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

《战略规划》从健全中医药法律体系,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加大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提出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3月1日,有删减)

李克强: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服务惠民生稳增长;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决定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进外贸转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会议确定,一是瞄准群众急需,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支持已获得专利的国产原研药和品牌仿制药开展国际注册认证。二是健全安全性评价和产品溯源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对照国际先进水平,实施药品、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尤其要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探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强制商业保险。推进医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绿色改造。三是结合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完善财税、价格、政府采购等政策,探索利用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医药产业化和新品推广。支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解决行业“小散乱”问题。四是建设遍及城乡的现代医药流通网络,逐步理顺药品耗材价格。搭建全国药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价格、质量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

传承中医药优势,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更好造福人类健康。会议确定,一要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抢救濒临失传的珍稀与珍贵古籍文献,强化师承教育,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防病治病能力。二要促进中西医结合,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产业模式加快中医药发展。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和新药研发。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强化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和规范种养。三要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服务网络,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四要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五要加大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更好发挥“保基本”作用。加强中医理念研究推广,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和传播普及。

会议认为,扩大开放是助推经济发展和升级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更要坚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会议决定,用两年时间,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苏州、威海10个省市和哈尔滨、江北、两江、贵安、西咸5个国家级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点对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便利化等8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探索,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准入。为此,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一要在试点地区推广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由服务外包扩大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其他服务行业,给予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并对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据实税前扣除。二要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为试点地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试点地区进口国内急需的研发设计、节能环保和环境服务给予财政贴息。三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对试点地区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全面实施服务外包保税监管。(来源:央视网,2016年2月15日,有删减)

王国强:凝聚科技资源 助推中医药海外生根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暨中医药分论坛主题是“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国际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就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提出意见:

一是制定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中医药合作的亮丽名片,进一步健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间合作机制,立足中医药服务,加强政策对话、人员往来和科研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医故事,把中医药打造成为中外人文交流、民心互通的亮丽名片。

二是回应国际需求,支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医药中心,着力推动实施一批具备基础、有显示度的重大项目,支持各类具备实力的中医药机构建设一批海外中医药中心,以中医药疗效为引领,将海外中医药中心打造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机构,推动中医药的理论、文化、服务融入沿线国家的卫生体系。

三是完善中医药对外开放布局,统筹协调地方省区市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推动西北五省区面向西开放,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向北开放,西南四省区市面向东盟开放,东部六省区向东欧、东亚、东南亚开放,同时支持其他省份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

四是凝聚沿线国家的科技资源,提供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新支撑,积极利用沿线国家现代科技和发展传统医学的有益经验,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聚焦人类重大健康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多领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中医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要结合不同国家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科研、教育的需求,集中攻关,形成中医药的解决方案,培育优势品牌,助推中医药在海外落地生根。(来源:中国中医药网,2016年3月24日,有删减)



[观念与视野]

把握中医药发展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一年。4月,国务院发布两个重要文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2月,《中医药法(草案)》首获国务院通过并进入人大审议,首部中医药立法迎来了曙光;同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大会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并做重要讲话。

最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医药的发展路途坎坷。当前,中医药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传承和发扬好我们的历史瑰宝,让中医药造福更多人?

中医药之“医”

来自《2014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中医实有床位数占全国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13.17%,中医门急诊人次占全国总门急诊量的15.25%,出院人数总占比12.38%。另有数据显示,全国中医药机构人员由解放初80万降至现在20万;全国老中医专家仅1500人左右;中医院校毕业生仅3成可以当医生。

数据直观地展示出中医发展面临的窘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程永现说,当前中医临床面临很多问题:良医比较少,庸者多,影响中医形象;临床从业者多,医学科学家寥寥,知其然者多,知其所以然者少;“名与老”尚为一体,青年中医才俊难寻;“高手在民间”挖掘机制缺乏……

实际上,很多问题与中医面临的窘境互为因果。不少专家指出,中医药一向以“简、便、验、廉”著称,诊治手段以“望、闻、问、切”为主,不需大型设备,其结果是中医医院的收入严重不足,医生缺乏成就感。这种背景下,有的中医院也开始引进大型设备,采取西医的诊治方式。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医相关课程也逐渐被西医相关课程挤占。优秀中医人才长期匮乏,反过来又制约了中医的良性发展。

中医药之“药”

四川德培源中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兴旺说,我国中药材生产方式落后,监管缺失,对中医药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系主任屠鹏飞说,中药材栽培年限缩短,大量使用化肥、植物激素或农药,中药材增重、美容等问题广泛存在,药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尽快解决影响中药质量的问题,中医将无良药可用。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药物质量安全是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中医药生存的底线。而要促进中医药发展,则需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的研究,探求一些创新发现。杨兴旺说,中药的成分大都不明确,而我国对中医药的管理规定主要参考西医药管理模式制定,并不利于中医药的创新,亟须修改。

杨兴旺还指出,中医药的管理仍处于“九龙治水”的困局中。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药材种植、中药审批与管理等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不能形成合力,不仅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也容易造成中医药管理在微观上出现重叠和真空。他说,中医药学专业性很强、学科很特殊,必须打破“四分五裂”的管理局面,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以全面规划和制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蓝图,形成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的合力。

中医药之“学”

当前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临床导向不够,国家投入越来越大,科研越来越深,论文越来越多,却离临床有点远;研究自由度大,兴趣广泛,却往往浅尝辄止,几乎没有一种中药不被研究,但研究透彻的中药几乎没有……程永现说,一些中医药科学研究脱离实际,碎片化已成常态,难成风景。

程永现建议完善科技体制与评价体系,治理科研环境,为医学科技腾飞提供价值和制度保障。要提倡重质量轻数量,重原创淡化跟风,重论文内涵淡化分数,重探索宽容失败。他说:“评价标准变了,正确引导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深奥复杂,不易被当今学子接受,也不利于国际交流学习。宁夏医科大学教授邱洪流建议搭建一个大数据平台。按照他的构想,这个平台应是无所不包的大数据网络平台,它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汇现代研究之精粹,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大众性。实行公益、公开、共有、共享,具有不断增加和扩展的海量信息,建设过程中要强调多数据格式下的文本数据加原文图像保存,避免中医药经典文献重要信息的丢失。在这个平台上,不同人可以从医学、文化等不同方面找到感兴趣的东西,不同专业的人可以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传承中医和传统文化,还可推动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来源: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2016年1月12日,有删减)

中医药高等教育应培养全人

何清湖魏一苇陈洪

中医药高等教育既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传承创新民族医药事业的时代重任,又肩负着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更应该在办大学、做学问、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专业理念、医德规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教化,着力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行、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同步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建设中医药大学要明确“四大”“四学”

几千年来,中医药学的教育、传承主要是依靠家传和师授两种方式。在这种古老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的专业本领、文化修养、人格品质等都在一对一的亲授中潜移默化。当下,小众化的教育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大学规模化、普及化的扩张需求。当代中医药高等院校面临大学改革和传统教育承继的双重要求,一方面,需要适应现代大学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的体系结构以及对教育、科研、社会等多项职能的全面重视;另一方面,需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领,展现出中医药高等教育独有的价值和特色。因此,如何融合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以及中医传统教育的内核,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解答好这个时代命题,首先需要明确“四大”和“四学”的重要性。

所谓“四大”,即中医药大学的建设需要“大楼”、“大树”、“大师”以及“大气”四大基石。

肩负民族医药事业振兴重任的现代中医药大学,要提供一流的教学条件,培养优秀的中医药学子,要创设一流的科研环境,招纳顶尖的科研创新人才,没有“大楼”作为基础难成大器。

“大树”指的是大学历史、人文的沉淀与潜移默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一批批有着崭新“大楼”和“大门”的公立或民办中医院校大量涌现,但这种蓬勃的新气象之后却常常伴随着后劲乏力。究其原因,正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建设未曾积淀历史,忽视文化内驱力,缺乏文化底蕴、特色。

岐黄之道,薪火相传,不可没有“大师”。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代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尤其需要一批医术精湛、学识渊博、仁心仁术的大师们擎起中医药的大旗,弘扬中医传统优势,振兴中医文化精神。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长时,特别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唯才是举,这使当时之北大文化、学术百家争鸣,大师、大家层出不穷。当代中医药教育以及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通过推举更多学验俱丰的名老中医,建立切实有效的现代传承模式,加紧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大学之大,还在乎“大气”。所谓“大气”,指的就是中医药高校建设所囊括的精神文化、办学理念、文化价值等多方面构成的整体氛围。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国学院时期,曾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学术精神和理念,这十字箴言与论语“君子和而不同”遥相呼应,历久弥坚,也应该成为我们中医药高校办学、治学所共同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所谓“四学”,强调的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主体”,坚持“学生学习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为重点”,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教学为主体”,应当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的共识。“教书育人”永远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研究或公共部门的最本质特征,“坚持教学主体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永远是中医院校本科教育的中心任务。

坚持“学生学习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为重点”,强调的是本科人才培养仍应以“打牢中医根基、提升中医思维”为主线,多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中医基本功。

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要求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相辅相成,促使二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整合。

办好中医药高等教育要理解中医内涵

孙思邈说“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强调的就是习医之人需要重视中医的本质,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中医以学好中医?我认为首先应从内涵上区分中医和西医。

中医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影响熏陶,是几千年来历代医家们在理论、临床、经验上的集体综合,是一门经验医学;西医强调得更多的是实体解剖、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就思维方法而言,中医倾向于取类比象,强调宏观思维,同时注重直觉思考和归纳思维,常有顿悟般的天才发现(如经络理论);西医偏重微观,注重基于假设、证明而形成的推理思维。在诊断方式上,中医就像有经验的人选西瓜,看一看、摸一摸、拍一拍就能找到好西瓜,是“黑箱思维”,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模式即可判断病情;而西医挑西瓜则是直接切开西瓜以判断优劣,是“白箱思维”,需要具体的医疗工具来进行诊断,在过程中难免有创伤性,也极易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在治疗方法上,中医取源传统哲学思维,强调“和谐”,重视调理情志;西医则运用科学技术,广泛采用对抗的治疗方法。在理论构成上,中医注重“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藏象合一”的整体观,重视辨证论治和个体差异性,关注“得病的人”;而西医则强调局部微观,在诊断上倾向研究“人得的病”。

中医药本科教育在清楚地辨别中医和西医之差异后,还应该在教育中坚持中医的科学性,让学生们理解中医优势在哪里,从而热爱中医学习,投身中医药事业。关于科学的概念,各种词典、教材上的解释就有六十多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的观点是:有理有用,能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诊疗知识体系的就是科学。在这个意义上,中医是科学是毋庸置疑的。

总的来说,中医药本科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念的教学。当代大学生在中医人文素养方面的认识缺乏以及高中对于理科知识的偏重,使得他们有时难以理解中医理论。因此坚持中医的科学性,厘清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与优劣势,是需要我们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断强调的。

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要倡导格物致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应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理念。“格物致知”强调的是知识和实践的相辅相成,正所谓“知行合一”。

中医具有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原创性和产业性五大属性,“格物致知”的观念应该充分体现在中医学习的各个层面。首先,中医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中医在教育中不仅要“知”,更要充分强调“行”。其次,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文化又服务于文化,承担着文化传承、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要特别强调“习医之人博学多才”的理念。中医具有强大的原创性和产业性,中医药高等教育不仅要通过“知”来努力发掘中医的原创性,还要通过“行”来大力发展中医的产业性。

有效培养学生的“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因材施教”、“教而无类”的教育理念。要重视学生的价值、潜能与差异,教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达到自身知行的统一。其次,应强调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主张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学习,正所谓“致知在格物”,这在中医的教育中尤为重要。最后,中医药高等教育还要特别提倡博学多才。中医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学好中医不是仅仅依靠课本,还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以及西医、其他民族医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推行“全人”教育践行大医精诚

中国优秀传统医德是中医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当前学界对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界定,包括“天人合一”“医道自然”“大医精诚”“医乃仁术”“以人为本”“仁爱贵生”“精诚仁和”等多种表述,但无不彰显出传统医德思想的精神内涵和传承价值。人们对于“医乃仁术”传统复归的呼声越来越大,因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具备“全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素养的双重构建,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又要涵盖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的培养。尤其要强调以“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为核心的传统医德思想的渗透,切实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来,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医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

推行中医药“全人”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充分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要求,不仅要具备“点蜡烛”的职业道德精神,更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努力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意识和热情。

中医药高等教育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医药文化繁荣振兴的“中医梦”的历史使命,中医药高素质人才更是传承创新民族医药事业的有生力量和推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着力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高尚、中医特色鲜明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奉献不止、奋斗不息。(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1月28日,有删减)

2016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预测

刘昌孝 院士

推进医药产业供给侧改革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投资100亿元用于新药创制,企业投入300亿元,总计高达400亿元。其创新成就有四个特点,一是重视生物技术药物、抗感染、心血管、消化系统和抗肿瘤新药研发;二是由于原创水平低,获批新药预期在近期很难带来巨大效益,特别是很热的替尼类药物,更难抵御国外同类、同靶点药物市场;三是研发的高风险、高投入的基本特性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四是民营企业创新主体明显,而国企并未成为创新主体。

2015年整个行业增速放缓,2016年预期产值和效益水平水难以有上行空间。需特别重视五点:

一是血液制品除原料资源有限外,还受其在重症医疗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和监管严格性的影响,今年依然严重供不应求。

二是生物制药仍处于发展初期,技术壁垒高,其仿制药研发在质量、安全、疗效及监管的门槛远高于化学仿制药。

三是化学药转型压力大,收入和利润总额出现增速下滑,预计今年还会降低。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压产能、压成本、压价格等问题亟须重视。由于质量一致性问题影响世界,特别是化学原料药严重过剩、竞争更激烈,出口将不甚理想。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要走国际化道路,将50%以上的过剩化学原料药制造能力向全球市场消化。目前有75家药企的100多个产品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审查,这些带头走向世界的企业值得扶持。

四是药物制剂发展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从节能、减排、药物资源利用角度,结合制剂发展前沿,采用多种灵活的合作机制,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优势是重点,发展高端创新制剂是上策。关注新型给药系统的研发,发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引作用。针对研发理论、技术、辅料、工艺、设备等短板,加强药用辅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为生产缓—控释、智能化制剂提供高端辅料。

五是理顺药品价格,推进创新发展。近30次药品降价和医改招标压力,无法体现药品的价值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成本上涨的结果使一批确有疗效和安全的药物成为“短缺药物”,企业只能“停产”。一些基本药物的片剂价格不到5分钱一片(如西咪替丁片、异烟肼片、二甲双胍片、颠茄片等),有的注射剂不到5角钱一支(如多巴胺、黄体酮、己烯雌酚等),扭曲的价格也严重影响质量提高和临床用药需求和影响医院用药积极性。

认清短板迎接挑战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估计今年起将迎来新药上市的最佳期。在未来10年,更需要看清发展短板。

一是封闭式新药研发模式耗费时间长、花费高、效率低,面对国际新药研发的过程细化精准,实现企业合作,建立开放式的、高效的药物创新生态环境的创新理念值得深思。

二是以国际化的视野研发创新,提升我国整体国际市场全球化竞争力。建议开展满足临床需求的研发,建立靶点—生物效应—临床—观察为中心的多途径匹配程度理念,形成与世界主要药厂竞争的关键优势,使中国新药研发走在创新的前沿。

三是认清以“精准医疗”为目的的“个体化用药”适应中国需求艰巨性。长期以来,进口药物的研发思路都是以欧美人种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临床评价指标与我国患者病情有别。由于遗传、基因、地域、习惯等差异,便会导致西方市场上的抗癌药物的研发技术不完全适应国内疾病谱。如西方人很少患胃癌、肝癌,但其在中国癌症患者中占比较高,相应的药品在国内的市场相当广阔。因此,我国应顺应研发新药模式转变,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把握中国疾病谱的特点,针对中国的疾病谱专门开发新药。(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年3月30日)



[他山之石]

中医药人才培养如何对接需求

周蔓仪

近年来,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中医药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持续提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中医药学子培养存在什么问题?各个中医药机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经典为根做知识储备丰富的“大中医”

作为一名执业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铁钢老师参加了今年的执业药师考试。在他看来,今年的试题反应了中医药人才发展的一个信号,那就是“大中医”概念。因为这次考试涵盖面很广,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炮制、化学、鉴定、民族医药等,刘老师这样解释。

“现在虽然分了学科,但是作为学中医的学子应该明白,要想学好医、看好病,必须学好中药,同样作为中药师也必须懂得中医方面的知识。”刘铁钢表示,中医与中药是不分家的,很多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同时也是药学家,他们看病、开方、采药、炮制、煎药是全面掌握的,为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虽然中医和中药在学科上有侧重,但总体而言是一个整体。

掌握中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第一步,也是中医学子丰富知识储备的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首次推出的中医经典考级,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名著为考试范围,其他中医类院校也纷纷开展中医经典相关活动,掀起了中医经典助推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新高潮。刘铁钢在学校教授《温病学》这一科目。他表示,中医基础理论不但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实践,而且能让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认识世界、阐述自然现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吉林天药本草堂制药有限公司总裁李卓军表示,我们期望的人才应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真实世界的医药环境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真正热爱这个行业,可以适应团队文化。

全面发展传统与现代需深度融合

“在现代医学的大背景下,我们不但要多读经典,同样也要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育处副处长秦建国表示,中医药学子不能忽视最基本的现代医学知识。在学习中也要对中医、西医同等对待,不可厚此薄彼。

中药学相较于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有更多的共通语言,所以中药人才的培养一定会更纠结:是紧抓传统中药不放,还是按照现代科技人才的模式去培养?现在多数中药学院的传统培养模式是基础课-专业课-毕业实习(药房实习、毕业专题)三部曲,这种培养模式有其优点,例如其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然而却不利于学生将中医药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实践进行融合。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探索出了一条路。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折改梅介绍,随着多学科、多方向、多方法在中药行业的应用以及交融,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加之现在学生目标性强且社会竞争压力大,如果不能有效地把教学与就业或者说未来从事的工作有机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显得不足。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克服上述传统模式的不足,该校中药学院尝试采取将传统模式中各培养阶段平行交融的教学创新。

具体实施方案就是学生在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同时通过导师和学生双选(互选)进入实验室参与具体的实验(实践)工作。据介绍,该模式将三阶段培养有机结合,一则可以将学生学习时间最大化,二则参与实践后,学生将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这样能够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知识掌握,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实现全面发展,搭建一个托举人才的培养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部主任王琳琳介绍,学会近期开展了“中医药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旨在建立标准、及早发现、分类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提升青年人才开展创新性工作的激情与活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还将采用人才定制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用人单位进行人才培养,最终形成一个集人才遴选、定向培养、定向推荐为一体,实现人才培养和需求一站对接的优秀人才托举平台。

自我培养和锻炼也是中医药人才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秦建国表示,在医教协同培养模式下的中医临床人才,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创业和社区医院能力需求,而科研能力、论文撰写能力,需要中医学子在导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自我锻炼才会有所提高。因此,作为中医学子,在现有培养体系中,更不能忽视自身的努力,要在现有的体系中,有意识的结合现实需求,培养自己的能力。

中医药作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国粹,严格的师承体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医。未来的中医人才,一定要在传统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以经典学习为基础,更要与时俱进,与现代医学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成为社会所需要,也是社会发展所必要的中医药人才。(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6-01-05)

地方院校应有的独特气质与使命

高有祥

我国2542所高等院校,90%以上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大学,这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布局,目的是让高等院校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最近十多年来,百所建在地级城市的高等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也是中央为加强高等院校为地方服务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地方院校服务地方需要,为当地的经济进步、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办学实力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增强。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地方院校在当地招生放开为在全国招生,毕业生由在当地分配变成在全国范围自主择业,高等教育格局因此而发生了变化,地方院校为地方服务的宗旨和目标变得模糊不清,而地方院校的远期规划和办学定位中都有办成著名大学的描述,为全国培养人才成为办学目标。一些经济欠发达省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本来很少,当地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满足不了当地的需要,也大量到发达地区招生。但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少留在当地工作,使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大学生与发达地区毕业生大量拥堵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拖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后腿。

类似的问题,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是如何解决的,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呢?以美国州立大学为例,政府规定了大学与区域的内在联系,强化大学服务当地的观念,主导、引领和促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联系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完善制度安排,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大学为当地培养人才的问题。美国公立大学的使命陈述中提到最多的是为地方服务。他们根据自己的办校方针和大学文化,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这就是一个世纪前提出的“威斯康星理念”。

“威斯康星理念”来源于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实践。在十分看重大学独立地位和自主办学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主动与威斯康星州政府沟通,寻求指导和支持。威州重点发展农业,对牛奶业有需求,威斯康星大学就将研发实用的农业和奶牛技术,培养种植业和奶牛应用型人才确定为学校的责任,使威州成为农业大州,奶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威斯康星州政府有效地主导并创造条件,引领威斯康星大学为本州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威斯康星大学打破传统封闭状态,履行服务地方的职能,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输送知识。在威斯康星州经济腾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人民整体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威斯康星大学功不可没,其卓越的成就受到政府和人民的赞扬,为很多大学所效仿。“威斯康星理念”成为美国公立大学共同恪守的理念,美国的3000多所大学,分设在50个州的数千个中小城市,这些大学将为当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体现和落实在学校的制度安排和管理中,成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也塑造出地方大学的独特气质与高贵使命。

我国大学沿用的是卡内基的高校分类法,即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职业技能型四种类型。一般认为39所“985”大学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是“985”之外的“211”大学,两者相加大致有110所。客观现实是,定位于教学型的600多所地方院校成为“夹心层”,其中专升本的院校常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部署高校的改革与转型,为我国高校建立系统化的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地方院校应该坚定不移地遵守执行中央的部署,实事求是地做好本校的远期规划和办学定位,为当地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地处地级市的院校多为省属大学,地级市政府没有管理权。在有些地级市,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长期处于不相往来的尴尬状态。“威斯康星理念”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地方政府对地方院校的主导和引领不能缺位。政府不能舍近求远地到外地寻求智力支持,应该将当地的院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资源库和人才储存库。

地方政府要为地方院校与市(县)属企业、文化产业机构搭建桥梁,敦促院校为本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应逐步建立政府主导,院校和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制度安排,共同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专业和岗位,根据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有社会责任心和职业精神、热爱家乡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要坚持“行业+区域”的培养定位,调查所在市、县经济、社会、文化、传媒发展现状,制定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根据未来几年岗位需要数量,确立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准确到位的服务。要搞好科学研究,允许有兴趣的教师从事纯理论的学术研究,同时鼓励多数教师打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界限,把重点放在实践性大于学术性的现实问题研究上。只要院校、政府、企业共同发力,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就会充满活力,毕业生就业的输出口也一定会通畅起来,这也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行之有效的合作教育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生源的逐年减少,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地方院校要有危机意识,努力践行立足当地需要服务当地的目标宗旨,不要好高骛远地为自己力所不及的领域培养人才,要淡化为全国服务、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培养人才的意识。要学习威斯康星大学与威斯康星州政府合作共赢的鱼水关系,既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和条件,还要依据服务的层次,满足地方智力资源的结构特点和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地方培养急需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在地方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意义所在,从理念和实践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顺应和坚持地方院校与当地社会发展的一致性,就降低了地方院校的生存风险和办学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地方院校的价值,不会被变化的形势所淘汰。(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2日,作者为西京学院教授)



[医药动态]

沈阳药科大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ESI最新数据(2016年3月)显示,沈阳药科大学有三个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入选学科数在全国排名第61位、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两个学科的发展较去年同期均呈上升趋势、排名有明显提升,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稳定在世界前100名,排名第89位(国内第三),位列ESI全球前0.117%,相比去年前移了13位(ESI全球前0.141%);化学排名第834位(国内第79位),位列ESI全球前0.731%,相比去年前移了12位(ESI全球前0.773%)。临床医学则为近年来首次入选,排名第3753位(国内第65位),位列ESI全球前0.985%。

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目前全球众多知名高校都在采用ESI来衡量和评价学科实力,国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ESI指标,ESI评价指标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来源:沈阳药科大学,2016年3月28日,有删减)

钟南山:治未病是当前中医药的发展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谈及中医药发展时说,治未病是当前中医药的发展方向。钟南山认为,未来只要有很好的引导政策,中医药治未病是可以做到的。目前很多中医院都是在搞西医,在西药后头再加几味中药就叫中医院,这不是中医的本质,希望中医院能真正地发展中医事业。(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年3月17日,有删减)

北中医广揽海内外英才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着“海纳百川、不拘一格降人才”理念,不唯学历,只唯医德、医术,为天下英才提供展示才华平台而开展了中医临床特聘专家遴选项目,48名受聘专家将以讲座专家、临床专长类、学科带头人三种类型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医疗工作中。这一形式是一种创新,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优秀的平台。(来源:光明网2016年1月5日,有删减)

南中医将开设中医养生学专业

南京中医药大学已牵头筹建中医养生学学科。南中医将在近一两年内开设中医养生专业本科生,以适应大健康背景下人们对预防、养生、保健方面的需求。据悉,南中医去年已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开办中医养生学专业,这也是全国首个,希望培养更多专业的‘治未病’人才。目前教育部和有关专家正在对该专业进行认证,预计一两年内该专业能被批准。”(来源:金陵晚报,2016年3月27日,有删减)

中药材市场呼唤质量鉴定专业人才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在全国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培训大会上表示:“中药市场乱象,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国内严重缺少中药质量鉴定专业人才。”国资委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张涛指出:中药材鉴定师在中药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此类人才刻不容缓。《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社社长罗景虹表示,中药材鉴定师是药厂、医院的“守门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大会同期启动“中药质量人才培养工程”。(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2月21日)

精准医学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此次启动申报的9个重点专项中,涉及生物医学领域的有精准医学研究、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该专项将部署新一代临床用生命组学技术研发,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精准医学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存储、利用与共享平台建设,疾病防诊治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精准医学集成应用示范体系建设等5个任务。2016年,拟启动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发生与播散机制研究等13个研究方向。(来源:健康报,2016年3月17日)

中国三七成功出口美国 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加快

盘龙云海三七粉成功出口美国,成为第一个打进美国市场的三七品牌。也预示着中国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加快。欧美市场药品与食品的法规比较健全而且严苛,对中药材的农药与重金属的残留问题十分重视,美国的食品药品法规中农药残留与重金属的测试指标多达几十个。盘龙云海三七能突出重围打入美国主要因为:道地——源于三七之乡文山;安全——农残、重金属含量低;高效——皂苷含量高;GAP——近万亩三七GAP种植基地;GMP——规范的现代化GMP管理;保真——7S道地保真中药材全程质量控制。(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