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8年第06期(总第37期)

作者: 时间:2018-07-19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8年第06期 总第37期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8年6月30日

==============================================

本期导读

【高教探索】

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教视点】

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科技创新

【高教资讯】

中国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令世界瞩目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

六个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升级”了

清华大学成立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内地6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百强

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迎来首位中国大陆执委

中医药学科急需国家重点实验室

=====================

【高教探索】

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别敦荣

一、何谓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高等教育发展与政策概念释义

根据有关学科的释义,发展是指事物前进的状态,包括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到新的运动变化过程,既包含了量的变化,又包含了质的变化。高等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或活动,从国家或社会范畴看,它是一种事业;从高校看,它是一种职能活动。因此,高等教育发展便是高等教育系统或高校职能活动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到新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就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发展是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规模、范围、形式、结构、内容、效益、效率以及适应性、满意度等的量与质的积极变化;就高校职能活动而言,发展是指高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覆盖面、受益人群、方式方法、内容、标准、效果、水平、质量和特点等的积极变化。前者着眼于高等教育整体,后者着眼于高校个体组织,但都指向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也就是说,不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事物或活动,不应纳入高等教育发展范畴,一些与高等教育发展有关的事物或活动,如高等教育拨款或筹资、高校的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或保障要素,它们本身的发展不是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有很多方式。按速度分,有快速发展、稳步发展等;按品质分,有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发展等;按要素范畴分,有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转型发展等。就高等教育发展动力来源而言,有自然延伸发展,也有主体选择性发展。前者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受外力影响,甚至高等教育内部动力也是一种自发的,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意味;后者则是国家、社会组织或高校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主动选择,追求一种目标导向明确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是政府、社会组织或高校根据宏观或微观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要求出发所选择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影响政府、社会组织和高校做出选择的因素很多,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的保障和支持;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改造的需要;国际化、全球化发展与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要求;职业分化、升级及其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民众接受高等教育动机的激发以及家庭和个人经济能力的增强;高等教育自身扩张的要求;等等。从一些国家和高校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看,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学校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段,政策往往有很大差别。这说明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不可能脱离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现实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和生命力之所在。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释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姑且暂将“推动”“实现”两个行动要求放到一边,内涵式发展无疑是党和国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核心。那么,应当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呢?在高等教育的语词中,有些词汇源于英文表述,或直接由英文翻译过来,如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等。有人解释通识教育的时候,将它拆分为三个语词,即通、识和教育,在分别解释它们意思的基础上再概括通识教育的含义。不论其含义解释的是否准确,单就这种释义方式的合理性就值得质疑。与前述一些词汇不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非常中国式的表述,因而可以通过对各构成语词的解释来理解其意义。

由于上文已经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阐述,这里主要对内涵式发展展开探讨。就内涵的本意而言,它有两重意思:一是指事物的本质;二是指事物的内容。事物本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坚持与弘扬,事物内容的发展可以表现为增加,也可以表现为加强。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而言,内涵的两重意思是不能分离的,只有二者的结合方能体现发展的意义。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指体现高等教育本质内容的增加或加强,即缺少的要补充或充实,已有的要加强或提升。

很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探讨,相关研究论文数以万计,多数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而言的。如瞿振元认为,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张德祥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结构、公平以及制度”等各要素统一、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判断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是内涵式还是外延式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能的发挥与实现。可以认为,在很多学者看来,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合理延伸,或者说对外延式发展不足的纠偏。

究竟应当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呢?根据汉语表述习惯,内涵式发展的“式”本身有多种含义,如物体外形的样子、特定的规格、典礼或有特定内容的仪式、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等等。不过,这里提到的几种语义解释似乎都不适合用于解释内涵式发展。在内涵式发展这个语词中,“式”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以某种方式”的意思,但即便如此,要将内涵式发展的意思解释清楚,还需要补充为了简化语言表达而省略了的语词,这里被省略的语词是“重视、加强、充实、增加或升华”等。所以,内涵式发展的完整表述应当是“以增加或充实内涵的方式发展”,当然,也可以是“以加强或重视内涵建设的方式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增加或充实内涵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或者“以加强或重视内涵建设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的缩略语。这里所说的是内涵式发展政策言明了的,还有没有言明的,即内涵式发展的目的,就是通过内涵式发展要达到的实现特定的高等教育功能的目的。内涵式发展所要实现的高等教育功能,就是现在的发展还没有实现,或实现的还不是很充分的。具体来讲,提升高等教育品质,使同样规模、相似结构的高等教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包括对完善学生人格、素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对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对开辟新时代发挥引领作用。

如上所述,高等教育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来考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来解释。所谓宏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在保持高等教育系统规模稳定或小幅增长的背景下,通过调整或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质量的方式,使高等教育发挥更大更好的功能。宏观的高等教育发展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相互适应和互动等,就是说不仅涉及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而且涉及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因此,宏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关注的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善和优化、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等。

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涉及高校的教育教学及其功能的发挥。有人将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等同于高校内涵式发展,实际上二者之间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眼于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就是人才培养职能,但高校还承担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如果这些职能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人才培养服务就是内涵式发展所关注的;如果是单纯的发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就不能归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范畴。因此,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所采取的加强人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举措及其所产生的效果。很显然,微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树立或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丰富和扩大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健全个性化、更有效的教学运行机制,培育优良的教学文化,等等,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概而言之,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言,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意旨在于从提高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出发,改革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各种体制机制,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建构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功能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不仅与自身办学定位相吻合,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高等教育意愿,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促进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逻辑延展

党和政府选择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不是偶然的。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发现,除个别年份有所摇摆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总体变化趋势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如1977年党的十一大报告提出: 要扩大和加快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高教育质量,以配合各项经济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在“文革”结束后,推行扩大和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政策是必要的。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事业初步展开的形势下,加强高等教育是非常合时宜的。1992 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在大力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明智之举。

(二)内涵式发展政策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趋势

政策必须顺应现实需要,因势利导,方能发挥引领、调节、促进或者限制的作用。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总体上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历史比较表明,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高等教育持续积极发展时间最长的时期,是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成就最大的时期,是人民群众从高等教育获益最多的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最显著的时期。与上文谈到的政策相比,40年高等教育实际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98 年的缓慢增长期;第二个是1999—2010 年的快速增长期;第三个是 2011年以来的内涵发展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通过拨乱反正迅速恢复了秩序,高校人才培养开始走上正轨,到1998年,其间偶有较快增长,但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 从1999 年开始,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规模迅猛增长。到201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 26.5%。单就规模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从2011年开始,规模增长渐趋平稳,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线。到2016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比1998年增长300.76% , 比2010年增长了19.13%。另外,研究生教育发展也表现出类似的特点。统计表明,199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为7.25万人,其中硕士生招生5.75 万人,博士生招生1.49万人,研究生在校生为19.89万人;到2016年,研究生招生数为66.761 人,其中博士生招生 7.73 万人,硕士生招生 58.98 万人,在学研究生达到 198.11 万人。总体来看,改革开放 40 年来,不论是高等教育总规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毛入学率还是研究生招生人数、硕士生招生数、博士生招生数和研究生在学总人数,在前 20 年有增长,但增幅较小;21 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增幅惊人;近年来在保持小幅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发展重点发生了转向。应该说,在前一个阶段以规模扩张为典型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中,高等教育保持了基本秩序稳定,守住了高等教育的底线,但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并没有同步实现。短时间里高等教育的快速大规模增长带来的办学压力需要一个时期来消化,以保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可以说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激发了内涵式发展的动力。除与高等教育系统规模和毛入学率等密切相关外,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还与高校的办学状况直接关联。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专门组织,高校办学历史的长短和办学规模的变化与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有密切关系。高校办学历史长短可以从校龄来考察,从校龄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还非常年轻。统计表明,1949年,我国有普通高校205所,经过“院系调整 ” 后,到1953年只有181所,1977年达到404所,1998年增长到1022所,到2016 年达到2596所。若忽略在此期间的高校撤并情况,92%以上的高校都是在60余年里建设起来的。从建校历史推算可知,我国约 30%的高 校校龄少于10年,59%以上的高校校龄少于15年,超过73%的高校校龄少于35年,超过84%的高校校龄少于40年。年轻意味着发展空间大,但同时也往往伴随着发展不成熟。尤其是在我国,新的高校在建校初期往往因陋就简,很多高校从师资力量、教学仪器设备、学科专业结构、管理与治理制度、教育教学规范和文化等与办学要求有较大差距,后期建设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还有一个与高校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即我国普通高校办学规模增长很快,且增幅很大。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校均规模达到3335人,2016 年增长到10342人,其中本科学校校均14532人,高职(专科)学校校均6528 人。2016 年校均总规模比1998年增长了2.1 倍。一面是大批新校的创办,一面是校均规模的激增,这两种情况都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大忌。我国高校底子薄、积累少、扩张快、资源少,如果说保证短时期的快速增长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在快速扩张达到一定程度后,高等教育应当适时转变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

三、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解决什么问题

(一)宏观层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是庞大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世界所有国家中,高等教育系统在学人数超过1000 万人的有3个国家,即美国、印度和中国,其中美国为1900万人,印度为2800万人,中国为 3600万人。而且如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年轻的系统,其规模的大幅度增长是在1999年以来的10多年实现的。从体系上讲,我国高等教育的各构成要素都是完备的,但内涵和底蕴不足却是客观存在的。加强内涵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紧迫要求。在宏观层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1. 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偏低问题。 在我国近2600所高校中,1300 多所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1998年后发展起来的,它们大多兴起于中等职业教育,很多甚至是零起点创办起来的;在1200多所本科院校中,有600 多所是2000年以来发展起来的,它们之前主要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之中大多数举办本科教育的历史不到20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起点低、历史短,发展重心偏低。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扩张中十分重视质量保障,建立了完整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从评估要求看,不但新建本科院校仍在努力达到合格标准, 而且即便很多本科院校参加了审核评估,其教育条件和发展成熟度都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本科院校的教育情况如此,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很难说非常令人满意。从学校数量和教育规模看,新建的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依托力量,也是未来普及化阶段的主体力量。这些高校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高低。办学历史短是不能改变的,但教育发展水平与高校办学历史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办学历史只是高校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且不是决定的因素。在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很多高校办学历史并不长,却发展了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成为高水平人才成长的摇篮。所以,重视这些高校的发展,解决这些高校发展的困难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提高新建高校的教育水平,整体性地提升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重心。

2. 高等教育同质同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同构问题由来已久。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高等教育文化积累差别很大,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但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从而导致全国高等教育发展雷同现象明显。这种同质同构现象不仅存在于同层次、同类别的高等教育中,而且还存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之间;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标准与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文化精神等方面。如在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热门学科专业常常为各级各类高校所重视,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加强实践教学、推行通识教育、发展双创教育等几乎在同一时间受到所有各级各类高校重视,从而形成了全国高等教育齐步走的“壮观”景象。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差异化、个性化不足,高校办学特色不鲜明,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性的塑造薄弱,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千差万别的需求。

3. 优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问题。优质高等教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个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中,肯定存在水平、质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但存在于全国范围,也存在于地区和省市自治区范围。但如果与国际上先进国家高等教育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水平、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高水平高质量部分,我国所占的比例都很小。以世界一流大学为例,在各类大学排行榜上,我国大学位于前列的数量非常有限,远低于美、英、德、日等国。优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功能发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一流人才严重不足,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对人类文化进步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还非常有限。正因为如此,大而不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微观层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解决的问题

高校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通过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况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程度。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高校从外到内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的教育规模成倍增长,学科专业数量大幅增加,师资队伍人数由40余万人扩张到 160 余万人;很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往往经过了多次修订,进行了学分制改革等一系列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综合改革等受到重视。所有这些改革和发展都对高校履行高等教育使命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与此同时,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在微观层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直接针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采取有效举措,务必取得突破,使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1. 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化刚性过强问题。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典型特征在于它是专业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专业是高校组织和实施高等教育的基本单位,各种各样的高等教育活动通过专业得以有序地组织起来,造就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共性特征。在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的时候,我国高校建立了严格的专业教育体系,确立了按专业组织人才培养活动的原则。在专业教育上,我国高校把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孤立或对立的关系,把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从而导致专业教育口径狭窄、缺少相互融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不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对专业教育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但专业化过于刚性的问题在各级各类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即便在一些高水平综合大学,专业教育刚性化过强的问题也非常明显。这种状况不符合新时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也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现实要求。

2. 高校课程教学浅表化问题。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是课程教学,课程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奠基性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说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自学等对人才培养就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重要。不能说我国高校不重视课程教学,也不能说我国高校在课程教学改革上无所作为,实际上,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主题。但教学改革深入课堂还很不够,尤其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仍表现出很传统的倾向,教师主要教知识,而且是教材上的知识;学生主要学知识,也主要学教材上的知识。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理论界热情倡导的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情景式、对话式等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仍只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应用,很多教师教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考试,学生学的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考试。这样,就形成了教、学、考高度一致的教学景象,现实的教学结果就是教的不深、学的很窄、考的很浅。课程教学浅表化的问题在我国高校由来已久,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而深刻的。不解决这个问题,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不可能走得太远。

3.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教学资源的优劣多寡对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我国高校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对发展优质教学资源倾注了不少的力量,但整体来看,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浏览各高校网站常常发现,一所数万在校生的高校往往只有几位教学名师、若干精品课程、几个特色或优势专业;笔者在所参与的一些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发现,不少高校老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少,新专业往往则在为建设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资源条件而努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还提不上议事日程;很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虚化,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缺乏落实的保障机制,分散的实习实践教学形同“放羊”,集中的实习实践教学缺少稳定可靠的基地支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研究反哺教学往往停留于文件或号召中,本科生真正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团队或实验室参与研究的人数非常有限。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的主要问题,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有的状况。

4. 高校教育教学文化薄弱问题。 高校既是一个有形的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又是一个无形的人才培养文化环境。 有形的部分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不言而喻,不论是学科专业组织方式还是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都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水平;无形的部分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比有形的部分影响更深远、更持久。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文化经过“文革”的破坏后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恢复,加上市场经济和指标化的行政管理导向的消极影响,更使教育教学文化发展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教师为了完成工作量而教学,学生为了获得文凭而学习,学校为了得到更多的生均拨款和学费而多招生,管理人员习惯于用各种指标评价师生的表现与教学的价值。价值导向的偏差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缺少了精神的追求,师生之间缺少心灵的对话,教学过程缺少智慧的碰撞,校园活动缺少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学生的发展缺少爱的播种和善的教化。浅薄的文化不可能孕育高品质、高品位的教育教学,只有精神的力量才能触及心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当重视内在品质的改善,培植优良的教育教学文化,为人才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四、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宏观层面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1. 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强化高校特色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高校采取了比较宽松的领导管理方式,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办学的自主性增强。与此同时,在办学的很多方面政府的管控依然严格,包括招生计划、专业开办、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以及人员编制、师资聘用、管理与评价等都受到政府的直接管控, 高校办学自主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人才培养出现趋同现象,特色不足。高校不能自主办学,难有特色化发展;没有特色,或者特色不鲜明,高等教育便难有内涵。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解决高校办学自主性问题,为高校特色化发展创造条件。政府应当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将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指标制定 、人员考核、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权限下放给高校,为高校自主办学创造必要的制度环境和行政文化氛围。应当采取必要的政策调控和资源配置手段,引导高校特色化办学,鼓励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改革探索,推动每一所高校办出自身的特色。应当以更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行政服务帮助高校解决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人才培养的重大障碍问题,如校企合作办学、产教深度融合的问题,使高校能够开拓办学空间,提高办学的社会适应性,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

2. 发挥政策杠杆作用, 差异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政府是国家利益的实现机制,是全体国民利益的维护者和实现者, 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监督者和保障者。政府掌控着主要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权,政策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 毫无疑问,今天的高等教育与国家利益、国民利益、社会公平正义关系密切,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央政府公共财政应从国家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出发,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此同时, 加强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资助力度,支持部分大学和学科向世界一流迈进。对于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等教育,中央财政应当予以重点支持,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需要的能力。我国高校的主体部分是地方院校,地方高校不强,不可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应当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统筹作用,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治理职能。地方政府应从地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出发,以增强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优先发展要求加大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高校的财政支持,在保证高校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支持重点发展、特色发展和优势建设,全面提高省域高等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水平。

3. 进一步扩大开放, 引进和吸收更多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质资源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贫乏的突出表现, 这个问题在各级各类高校都有表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政府应当引导优质资源建设方向,为高校开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为高校对外合作提供更有效的政策支持, 推进与国外高水平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交流。尤其是要为中外合作举办校区、开办教育项目等提供更宽松的条件,加大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的力度,以补充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同时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改革、办学条件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提供借鉴。

(二)微观层面的内涵式发展路径

1. 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学生有效的学习体验。高校开展高等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课程教学、课外活动 、社会实践等,但主渠道是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进程是根据课程教学进度来计划的,人才培养的成效主要是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来考核的。 因此,课程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往往决定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高低,课程教学的内涵往往代表高等教育的核心内涵。改变高校课程教学内涵单薄、教学水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简单地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范式,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范式,特别是要改变一讲到底、满堂灌注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融讲授、 探究、实验、调查、讨论、展演、汇报等各种教学方法于一体,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亲身实践、有效体验教学过程,真正实现深层的自主学习。

2. 多渠道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内涵。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教材被赋予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更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教学资源范本;教师以教教材知识为主要目标,学生以掌握教材知识为学习目的,其他教学资源很少得到有效利用,以至于我国高校成为了“一本书的大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否、利用充分与否对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影响,我国高校一般都比较重视图书馆、实验室建设,但图书馆资源常常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实验室的开放和利用不足。这些问题不仅与课程教学对学习的要求流于肤浅有关,而且与教育教学资源单调、可利用性不高以及服务水平低有很大关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应当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尤其应当开发适合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资源,重视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发展合作教育,开辟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渠道。高校还应当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充分开发和更好地利用校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互通,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影响面,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丰富人才培养的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进一步改革教学管理,构建弹性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刚性化,统一要求有余、个性化不足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个问题与教学管理陈旧落后有关。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采用垂直的行政管理方式,校长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主要决策者,教务处处长和教务处各部门负责人为学校决策的主要咨询者以及决策的主要实施者和监督者,各二级院系往往是被动的学校统一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者,二级院系灵活机动的权限非常有限。所以,各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从培养方案到课程修读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和毕业要求等都大同小异,学科专业特点没有受到重视。尽管很多高校实行了学分制、选课制、转专业制度、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制度,但由于理念陈旧、思想保守,这些制度往往徒有其形,没有真正保障学生接受弹性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进一步改革高校教学管理,尤其要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学分制、选课制、转专业制度、双学位制、学生评教制度、教学考核制度等教学管理制度中,注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元素,贯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精神,赋予教学管理制度更多的人文关怀属性。要改革过度行政化的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各类教学委员会制度,在教学管理中尊重教师的参与治理,保障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得到遵循,为人才培养的弹性化、个性化创造条件。 改革教学管理作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价值观, 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出发,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4. 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培育高品质校园文化。文化是一种校园氛围,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但取决于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取决于校园文化。优良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学,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便习以为常,养成某些品质。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影响却恒绵久远,常常会伴随学生一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底蕴浅薄,教育教学氛围浮躁,师生教学功利化倾向严重,如此难以有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文化建设,注重培育敬畏学术、尊重人性、热爱真理、亲爱良善的人文氛围,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打造紧密联系、相互理解、共同切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提倡尊师爱生的风气,为师生心灵对话、智慧碰撞、情感互动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使教育教学文化逐步沉淀下来,塑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筑牢人才培养的文化根基。(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8第6期,有删减。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高教视点】

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雷朝滋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当今社会已迈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学习方式都受到巨大影响,全球教育发展已被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现在的教育,同时也在塑造未来的教育。

未来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更加开放的教育,是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是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和快乐学习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是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是更加智慧的教育。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我们必须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诚然,过去我国的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实现快速赶超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但是,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呈现出“高均值、低方差”的现象,拔尖创新人才少,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进入新时代,各领域都需要领军人才,领军人才要德才兼备更要有家国情怀。然而,创新创业能力、领袖气质和领导能力不能从大学才开始培养,而是要从中小学就开始培养,因此我们要重视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要注意两个大的时代背景变化,一个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教育部长陈宝生强调,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我国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文件,对未来教育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应该说,教育现代化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一个是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所以我们讲的现代化是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目标是要构建信息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以信息化为前提、为基础、为支撑。所以说,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教育信息化将为教育现代化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下一步,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统一部署,我们将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力求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育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教育信息化要升级转型,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

要成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践者、推动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我们重点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变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为综合性、过程性的多维度评价,由仅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制定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学校建设标准,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学习环境。

二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教育数字鸿沟。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机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三是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科学布局构建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建立完善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形成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标准建设,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来源:中国教师报,2018-01-08,作者雷朝滋系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本文根据作者在2017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教育”峰会上的报告整理)

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科技创新

别敦荣

为了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要,北京林业大学开办了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化工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在机械专业增设了机器人方向,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新增了智能医学工程、三维立体打印、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领域。显然,这些高校的专业建设与调整是一种积极的行动,是在变革中增强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社会变革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风向标。适应科技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国家确定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校增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或者开办相关的专业方向,是具有前瞻性的办学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服务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高校自身与时俱进,始终把握文化科技创新的潮流,成为造就文化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

开办新专业、改革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适应度的必修课。各级各类高校都是分专业实施高等教育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有没有开办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相关联的专业可以反映高校办学的社会适应性。比如,人工智能科技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有人说谁掌握了人工智能科技,谁就抓住了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增强高校专业办学的适应度不只是把专业办起来,或者把专业方向开出来,也不只是开出几门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课程。如果是这样的话,高校办学就简单了。事实上,新增专业、开办专业方向、开出相关课程只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步。人才的培养除了要重视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外,还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要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要重视良善人格的养成、高雅精神的塑造和奉献价值的树立。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需要高校在培养过程改革上下功夫,重点是要抓住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进行课程教学范式创新。

长期以来,高校课程改革比较重视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优化,对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关注不够。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的,呆板沉默的课堂、知识灌输的课堂、以考分高低衡量学习效果的课堂、教师以完成教学工作量为目的的课堂、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课堂都不可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在开办新专业或专业方向、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赋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探索的权利,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活力,使人才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拥有追求真理、报效国家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善良的道德品质。

高等教育是一项恒久的事业,又是一项朝阳事业。说它恒久是因为它有数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说它朝阳是因为它永远面向未来。高校的专业往往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总是少数或极少数。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历久而弥新,就在于它还有强大的自适应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以微变应大变。这就需要高校致力于探索和掌握优秀人才成长规律,开启英才辈出的大门。很多高校在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开办了各种形式、各种名称的实验班,但不能把这些实验班的办学经验封存起来,也不能老是在实验班上做实验,要在更大范围、让全体学生共享实验班的办学经验,收获人才培养的更大成功。(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06-05,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高教资讯】

中国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令世界瞩目

“中国在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越来越强硬。”《自然》官网9日刊载的题为《中国推行全面改革 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综述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这一观点,重点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13日,《自然》再发评论员文章,以《中国在解决科学欺诈问题上树立了强有力的榜样》为题,明确指出,“新规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处置学术不端行为的最强打击措施”。

系列文章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中国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包括剽窃、使用欺诈性数据、伪造简历和同行评审造假等。评论文章指出,过去二十年来,各种中国政府机构已经提出了打击科学欺诈和不当行为的方案,但成效有限。

“黑名单”与学术前途挂钩,论文数量与能力评价脱钩

综述文章关注到四点措施——

第一,科技部将负责管理学术不端行为案件的调查和裁决,这是中国第一次将此类案件记录在由科技部设计、维护的国家数据库中。一旦列入黑名单,可能影响研究人员获得未来项目资助或研究职位的资格,并可能影响他们在学术界以外寻找工作的机会。

第二,科技部将建立一个“差评”科学期刊黑名单,既包括国内刊物,也包括国际刊物。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将受到警告,这类文章本身也不会被用于升职、工作成绩和申请项目的评估。

第三,作为改革的一部分,科技部将与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标准、监督和调查有关指控的条文草案,以及根据不端行为的类型决定处罚的严重程度。如果机构保护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人员,他们的科研项目资金可能被撤销。评论文章认为,此举给新规政策装上了真正的牙齿,足以彻底清除不端的学术行为。

第四,该政策还包括一项计划,以彻底改变对研究人员的工作和研究经费的评估标准。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对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特别重视,而新规则要求更关注学术论文的质量。

学术共同体拍手称快,期待“掠夺性期刊”黑名单公布

最新评论文章说,“中国政府给予科研的慷慨预算,不愿意浪费在学术不端行为带来的糟糕影响中。”其中对于“掠夺性期刊”的打击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认为这类期刊学术质量较差、管理不善,仅仅为了获利而出版。中国科技部正在排查此类学术期刊。如果发现科研工作人员将政府拨付的科研项目资助经费,用于在这类出版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将陷入更大的麻烦中。

评论文章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论文生产国,中国的系列新规可能会让这些‘掠夺性期刊’失去业务,但对所有的科学家都有好处。”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科学诚信课程负责人保罗·泰勒评价认为:“明确指出发表在‘差评’期刊上的文章不计入绩效评估中,会产生强烈的信号。打击劣质和掠夺性期刊的计划,在实践中是一个好主意。”但他提醒,发现有问题的期刊始终是难题,也是制定黑名单标准时必将面临的挑战。(来源:科技日报,2018-06-19)

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在京联合发布《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高校和学科表现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入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高被引学科的高校越来越多,入选学科的排名越来越靠前。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ESI数据库,时间段为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中国内地共有209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ESI前1%高被引学科,这些高校被作为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对象。报告从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优势学科等不同维度展现了中国高校的“坐标”,由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高校ESI1%各学科排名变化情况三部分构成,每部分都有丰富的榜单作为支撑。

报告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说,从选用的各项指标上看,中国高校表现出了快速上升的态势。在ESI的22个学科分类中,中国高校入选数量最多的学科依次是化学、工程学,有超过100所高校入选这两个学科。超过50所高校入选的学科有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报告显示,10年来高被引论文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列一、二位,浙江大学排名第三。(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06-26,记者:余闯)

六个重点!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升级”了

6月22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世界一流领军科学家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亟待深化等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意见。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会面临什么方向性变化?《中国科学报》特别邀请到4位科学家一起为《意见》“划重点”,他们是中科院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研究员门永锋,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周峰,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组长、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张德兴。

重点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是“重头戏”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准确、目标清晰、布局合理、引领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实验室经优化调整和新建,数量稳中有增,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

对此,穆荣平表示,目前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是300个左右,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90多个。

“从数量变化来看,未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点在企业。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优化一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建设一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培育一批’。”穆荣平说。

5月30日,根据《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组织对9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其中,8个实验室限期整改,4个实验室因为未通过评估不再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列。

“强化企业布局,增加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指导方向是对的,但企业通常追求‘名利双收’。因此,政府在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降低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鼓励企业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穆荣平说。

重点二:长期跟跑会被“优化调整”

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意见》指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开展基础研究,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发展新动态,遵循科学规律,适时调整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任务,促进更多优势学科领域实现领跑并跑。对在国际上领跑并跑的实验室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对长期跟跑、多年无重大创新成果的实验室予以优化调整。

对此,穆荣平认为,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本身就偏重基础研究,需要超前布局,意见里的内容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对《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和回应。

不过,穆荣平表示,目前看来没有优势但对未来创新发展十分重要的学科,需要迎头赶上,即使是“跟跑”也可以予以支持。

重点三:理顺依托单位和实验室关系

《意见》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应将实验室作为本单位的“政策高地”,在物理空间、科研仪器和实验设施平台搭建、人员聘用、研究生指标、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条件保障和倾斜。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赋予实验室选人用人、科研课题设定自主权。

“这是在明确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的主体责任。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的学术高地、人才高地,其建设不能仅靠国家,依托单位也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穆荣平说。

周峰表示,他所在的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一直以来,该所对实验室的项目、人才、经费配备都非常重视,资源更多地向重点部署方向倾斜,而非搞平均主义。实验室主任的管理能力、学术水平、凝聚力也一直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这要求实验室主任在部署实验室前沿方向、识人用人、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

门永锋表示,根据实验室的特点,每个实验室会有不同的做法。例如,在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专业分得细,实验室专门成立了9个人的实验室委员会,选人用人、科研课题设定通过集体决策产生。

重点四:评估要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

《意见》指出,建立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坚持定期评估考核制度,建立与实验室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和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完善第三方评估,探索国际同行专业化评价,强化实验室学术竞争力的国际比对和实验室任务完成情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引导实验室在学科目标上更加聚焦原始创新,促使更多实验室不断成为领跑者和并跑者,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调整、良性循环。

“很多前沿原创性研究是要花时间的,实验室评估时如果只追求量化指标,数论文、数帽子、数期刊影响因子,会造成实验室研究的聚焦性不足。”周峰表示,在评估中应当分类评价,引入国内外同行评议,基础研究看国际认可度,应用基础研究看是否解决了国家重大需求。

门永锋表示,目前实验室评估时采用的定量评估、末位淘汰等做法都不符合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他建议,随着学科越来越细分,有必要在实验室评估时引入小同行评议。

穆荣平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评估中,除了定量之外还要定性评估,如考查实验室的成长性、学术圈影响力、工作内容,此外,未来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将是以严格的国际评估为主。

重点五:实验室要有容错机制

《意见》指出,推动实验室建立容错机制,形成潜心研究、挑战未知的创新文化和宽容失败、鼓励争鸣的学术氛围。保障科研人员围绕实验室确定的科学目标和任务,心无旁骛、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基础方法,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引领国际科技前沿方向。

穆荣平表示,创新九死一生,失败也是成果。如果研究表明“此路不通”,也是一种科研成果,但宽容失败不是纵容失败。

门永锋介绍,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门成立了“火花项目”,用实验室的自主经费,严格遴选、重点支持年轻科研人员开展高风险的科研探索。

周峰表示,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科研环境,例如年轻人进入实验室后可以先在大的、经费项目充足的课题组开展科研,对于优秀人才和有前景的科研方向,实验室会配备稳定的科研资金,创造容错的环境,培育原创性成果。

重点六:2025年的目标有挑战性

《意见》指出,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若干实验室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科学中心和高水平创新高地,引领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持续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团队,在相关领域成为解决世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核心创新力量,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张德兴表示,政策落实得如何,不仅取决于国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者和依托单位管理者的担当、视野、气魄和胸怀。

“到2025年若干实验室要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科学中心和高水平创新高地,这是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穆荣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如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2025年就要实现这一目标,十分具有挑战性。

此外,穆荣平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支撑2050年现代化强国目标,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找新的发展方式、新的突破口。(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6-27)

清华大学成立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

由多位国内外知名社会学家和金融学家倡导发起、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设立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在京成立。

据了解,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是以促进金融学与社会学融合、推动中国金融事业健康发展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和智库。中心将致力于将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相结合,将学术研究与金融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学术和政策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成果转化应用。(来源:光明网,2018-06-20,有删减)

中国内地6所高校跻身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百强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30日公布2018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中国内地共有6所高校跻身百强,和去年上榜数量持平。

这6所内地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居榜单的第14位和第17位,和去年一样,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东京大学。

其他上榜的内地高校中,浙江大学位于71至80组别,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91至100组别,相较去年排名有所下滑。中国科技大学今年首次进入百强,位居91至100组别。

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有3所大学和1所大学入选百强,其中香港大学排在第40位,香港科技大学位居61至70组别,香港中文大学位于71至80组别;台湾大学位于51至60组别。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行榜总编辑菲尔·巴蒂表示,北大和清华在今年的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上表现平稳,但其他内地高校的排名有所下滑,这表明中国高校想跻身全球顶尖大学行列依然前路漫长。但他认为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持续投资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确保中国大学在未来持续成长。

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前十名被英美高校包揽,其中美国8所、英国2所,分别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芝加哥大学。今年,美国高校仍然是排行榜上的大户,有44所进入百强,其中哈佛大学连续8年蝉联榜首。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从2011年开始发布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作为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补充,声誉排行榜更强调高校的品牌价值。今年的排行榜邀请了来自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的10162名全球知名学者参与投票调查。(来源:新华社,2018-06-01 )

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迎来首位中国大陆执委

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教授昌增益在一周前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IUBMB)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IUBMB执委,任期3年。昌增益教授也成为担任该国际学术机构执委的首位中国大陆学者。

成立于1955年的IUBMB在促进国际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学术交流、教育和出版以及促进国际上对生物化学名词、符号和方法的标准化等方面扮演着着举足轻重的角色。IUBMB现有国家(地区)会员近80个,并分为亚洲及大洋洲、欧洲、泛美洲和非洲四个地区性联合会。(来源:科学网,2018-06-14 )

中医药学科急需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20多年前就有的梦想。”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王一涛说出了中医药同道的心声。28日召开的第二十七届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上,专家围绕“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战略部署”各抒己见,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呼吁,中医药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亟待突破,要做好中医药以我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统筹和顶层设计。

黄璐琦建议,已有国家级基地要顺应国家政策发展要求,积极进行整合优化与能力提升,将中医药融入国家创新基地体系中。

通过政策研究、现状分析、问卷调查、调研座谈、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黄璐琦牵头负责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项目组分析发现,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领域及地区分布不均衡,呈现出药强医弱、产业强学科弱的现状。同时,多元投入与绩效评估机制尚未建立,导致长效投入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不足,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建立。

“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围绕解决临床问题不断创新的历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该立足临床。”广州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徐志伟非常赞同黄璐琦团队提出的建议,应结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中医类国家医学研究中心立项与建设。

推进平台间整合与协同创新,加强多学科协同创新及开放共享,是中医药专家们心中的创新共同体。广东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副院长卢传坚根据多年创新体系实践提出,要搭建关键技术平台,构建多学科合作、梯队合理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建立适合于中医药特点和中医临床需求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多位一体的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