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7年第12期(总第31期)

作者: 时间:2018-06-05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7年第12期 总第31期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7年12月30日

===================================

本期导读

【高教视点】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中国顶尖大学的文化使命

【他山之石】

北京大学:迈出“双一流”建设坚实一步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以评助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高教资讯】

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三部委发文强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撑保障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林大成立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

中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数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青岛科技大学:打造“全球化工橡胶业的硅谷”

英绘制致癌蛋白“社交网络”图谱

=========================

【高教视点】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陈万球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必须立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树立新的价值坐标,实现新的作为,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坚持“党委领导”与“各方协同”同向同行

必须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高校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要自觉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突出马克思主义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育人力量,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必须坚持各方协同创新。建立党委统筹、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力避“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乱象,努力画成最美育人同心圆。党委要更加注重统筹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的协同,创新思政育人内容和形式;更加注重统筹好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好管理部门与教学院系的协同,形成全校育人一盘棋的生动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向同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新时代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传道授业是教师的神圣使命。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个好老师带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作为“好老师”的四个评价标准,指明了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责任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在教育中将教学与自修相结合,以使命为导向为动力,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

立德树人与传道授业同频共振。教育的重点绝非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非唯分数是从,而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新时代,作为高校教师,必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是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论断、新命题。只有让所有课堂都上出“思政味”,落实育人价值导向,才能打造魅力课堂,真正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

高等教育需要回归课堂。要实现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必须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遵循教书育人内在规律,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方向,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堂教学之中。回归课堂,意味着既要树立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核心地位,也要强化授课教师的关键地位,并通过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实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知识传授要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互构。从学科知识和教学规律看,高校课堂更具有开放性和交融性,各门学科和各类知识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现出高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政治性的统一。同时,广大青年学子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深化自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从而有利于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坚持“学懂弄通”与“践行做实”同向同行

学懂弄通才能明辨是非。“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新时代高等教育既要统筹谋划、创新学习形式、改进教学内容,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及时回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困惑,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一些重大是非问题,增强政治上的敏锐性与鉴别力,从而真正实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践行做实才能成就大业。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广大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当代青年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就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培养青年学生社会责任,增强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着力点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要素。

知行合一才能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增强青年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学习内生动力,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勇于实践,以科学严谨和实干的态度努力探索客观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做到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扎扎实实、一丝不苟。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年05月07日,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顶尖大学的文化使命

杨锐 李梦洋

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及其世界性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2003年位居全球500强的我国高校只有9所,2017年上升到45所。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中国现代大学起源于中日甲午战争后建立的西式学堂,目的在于学习西方以强国,与本土文化传统关联较少。我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西大学理念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之中:一方面,现代大学在建制上基于西方大学模式;另一方面,作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核心的儒家文化传统仍在大学的日常运行中发挥影响。

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极其明显:西方经典大学理念强调知识的本体论意义,坚持从苏格拉底所开启并在柏拉图时代得以奠定的对知识和伦理加以反思的知识论传统。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知识,尤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个体与集体的结合,强调学校与政治、社会、自然的结合。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根据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位居全球前200名的我国大陆高校有19所;在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有41所;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球前200名的中国高校只有3所。

事实上,整个东亚地区高等教育沿循西方大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也受到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传统的极大影响。东亚诸社会都在与西方大学模式的碰撞方面经历了相似的困难。例如,日本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窘境。然而,纵观世界,在西方大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很少有除东亚之外的其他非西方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因此,我国及其他主要东亚社会的成就具有世界性意义。如何将本土文化传统与欧美大学模式融合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实现这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不同于西方主要大学中的单一文化现象,将以二元甚至多元文化为其最主要特征。践行这一文化使命也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一场文化试验,探寻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可能性。

在今日我国大学校园中,大量有益的西方价值和经验已经融为我国当代知识系统的一部分。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在努力避免西化的同时,更表现出强大的“化西”能力。这种学习他人的态度和能力在人类文化日趋融合的全球化时代至关重要。基于对国内外高等教育的长期观察,以及在北大和清华对学者及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的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尽管全面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在我国顶尖大学内已经出现了较为清晰的中西高等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的迹象。

中西高等教育理念融合的文化基础

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中西大学理念的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在长期学习、吸收西方文明之后,我国并未摒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并一直试图处理好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与我国文化及历史境遇高度相似的日本在面对外来西方文化时采取了非常不同的策略。自明治维新起,日本便积极学习西方的科技与文化,将西方知识与自身传统并置,而不是加以融合。日本的策略在短时间内显得成功,但从长远角度看,则没有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自19世纪后期中学与西学的体用分离始,我国一直在与西方的碰撞中斗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晚清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主张保留基于伦常规范的经学传统以维护中华文化之“本”,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之“用”。在西方文明逐渐强盛的国际背景下,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体”“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国文化传统遭遇了极大的边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及与西方的交流更加密切,我们对外部世界愈加了解,在面对时也更有自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具备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积极作用的可能性,这为中西高等教育理念的深层次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中华文明蕴含着包容的智慧。相对于源自西方的“民族国家”概念,我国文化传统中“天下”的概念更适合今天唇齿相依的国际共同体。我国众多的民族以及观念迥异的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交融,最终形成多元的中华文明。在西方化浪潮席卷全球、文明的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当下,中华文明的“世界主义”精神能够为重构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作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开放、包容的文明传统使得中国知识分子能够辩证地看待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矛盾中找到转机。这一点对于缺乏文明融合历史的国家而言,既难以领会,更无法付之于实践。

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王英杰教授曾将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今西方研究型大学模式比作一栋由许多彼此不相通的房间组成的别墅,这种联系的“割裂”与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导致了学科之间、教学与研究、知识传播与人格培养以及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分化。而中国文化能够促进人类与世界的融合,平衡个体、社会和自然环境;学习与生命的融合,协调个体目标、国家目标和全球目标;德行与知识的融合,使得德行的培育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之一;知与行的融合,实现实践与理论能力并重;以及对话模式下教与学的融合。

再次,中国人灵活变通的思维特点使得我们善于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我国知识分子不易陷入中西高等教育理念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相反,他们可以灵活地将两者结合起来。“三流院长强调效率,二流院长注重管理,一流院长关注文化”,北大一位院系领导在访谈中如是说。在此,“文化”“管理”和“效率”都体现出中西价值的结合。与之类似,清华一位有着工商管理背景的学者评论道:“如果你仔细观察我国当今成功的企业家,从他们身上既能看到中国式的自我管理,或者说是修身,也能看到西方式的商业管理。”

中西高等教育理念融合的迹象

对我国而言,现代大学是舶来品。我国传统高深学问机构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只有一些粗浅的相似。近代以来受赶超心态的支配,对西方大学理念的采纳主要出于功用的目的。对中西文化融合的探索,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紧迫的现实需求搁置或掩盖。然而,经过长期艰辛地对西方模式进行本土化的努力,我国高校已开始有所丰收。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立足自我、博采众长的意识和能力已在我国顶尖高校中有了显著体现,其学术精英及管理人员对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洞察力,并且已经在大学的日常运行中加以融合。

首先,现代大学执着追求高深而纯粹学问的理念在我国逐渐扎根。在个人层面已经根深蒂固,正如清华大学一位受访学者所言:“我们必须追求和捍卫真正的学术。没有了这点,我们将永远无法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在院校层面,对这一基本理念的认同也有相当充分的体现。这一点在我国大学领导人员的各类演讲和报告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家政策层面,这一理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受访学者大多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赋予大学的自治空间越来越大,从而为高校和学者的学术探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主要西方社会中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着变化,日益受到市场与政府的干预。传统上认为互不相容的中西大学管理治理模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

其次,我国学者和高校管理者表现出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探寻自身文化认同的使命感。在谈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时,来自于清华和北大的两位学者分别说道:“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很难具体地说要到什么时候,但我们充满信心。一旦达到某种水平,我们会有自己的特色、经历长时间发展形成的独特性”;“我们不可能照搬牛津、剑桥、哈佛的经验,我们将在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取得成功。”尽管目前仍然很少有人能够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建立起清晰的理论联系,但对于从中探寻中国大学身份认同重要性的认识已得到广泛认可。正如北大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在对比了我国现代大学和牛津、剑桥的历史之后所指出的,“中国大学需要更多时间来形成自身的文化、理念和认同”。另一位受访学者做出如下分析:“我们需要有对自己文明的理解,才能为学术工作和学术生命提供内在的支持。赶超的心态是功利的、不够科学。我们的规划和政策不应被这种心态所主导。随着今天国家的发展,有必要重新思考中华文明的未来,并在此基础上定位我们的大学。”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目前仍很少有人能够解释清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这也在笔者对清华和北大两所顶尖高校的学术精英和院校领导进行的访谈中得到了证实。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表达出坚定的信心,但几乎没有人能够从理论的高度清楚阐释自身的发展经验,及其与西方大学的不同之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过于依赖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来观察和指导我们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即关注我国顶尖高校的文化使命。当国际学术界仍然普遍认为中西高等教育理念难以相容之时,我国最顶尖高校的发展已经清楚地表现出实现二者有机结合的可能性。相比于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盛行的观察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和政治视角,文化使命的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世界性意义。(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11-28,作者:杨锐(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李梦洋(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他山之石】

北京大学:迈出“双一流”建设坚实一步

王庆环

12月28日下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京大学被评为A+的一级学科数量为21个,评为A类的一级学科达到学校一级学科总数的70%,均领跑全国高校。也是在当日下午,北京大学正式公布了《北京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标志着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步伐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全国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最多(41个学科)的高校,北大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在北大新的发展历史节点上,沿着旧地图绝对是找不到新大陆的,必须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在日前举行的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如是说。

北大在方案中如此绘就一流大学建设蓝图:到2020年,将北大整体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若干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30年,使北大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48年,将北大建设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主流学科全面位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北大“双一流”建设核心原则是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校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围绕核心原则和建设目标,北大提出如下办学理念:

以“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为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教学育人、研究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相结合,重视基础,尊重选择,追求世界最高水准的教育,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

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方针,支持为探究真理而进行的独立多样、综合交叉的创造性研究,着力基础研究,促进应用研究,为中国及世界贡献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学术自由、大学自主、师生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实行现代大学制度。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发展质量都是挑战。从学习到超越、从跟踪到引领,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决不是重复人家已经走过的道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发挥引领作用。这不仅需要资源上的持续投入,更要求思想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林建华说。

突破瓶颈,根据办学规律推进综合改革

北大在建设方案中提出,大学是高度依赖师生创造性的学术机构,应当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国大学目前面临的是非常复杂的发展局面,很多因素纠缠在一起,要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只有根据办学规律大力推进综合改革。

质量”,紧扣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事制度体系改革、治理体系改革、学术体系改革、资源配置体系改革等举措,建成世界最好的本科生教育,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合理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流动的管理体制,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充分激发创造潜力、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支撑学校核心使命的实现。

梳理建设方案,各项综合改革均细化为一项项具体举措。

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案提出结合实际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规则和配套制度,健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体系,制定加强基层党委工作的意见,健全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制度,制定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十个任务分解方案等举措。

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重新梳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学部、院系、教师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课程组、项目和专业,并实现学生在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推行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校内合聘、校外双聘制度,推广大班讲授和小班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举措。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方案提出建立新聘教师预聘制度,以“预聘—长聘”职位体系为核心,实行教学科研人员分系列管理制度,实施“博雅人才计划”,以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为重心,会聚一批国际一流的学者,统筹规划薪酬体系,建立符合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模式和待遇增长机制,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实行师德“一票否决”等举措。

方案还提出以院系和学科建设为基础,充分切实赋予院系自主权,建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院系资源核算体系,启动以院系管理为重心的校内预算分配改革试点,实现人才培养落实在院系、学科建设主体在院系、管理重心下沉到院系。大力发展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基础研究“特区”,加强对应用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的培育与扶持;在自然科学领域,增加对非共识前沿研究项目的投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制定并实施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振兴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思想理论、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创新。鼓励和支持院系、教师组建研究团队,长期持续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核心问题研究。

营造高地和高峰,“双一流”建设重点将放在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些世界领先的一流学科,这些一流学科是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通过精心规划与布局,逐步形成的学科高地和高峰。“北大要以更大的格局,更远更宽的眼界瞄准大的战略目标,创造出能够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学问和思想,解决中国及世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

北大在建设方案中提出,北大的“双一流”建设重点将放在一流学科上,并提出了“30+6+2”学科建设项目布局,即重点建设30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以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等2个重大领域为导向,带动学校学科布局的整体调整。

具体而言,北大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既继续支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又大力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既做加法,又做减法,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深化学术体系改革,形成“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学科协同发展、动态管理的学科建设体系。在继续支持已有交叉学科建设的同时,重点布局和建设六个综合交叉学科群,同时支持建立计算科学、管理科学、工程科学、资源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等跨学部协调机制,布局建设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为代表的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探索完善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管理体系,推行跨院系跨学科聘任教师,发挥跨学部的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对重点领域学科建设的作用。推进“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公共平台建设。

北大将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设方案提出,北大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服务文化强国战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加重视并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的支持,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之间、文科与理工医农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继续做好以《儒藏》等为代表的重大学术项目。方案还特别提出“要注意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在国外刊物上发表多少论文并非衡量一流的唯一标准,我们更看重、更提倡和更鼓励的是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案”。

郝平表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双一流”建设,北大的工作主线是“两个全面融入”:一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指导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项工作,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办学思想、教育思想,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用新思想培育一代新人;二是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融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年12月30日)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以评助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柴如瑾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在我国教育“管办评分离”、强化高校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这项评估为何如此受关注?其评估是如何进行的?评估结果将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记者对此展开了采访。

指标体系:建立“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

95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513个单位,7449个学科……2016年4月启动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近日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将前70%的学科分9档进行了公布。

据学位中心负责人介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学科评估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它是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不同于政府开展的合格性评估。从2002年首次开展,平均四年一轮,至今已完成四轮。

针对评估中最受关注的评价标准问题,记者从学位中心了解到,第四轮评估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在继承前三轮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论证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即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体系框架,每个学科设置不同的权重。

“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了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的内涵与特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表示,“经过15年的努力,学科评估正逐步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评估品牌。”

具体来看,此次评估在学科评价体系“中国标准”和学科评估方法“中国模式”的建立上有较大创新。比如,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改革师资队伍、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强化社会服务贡献评价和分类评估,采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提出跨学科成果按实际内涵,实行“绑定参评”方法,探索国际同行评价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认为:“学科评估重在为院校提供客观了解自身在学科建设上的现状、与同类院校相比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建议;为社会呈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全貌和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同时,为学生更好地选择院校提供信息,为政府和企业更准确地找到合作伙伴提供支持。所有这些功能在目前实施的学科评估制度设计上都已经有所体现。”

评估亮点: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导向

历次学科评估都很注重考虑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把学科建设置于中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中。本次学科评估更是从一开始就明确: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导向,不断创新评估方法,不断树立评估品牌。史静寰分析指出,本次学科评估有不少亮眼之处。

亮点一: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国标准,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学生调查”和“雇主调查”,将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评价话语权拓展到教育系统之外。

亮点二:不以“帽子”衡量学术水平

改变“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俗称“数帽子”)的片面做法,比如“长江学者”等不会自动换算成分值,而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结构”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同时,规定教师成果归属按成果产生时的“产权单位”界定,不随人移,抑制“抢帽子”等人才无序流动现象。

亮点三:构建质量导向的论文评价方法

为克服唯论文数量和国外期刊的评价方式,此次评估除部分学科外,不再统计发表论文总数,以“代表性论文”进行同行评议,尝试建立论文评价中国标准,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

亮点四:首次单独设置“社会服务贡献”指标

评估更加关注社会服务贡献,由参评单位提供“代表性案例”来展现学科建设对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贡献。

亮点五:探索国际同行评价

为提高我国学科国际知名度和学科建设的国际影响力,本轮学科评估首次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在数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学科试点开展国际声誉调查,为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提供借鉴。

亮点六:客观数据和主观信息相结合

针对学科建设中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无法用定量公共数据进行测度的问题,学科评估采取“客观数据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数据核查确保数据准确,另一方面,坚持“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方法确保专家主观评价的科学性和正确导向。

针对此轮评估的改革与创新,浙江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严建华指出:“这充分体现了兼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导向,强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贡献水平的多维度评估,能够比较科学地检验学科整体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成效,引导高校及社会各界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上来。”

评估结果:学科建设与国家发展同步共频

本轮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再公布得分;同时还首次提出“学科优秀率”指数,帮助学校发现学科布局问题,警示“摊大饼”式盲目扩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对这种结果公布方式,赵沁平分析指出:“这种方式既有一定的区分度,能够体现不同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实际变化,满足社会对院校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又淡化了分数和名次,引导高校更加投入学科的内涵建设。”

史静寰则提醒高校:“学科评估的真正作用不在于公布分数、排出名次,而是展现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帮助院校发现和诊断问题,改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

从具体评估结果来看,学位中心通过对比上一轮学科评估相关数据,对五年来我国学科建设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谱写了我国学科建设新篇章,形成了学科建设的“中国效应”。

评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93个、学科11328个。在学研究生人数198.11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56.39万,分别比2012年增长15%和16%。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培养的一大批研究生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从国际学术影响力来看,我国学科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从论文数量上来看,仅2016年,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量占全球的八分之一,部分学科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发表论文数量的排名来看,截至2015年,在22个学科领域中,我国有17个领域分别位于世界前五名,特别是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多年位于世界第一。近五年来,在基于论文及其被引次数的国际学科评估中,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从473个增加到74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高校从133所增加到187所。

学位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学科评估下一步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深入挖掘学科大数据,提供咨询分析报告等服务,真正做到以评助建;二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价标准研究,扩大中国学科评估标准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12-29)

【高教资讯】

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2012—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累计接近17万亿元,年均增长7.9%。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居主导地位,占GDP比例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23日,财政部部长肖捷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财政教育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财政教育资金、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引导,经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肖捷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各级各类教育入学(园)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同时,当前财政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差距仍然较大,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强化;一些深层次的教育体制机制问题需要系统破解,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尚需改革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还不够健全;财政管理仍需加强,有的地方和学校重投入、轻管理、轻绩效,存在损失浪费、违法违纪等问题。(来源: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12-24,有删减)

三部委发文强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撑保障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投入多元、动态调整、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体系。我国将布局建设若干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实验室。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推动学科发展,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部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需求,在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技术领域需求,建设若干综合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共性关键技术的需求,建设一批专业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重大临床医学需求和产业化需要,建设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面向科技创新需求,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择优新建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馆)。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生态保护、资源环境、农林业资源、生物多样性、地球物理、重大自然灾害防御等方面择优遴选建设一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面向为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需求,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突破实验动物资源和模型、科研用试剂、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等一批关键技术,组织开展重要领域、区域的科学考察调查,完成一批重要志书典籍编研。(来源:经济日报,2017-10-31 )

北林大成立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日前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林业、生态等领域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为研究对象的专门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任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任名誉院长。

新成立的研究院将主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林业、生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为切入点,推动传承、培育和创新发展林业、生态文化。据悉,我国的自然遗产大多是在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涉及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等。为了适应国际加强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大趋势的需要,研究院将系统研究、深入挖掘林业、生态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通过开展林业与生态文化遗产底数清查、挖掘文化遗产精髓、健全发掘与保护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活动,推动我国林业、生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同国际接轨。

该研究院将系统开展林业与生态文化传承创新、自然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利用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开展林业与生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教育,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系列讲座和高端论坛,推广富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和生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核心理念;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荒漠公园、国有林场等共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基地;遴选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林业、生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代表性项目等。(来源: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7-12-09)

中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数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能力持续增强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0月31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35万次,较2016年统计时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两位,超越英国和德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9.9%。

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各学科论文在2007—2017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近两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据介绍,我国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占世界1/4,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三位。其中,截至2017年10月,中国高被引论文为20131篇,占世界份额为14.7%,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18.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69976篇,仍居第一位。英国的高被引论文数为25880篇,居第二位。

中国的国际热点论文数为703篇,占世界总量的25.1%,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美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553篇,仍居第一位,其次为英国的820篇。

就单一学科来看,我国材料科学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首位,另有8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第二位。2016年中国跻身世界前两位的学科数量上升到9个,其中材料科学已经排在世界首位,另有8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分别是: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环境与生态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和物理学。地学和综合类排在世界第三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排在世界第四位,微生物学排名世界第五位。

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第七年排在世界第二位。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2016年中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8662篇,比2015年增加376篇,占世界的13.6%。中国在这些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有42.8%是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

而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第八年排在世界第二位。以SCI数据库为例,2016年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为32.42万篇,占世界份额的17.1%。美国仍排在第一位,其论文数量为50.23万篇,是我国的1.5倍,占世界份额的26.5%。

从国际合作角度来看,我国国际合著论文占比超过1/4,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产出论文继续增加。2016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8.3万篇。国际合著论文占我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5.8%。2016年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我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71.6%,合作伙伴涉及155个国家(地区)。

随着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增强,中国已具备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能力。2016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论文中,作者数大于1000人、合作机构数大于150个的论文有225篇,较2015年增长19.7%;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496篇,涉及学科有高能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气象和大气科学等。

同时,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继续提升,进入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增加。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2016年CSTPCD收录自然科学领域期刊的期刊有2008种,它们共发表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49.42万篇;收录社会科学领域期刊的期刊有395种,它们共发表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6.71万篇。

2016年2008种自然科学领域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28,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5.9%;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361次,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11.2%。

2016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85种,比2015年增加了37种;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14种;Medline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95种;SSCI收录中国期刊1种;Scopus收录中国期刊516种。中国进入SCI的期刊中,2016年进入本学科领域总被引频次排名前1/4行列的期刊共有11种,进入影响因子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4的期刊有34种。

研究还显示,美国科学家关注中国在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基础医学、药物学、环境、地学、能源科学技术等领域中,有国家级基金支持的项目所取得的论文成果。英国科学家更重视中国在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和天文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德国科学家最重视中国在能源科学技术领域产出的论文。日本科学家所关注的中国论文主要集中在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学科。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与往年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科技成果产量和影响力都在迅速提升,尤其包括材料科学在内的众多中国学科展示出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无论从国际合著论文还是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来看,一系列相关数据的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能力持续增强。根据目前整体走势,未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还会继续增加,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来源:人民日报,2017-11-01)

青岛科技大学:打造“全球化工橡胶业的硅谷”

15项国家科技大奖,8个国家层面的创新平台,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支撑实现上市的公司达到了7个,带动千亿级别产值……作为一所山东省属高校,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带来的社会价值着实亮眼。

青科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另一大亮点则是“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京博(青岛)技术中心主任贺爱华说:“基础研究是学校的优势,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新动能。技术中心的设备、平台可以企业、师生共享,能为学校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可谓多方共赢。”

至今,青科大已与近20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研发中心,与200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11年初,青科大牵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市市北区政府等共建橡胶谷,集聚了世界级、国家级的科研机构。2012年又成立了“绿色轮胎与橡胶协同创新中心”。目前,中心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达到19项,其中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效益达17亿多元,被誉为“全球化工橡胶业的硅谷”。(来源:光明日报,2017-10-31,有删减 )

英绘制致癌蛋白“社交网络”图谱

英国癌症研究所近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所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新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致癌蛋白不同于非致癌蛋白的独特行为,绘制出这些蛋白的“社交网络”图谱,为开发抗癌新药提供了新的助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最近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计算生物学卷》上。

研究人员发现,有许多交互的分子途径影响着癌症的发展,那些被抗癌药物“瞄准”的致癌蛋白,与非致癌蛋白相比往往有特殊的“社会行为”特征。他们认为,这表明先前一些未被发现或瞄准的致癌蛋白也应具有类似特征,也可以成为有效的药物标靶。对于那些能与很多其他蛋白“交流”的“枢纽”蛋白,研究人员将其比喻成有着成千上万朋友的超级脸书用户,更可能导致癌症。

公报称,研究人员已经绘制出了这些致癌蛋白相互作用方式的图谱。利用这一图谱,研究人员可以预测哪些蛋白是抗癌药物最有效的目标。目前这一图谱已经公开,可以为研究不同类型抗癌药物提供一条捷径。

“通过识别致癌蛋白的‘社交行为’,来预测潜在抗癌药物的新标靶,我们的研究还是第一次。”癌症研究所负责该项研究的毕山·AI-拉兹卡尼博士说,“研究表明,作为抗癌药物标靶的致癌蛋白,其行为与正常蛋白相比有着很大差异,它们往往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交网络’,就像超级脸书用户。”

AI-拉兹卡尼还指出,在药物开发过程中,找到新的标靶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这往往是一个冗长、花费巨大的过程。而新绘制的图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出更好的新药物,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金钱。同样,它也有助于揭示治疗过程中出现抗药性的原因,或许几年内医生就能因此开发出不同的药物处方,对不同癌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