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7年第10期(总第29期)

作者: 时间:2018-06-04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7年第10期 总第29期

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中心 主办 2017年10月30日

=============================================================

本期导读

【高教探索】

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高教视点】

双一流:对高校过度综合化的重塑

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解读

入选“双一流”不等于一劳永逸

【医药资讯】

中国科学家发现“虫草抗癌”新机理

我国自主研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获批临床试验

科研人员研发超级微型胶囊 可输送药物至人脑内部

我国成功建立72小时内筛查三百种病原技术体系

我国在肺癌、白血病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

生物打印引领未来再生医学

研究发现部分抗生素能“暴力”杀死耐药菌

一管血就能测癌?这是真的!

哺乳动物细胞“变身”生物计算机

开发新抗生素,不妨试试巨蜥血

=========================

【高教探索】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中共教育部党组

核心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机会,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教育综合性改革,以改革激发活力注入动力,四梁八柱的改革框架已经搭建,改革的红利不断显现。

■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努力造就一支能够肩负建设教育强国历史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调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13亿多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梦正逐步成为现实。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016年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这是时隔11年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教育系统旗帜鲜明加强意识形态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广大师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衷心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认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院系、中小学、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以政治标准为第一要求,全面加强大中小学领导班子建设。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合格、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合格、共产党员行为和作风合格、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合格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广大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思想感情上认知认同,在学习生活中遵循践行,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小培养“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全面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好教材的政治关、思想关和质量关。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颁布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促进青少年“德法兼修”。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学生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铸就美丽心灵。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开展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生产实习等实践教育活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

三、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机会,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政府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给予优先保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奠定了教育共享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7.4%,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4%,比2012年提高1.6个百分点,普及程度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5%,比2012年提高2.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蓬勃发展,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加快。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五年来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4%,多媒体教室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80%,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直接服务于近1亿农村中小学师生,全国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第三方评估表明,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根本标准,通过教育帮助个体实现自我发展,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努力办好农村教育,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四统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被誉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中西部100所高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支持建设1所高水平大学。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高考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到5个百分点以内。实施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2年以来累计招生27.4万人,更多的农村孩子有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在政策、经费等方面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地区教育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重点监测的24个大城市数据显示,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和阳光监督入学。进一步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16年受助学生超过9000万人次,资金超过1600亿元。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600万贫困地区学生,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不断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视力、听力、智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0%以上。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比例稳定在80%左右,30个省(区、市)实现了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教育的社会贡献力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切实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人才。推进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载人航天、量子通讯、超级计算机等领域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我国高校在世界多项大学排行中位次整体大幅前移,部分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目前,我国已与4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2016年成为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的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认可。

六、注重教育综合性改革,以改革激发活力注入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坚持综合改革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与于法有据相结合,四梁八柱的改革框架已经搭建,改革的红利不断显现。抓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一枢纽环节,全面启动自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改革,31个省(区、市)均形成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克服“一考定终身”,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一揽子法律修订完成。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基本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15项教育行政审批,扩大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编制及岗位管理、职称评审等方面自主权。加强督导体系建设,全面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大功能。

七、深化教育对外开放,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教育新定位、展现教育新作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2016年,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华学习,我国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国。建成一批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成功建立中俄、中美、中欧、中英、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8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人文交流已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成为我国外交的三大支柱。大力加强国别研究,重视培养小语种人才,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建成遍布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700多个孔子课堂。

八、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努力造就一支能够肩负建设教育强国历史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师德为先,建立健全大中小学师德体系,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学生“四个引路人”。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就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专门政策,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极大调动了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上了崭新的历史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受教育水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化。这些都需要我们超前谋划、统筹考虑。不久前,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两个文件共同构成了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必将为到2030年我国教育总体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办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教育系统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踏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求是》,2017年第16期)

【高教视点】

双一流:对高校过度综合化的重塑

陈志文

双一流名单终于公布了。

有人说这是985、211工程的升级版,一流高校大约对应985,一流学科大约对应211。这个说法虽然不严谨,但大约是形象的,有参照性,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新时期的985、211。国家七部委的相关说明中也明确强调是在211、985的基础上,“继承好已有建设成效”。

与985高校相比,一流学校入围名单显然做了扩容,从原来985的39所高校扩展到42所,新增加了3所,抛却学术评价,这3个学校显然都是承担了新时期高校布局的重担——郑州大学承担了人口与优质高等资源平衡职能。云南大学则作为西部高校的代表,也是为了平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区平衡问题。新疆大学显然兼具优化少数民族地区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乃至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考量。

与211高校相比,一流学科则大幅度扩展了,95+42=137所,明显超过了原来的116所(112+4)的格局。能入围的高校,普遍有一个特点——某些学科专业突出。

双一流和历史上的211、985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引导高校重新思考自己的优势与特色,重新塑型,走特色发展之路,最后达到提升质量的目的。

1999年大扩招后,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此次发展,主要是规模扩张为主,从精英教育快速发展到普及化,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跨过15%毛入学率大众化的门槛后并没有停歇,近年毛入学率年均增长3个百分点,去年达到42.7%,快速逼近50%这个普及化门槛。高校总数也从1000所出头,增长至目前的2600余所,招生总量近750万(2016),55%的本科高校历史不足18年。在这轮以规模为主的扩张中,高校也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综合大学化。流行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理工农医经法,高校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80%的学校办了80%的专业。从学科专业角度看,学校区别不大,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诟病。虽然有些说法是偏激的,并不准确,大学生多了,自然不能绝对比较其含金量,但千校一面的现状,却是客观事实。教育部门从2006年前后,一方面给扩招刹车,一方面就高调强调质量建设,并出台一系列措施控制质量,甚至硬性规定,在某专业就业不好的前提下,会停止或缩减该校该专业招生计划。但种种措施,收效并不明显。

如果说以前在质量的要求上,还只是大棒——提要求,甚至惩罚高校,那么双一流更像胡萝卜,引导高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一流学校必然是建立在一流学科的基础上的。此次双一流,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一流学科,都突出了学科建设的要求。即便是双一流大学,也都需要落实具体重点建设学科,要求把经费落实在具体学科建设上。这些本质上都在引导高校检讨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而不是什么专业学科都去做,都去建设,这显然是对过度综合化的一次调整,一次对高校的重新塑型。

此次引导效果应该说立竿见影。2016年年初,兰州大学停办教育学院就是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开始重新定位塑型的一个典型事件。举办教育学院是近20年综合高校的一个热点,兰州大学举办10余年后,其相关学科排名却难以和同一个城市的地方高校——西北师范大学相比,只能放弃。2016年下半年,包含清华北大在内的175所高校共调减停办576个硕士点博士点,其中浙江大学一举取消30余个,其中包含8个博士点。为了响应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在办学方向上,高校纷纷开始采取措施,进行大规模调减、收缩。清华北大讨论多年的大类培养也开始全面实施。清华大学2016年公布,全校49个专业归并为16个大类培养,并在16个大类学科中,设立首席教授,制定学科发展计划。

这种指导思路,也给原来没有机会入围211、985的高校一次重要的突围机会。对于一些学科单一、但特色明显的高校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逆袭机会。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数十所非211高校入围双一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些高校入围,无一不是学科优势。

当然,国家层面双一流入围高校与学科都有限,但此次双一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引导。在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引导下,据不完全统计,20余个省市已经出台配套的计划,部分省市版的双一流已经开始实施,估计最后地方投入的总和将显著超过国家的投入,这些都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莫大的推进作用。

这两天有人指责“双一流并没有打破过去211、985重点建设部分高校的格局,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换汤不换药”。这种批评显然缺乏专业性,是站不住脚的。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是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联的,从来就没有均衡过,从全世界来看,绝对均衡本来就不存在,也不是可以达到的。美国号称有4000所大学,但USnews排名仅有300家。这个动辄讲公平的国家里,著名高校资源主要聚集在东北部与西南部,而在广阔的中南部地区屈指可数。奢望把大学都变成好学校,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更不是我们这个仍然是发展中的国家现阶段的目标。集中资源,从国家建设发展考虑,重点支持建设一部分世界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仍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最恰当的选择。(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09-26 )

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解读

高靓 董鲁皖龙

“双一流”建设特别报道

9月21日,备受期待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出炉。为何要设立这份名单?名单是如何产生的?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此举意味着什么?这些高校又将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迈进?围绕这些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双一流”建设的重大进展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995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一批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按照部署,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为“双一流”建设确定了“施工图”。

此次公布的名单,正是按照《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进行遴选认定的结果,是“双一流”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按照每5年一个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原则,这批高校将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实操阶段。

对于这份名单,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分析说:“‘双一流’是以‘211工程’‘985工程’为逻辑起点和继承基础的,是新时期中国追求世界一流大学的政府行为,代表着国家意志,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

“‘双一流’建设将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在第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看来,“从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高水平大学建设相关政策的情况看,‘双一流’建设的概念已从中央传递到地方,激发了地方进行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校的受益面不断增大。同时,重点建设高校名单不断变化,说明重点建设的政策起着激励高校发展的作用。重点建设高校往往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在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学科建设、大学治理等方面具有示范效应。”(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9-22)

入选“双一流”不等于一劳永逸

“双一流”建设不是“一次定终身”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有洗牌的。

备受关注的“双一流”名单公布。名单甫一出炉,就聚拢无数眼球。

很多媒体发布该消息时,都用了“重磅”字样,足见“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分量之重。作为985、211升级版的“双一流”建设,确实当得起“重磅”二字:它既关乎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也关涉许多高校、学科的愿景。在此背景下,该名单被镁光灯广泛聚焦在情理之中。

名单出来后,有些入选高校(学科)甚至高校所在的省市,将此作为荣誉,一派欢欣鼓舞、大功告成的景象。

这种情绪可以理解,尤其是某些非985高校,将这视作殊勋茂绩也不奇怪:“双一流”建设高校评选认定,经过了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等程序,本就是择优的结果。对被选上的高校及有些具体学科而言,入选既是认可,也是站在高点上承载高期许。

但入选“双一流”名单者,远未到大功告成、举杯贺庆的时候。

正如三部委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说到的,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已经成为了世界一流。

“双一流”建设,本质上是契机,更是重任。

更要看到,入选了名单,也不等于可以一劳永逸。“双一流”建设跟此前的985、211项目有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双一流”建设突破了身份固化问题,打破终身制,体现了“优者上”的竞争思维。

据了解,“双一流”建设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和管理,会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还会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

也就是说,“双一流”建设不是“一次定终身”,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有洗牌的。将来,各高校、学科要凭实力说话,而不可躺在某些“荣誉簿”上睡大觉。在当下高校、学科竞争激烈的语境下,有些入选者若是懈怠,没准就会在“不进就等于退”的竞争格局中,从“双一流”建设中掉队。

名单出来后,没有进入这一名单的学校显得有些落寞。不过,既然这一名单是动态的,这些学校也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评估中进入“双一流”。

没有入选的,不应该气馁,大学体系本身是一个多样化的生态,应该立足于做最好的自己,形成“百舸争流”之势。

开放的“双一流”大学名单,可以增强大学间的竞争,这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

入选“双一流”,是一种契机、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建设更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双一流”大学要大踏步前进,不负大家的期待。(来源:新华网-新京报,2017-09-22)

【医药资讯】

中国科学家发现“虫草抗癌”新机理

历经七年研究,中国科学家在业界首次发现蛹虫草能够合成抗癌药物——喷司他丁(pentostatin)。喷司他丁最早于1974年在细菌中被鉴定,1991年获美国FDA批准,成为抗毛细胞白血病的商业药物。

国际知名期刊Cell的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 19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虫草素伴随保护分子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

虫草素最早于1950年在蛹虫草中被发现鉴定,具有抗菌、抗虫及抗癌等生物活性,但合成机理未知,导致学界及企业界争论不休,认为冬虫夏草等不同虫草具有合成虫草素的能力,也即抗癌功效。

另外,此项研究还表明,虫草素含量过高时会在真菌中引起细胞毒性,这意味着对于人类来说,也不宜摄入过量的虫草素。

据悉,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及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B项目的资助;由研究生夏永亮和罗飞飞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等完成。(来源:中国新闻网,2017-10-20,有删减)

我国自主研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获批临床试验

近期我国抗肿瘤药物研究取得新突破。记者日前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1类新药ASK120067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这款药物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院士和耿美玉研究员团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丁克教授团队和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有望开发成为有效克服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

据了解,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85%以上,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已上市的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耐药问题较为突出,其中EGFR T790M突变是最常见的耐药原因。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共同研发的这款药物是靶向设计合成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EGFR耐药突变,抑制多种含EGFR突变的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促进细胞发生凋亡;而对野生型EGFR抑制活性较弱,表现出良好选择性。

该项目生物标志物研究获得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来源:经济参考报,2017-10-27,有删减)

科研人员研发超级微型胶囊 可输送药物至人脑内部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和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科研小组使用氨基酸研发了一种直径仅有3万分之1毫米左右的超级微型胶囊。

人脑除了成为营养源的葡萄糖等之外,血液中的物质几乎都无法进入其中,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方面,如何将药物输送到人脑内部一直是一个重大难题,而使用葡萄糖将这一胶囊的表面覆盖后,脑血管中的特定蛋白质与胶囊的葡萄糖相结合,从而可将胶囊输送到人脑内部。

科研小组还注意到在空腹状态下特定蛋白质能积极地输送葡萄糖这一特点,并将胶囊用于空腹状态下的实验鼠时,成功地将胶囊输送到了鼠脑内部,其效果达到迄今为止药物的100倍左右。科研小组认为,如果将药物成分放入这一胶囊的话,可以期待其达到迄今为止所无法达到的疗效。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教授横田隆德指出:“这一胶囊不仅可以在医治老年痴呆症,而且还可以在治疗神经关联的疑难病症以及精神疾病方面成为强有力的武器。”此外,东京大学特任教授片冈一则表示:“希望将来能研发出可将药物输送到人体任何所需部位的纳米技术。”(环球网,2017-10-31,有删减)

我国成功建立72小时内筛查三百种病原技术体系

3月21日,科技部召开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介绍8年来我国在传染病防控监测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我国已成功建立在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和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徐建国介绍,在传染病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已建立了由12个核心实验室、91个区域重点检测实验室和800多个哨点医院组成的监测技术网络,为有效应对国内国际重大突发疫情发挥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他指出,我国同时建立的多项传染病流行病学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传染病病原体实验室分析分型监测核心技术体系等,使我国突发性疫情发现和溯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重症病例临床救治能力也得以大幅度大提升,从而使我国重大突发疫情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秦怀金认为,传染病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制约艾滋病、乙肝、结核病诊防治的关键技术,为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水平、乙肝向中低流行水平转变、肺结核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降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来源:科学网,2017-03-22)

我国在肺癌、白血病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

记者22日在科技部举行的“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在肺癌、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持续增强,取得阶段成效、硕果累累。

新药创制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截至“十二五”末,新药创制专项已累计有90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包括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等24个1类新药,是专项实施前总和的5倍;技术改造200余种临床急需品种,涉及15.3%的国家基本药物,药品质量明显提升;国产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上市,促使国外有关专利药物在中国降价超过50%;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成功研发了帕拉米韦、重组埃博拉病毒疫苗等应急药品,为重大突发疫情的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和生物安全保障。

此外,拉莫三嗪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利培酮微球注射剂获得美国FDA批准,直接提交新药申请,地奥心血康、丹参胶囊等获得欧盟上市许可。“我国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得到国际认可。”秦怀金说。

药品安全问题事关百姓的生命与健康,在全世界都有过惨痛的教训,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是新药研发的必要阶段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表示,在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我国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平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新药临床前安全评价工作已与国际接轨,评价平台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了我国新药研发,保证了公众用药安全。(来源:新华社,2017-02-23)

生物打印引领未来再生医学

3D打印除了打印模型、房子和各种小物件外,其打印出来的鼻子、软骨等活体器官更受关注。最近,中国科学家发明出将黄金作为生物打印墨水的新技术,极大提升了打印心肌组织的功能。

据这项新技术的主要研究者、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朱铠介绍,所谓“黄金”并不是日常所见的黄金,而是将导电的金属金纳米颗粒掺入本身导电性较差的传统生物墨水中。这样一来,新材料能有效提高墨水的生物导电性,使得包埋于其中的心肌细胞之间的电信号传导更快,也更稳定,从而实现整片心肌组织自发且同步搏动。

早在2003年,科学家便将喷墨打印机墨盒里的墨汁换成装有细胞的水凝胶,首次实现了活细胞图案的打印。这些带有细胞的墨水被形象地称为“生物墨水”。通过调节打印图案和坐标定位,便可以打印出带有活细胞的特定三维结构。随后10多年间,生物打印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打印方式到打印材料,都有了巨大改进。

传统再生医学中,要实现对复杂组织和器官三维结构的复制非常难,而生物打印几乎可以完全复制生物组织的微观与宏观结构,达到功能的再生。通过合理调节生物打印的参数,例如打印形式、生物墨水、细胞选择,科学家能制备不同的人造组织和器官,包括肝脏、血管甚至心脏。

由于心脏有特殊的传导系统,该系统发生冲动并传导至心脏各部位,进而再通过心肌细胞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实现心房肌和心室肌的节律性收缩,从而实现全身的血液循环。因此,如何增加心肌细胞之间的电信号传导,一直是使用包括生物打印技术在内的人工心肌组织制备的难题。

由于生物打印能制备任意形状的人造组织和器官,通过对人体组织损伤部位的有效成像及建模,损伤部位特定的形貌可以被重建,并能与伤口处实现无缝对接,显著提高了再生和修复效果。特别是在修复创伤皮肤领域,生物打印已有应用实例。据报道,将红外成像技术和生物打印喷头结合,在扫描过程中进行伤口深度的测量和实时打印,可以达到对皮肤创伤的均一修复。

目前,生物打印进入临床使用尚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打印中所产生的各种温度变化、剪切力等因素,均会导致细胞存活率降低,如何改进打印设备使其更加精细化,降低打印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刺激,提高打印组织的存活率和使用率,是仍需攻克的问题。生物墨水中的各种添加材料,如金纳米颗粒,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表面修饰,才能在提高生物相容性的同时不影响细胞活性。

10年前,生物打印对人们而言可能还是一个神话,如今已经发展成一项平常的治疗手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打印必将实现对于人体组织和器官在结构、功能和形貌上更好的模拟,将再生医学推上一个新高峰。(来源:人民日报,2017-04-14)

研究发现部分抗生素能“暴力”杀死耐药菌

全球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一项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上的新研究显示,抗生素如果有足够的作用力穿透细菌细胞,就仍可杀死耐药性细菌,这一发现有助未来开发出更有效的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抗生素耐药性主要指细菌对治疗它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演化为耐药菌。这些耐药菌可能感染人类和动物,从而变得更难治疗。

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利用高灵敏度仪器深入分析了不同抗生素与耐药和非耐药性细菌“对垒”的状况。发现抗生素就像“钥匙”,能打开细菌细胞表面的“锁”并施加作用力,然而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就等于换了一把“锁”,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就不好用了。但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仍有部分抗生素拥有足够“强力”,能够杀死耐药菌。

研究人员指出,不同抗生素对普通细菌施加的作用力基本类似,但如果遇到耐药菌,不同抗生素的作用力差别就很大。其中,强力抗生素奥利万星产生的作用力能在耐药菌细胞表面“撕开很多洞,并将其瓦解”。

研究人员发现,奥利万星的分子容易聚合成分子簇,当两个分子簇“钻进”细菌表面时,它们“推开彼此”的作用力可以“撕破”细菌表面进而杀死细菌,让人意外的还有细菌表面的环境本身就有助分子簇形成,使这类抗生素更有效。

研究人员基于观察结果建立了一个详细的数学模型,描述了抗生素如何在细菌细胞表面发生作用。这个模型未来可以用于筛选新的抗生素,以便找到能“暴力”杀死耐药菌的新药物。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不但有助新抗生素的研发,应对耐药性问题,同时也可用于改进当前的常用抗生素。(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2-14 )

一管血就能测癌?这是真的!

“越早诊断出癌症,患者治愈的可能性越大,癌症的非侵入性诊断非常重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周向红3月28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该团队开发出一个计算机程序,能够从单个血液样品中检测出多种癌症,并能具体定位原发灶癌组织的器官位置,可用于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24日出版的生物学顶尖杂志《Genome Biology》上。

据周向红介绍,该程序的工作机制是在患者血液中寻找自由流动的癌症DNA中的特殊表观模式,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不同癌症类型的表观遗传数据相比较。因为来自肿瘤细胞的DNA在癌症早期阶段会进入血液,所以对疾病的早期检测提供了独特的标靶。

该团队建立了表观遗传甲基化标志物的数据库,这些标志物在许多类型的癌症中都很常见,并对起源于特定组织的癌症具有特异性。他们还汇编了非癌症样本的甲基化模式,从而拥有比较癌症样本的基线。“这些标志物可用于将血液中发现的自由DNA分解为肿瘤DNA和非肿瘤DNA。”她说。

研究人员利用乳腺癌、肝癌和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对该程序进行测试,并与另外两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比较“越早诊断出癌症,患者治愈的可能性越大,癌症的非侵入性诊断非常重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周向红3月28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该团队开发出一个计算机程序,能够从单个血液样品中检测出多种癌症,并能具体定位原发灶癌组织的器官位置,可用于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24日出版的生物学顶尖杂志《Genome Biology》上。。结果显示,另外两种方法的总错误率(产生假阳性的可能性)分别为0.646和0.604,而新程序的这一数字低为0.265。值得一提的是,该组受测人群中有30人患有早期癌症,该程序能够检测出80%的病例。

“癌症早期阶段血液中存在的肿瘤DNA水平非常低,但该程序仍能做出诊断,证明该方法对癌症早期检测的潜力。”周向红说。(来源:科技日报,2017-03-29)

哺乳动物细胞“变身”生物计算机

《科学》杂志3月28日报道,波士顿大学合成生物学家威尔森·黄带领的团队提出一种方法,用基因工程方法编辑哺乳动物细胞DNA,从而进行复杂的计算,使这类细胞变成生物计算机。他们希望新的编程技术有助于癌症治疗、按需生长可以替换受损身体部位的组织等。

科学家尝试将细胞编辑工程从细菌扩展到哺乳动物细胞,创建可帮助检测和治疗人类疾病的DNA电路。但是,很多这类努力失败了,原因是复杂电路若正常运行,需要单个基因组件的开关稳定工作,而基因打开或关闭的最常见方法,是让被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与特定基因结合并调节其表达。问题是,这些转录因子都有细微的不稳定表现。

黄的团队摒弃了转录因子,使用剪切型酶来切换人肾细胞基因的开关。为了设计DNA电路,黄的团队在常规细胞机器启动后,插入4个额外的DNA片段,其中两个被称作重组酶的片段,可在与特定药物结合时,激活并点亮能产生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从而成功稳定控制了DNA开关。

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报告中,黄的团队报告称,可以通过在不同的目标线上添加更多重组酶,创建各种电路,用来执行不同的逻辑操作。目前,该团队已经建立了113个不同的电路,成功率高达96.5%。进一步的演示证明,他们设计的人类细胞生物学样本系,使电路可以不同的输入组合方式运行16种不同的逻辑。

合成生物学家希望用这类新兴的细胞电路创造新的疗法。例如,可以设计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检测出癌细胞产生的生物标记物;或者尝试设计干细胞,在不同信号提示时,发展成特定的细胞类型,按需生成人类病患所需的身体组织,如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或生成软骨的软骨细胞等。(来源:科技日报,2017-03-29)

开发新抗生素,不妨试试巨蜥血

英国《自然》旗下“自然合作期刊”《NPJ·生物膜和菌群》杂志4月10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基于科莫多巨蜥血液中某种天然分子的新型合成肽,能治疗小鼠的生物膜伤口感染。这种肽具有开发为抗生素的潜力,特别是用于治疗对现有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的生物膜伤口感染。

过去30年里,仅有非常少量的新抗生素被发明出来,人们亟待新的抗生素来对抗多药耐药型病原体。肽是具有两个或多个氨基酸的蛋白样小分子,抗菌肽因其有效性和广泛的抗菌活性,成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此外,抗菌肽已经显示出了对生物膜的活性。生物膜是细菌细胞彼此黏附,并附着在诸如伤口、心脏瓣膜或导尿管等表面时形成的。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研究人员莫尼克·范·霍克及其同事,此次在科莫多巨蜥的血液中搜寻到了新型抗菌化合物。科莫多巨蜥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科莫多龙,其唾液被认为含有许多不同的细菌菌株,其中一些会导致败血症,但这些细菌对巨蜥本身不产生影响,这表明它们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保护。

研究团队从科莫多巨蜥的血浆中分离出了一种表现出抗菌活性的肽,并以其为基础设计出了一种重排氨基酸的修饰合成肽,将其命名为DRGN-1。

实验表明,DRGN-1对两种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和抗生物膜活性,且上述活性是通过让菌膜变得可渗透而实现的。在小鼠模型中,DRGN-1通过其抗菌活性,促进皮肤细胞迁移封闭伤口,从而显著加快了感染这两种细菌的伤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