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8年第10期(总第41期)

作者: 时间:2019-04-19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8年第10期 总第41期

发展规划与法规处 主办 2018年10月30日

==============================================

本期导读

【高层声讯】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打造“双创”升级版

李克强:要尊重科学规律,不能总想抄捷径

李克强: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更多突破

【高教视点】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不忘育人初心 加快“双一流”建设

教学与科研: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引擎”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成果转化要冲出"死亡之谷"

【高教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高教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着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南科大与港科大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共建微电子学院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在山东大学成立

山东大学与剑桥大学签约共建国际创新转化学院

北京大学成立生态研究中心

250所高校新增大数据相关专业

人工智能布局建设助力“新工科”

广东高校新增学科 大数据人工智能炙手可热

打破界限:中国发展交叉学科瞄准科创前沿

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命运密码并解码新技术

=====================

【高层声讯】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打造“双创”升级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打造“双创”升级版,增强带动就业能力、科技创新力和产业发展活力;通过《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有利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扩大就业。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加快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保制度。二要出台鼓励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实施细则,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三要升级“双创”平台。更好发挥市场力量,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有机结合、互促共进。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使更多优质资源惠及群众。四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对个人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对差价收入免征个税。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享受的免征房产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至省级,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也可享受。支持有潜力但尚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五要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六要创新信用监管,监督共享经济平台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严守安全质量底线。会议通过《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来源:新华社,2018-09-07,有删减)

李克强:要尊重科学规律,不能总想抄捷径

李克强在两院院士大会作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时强调,要发挥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作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李克强说,人力人才资源是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要坚持就业优先,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我国庞大的就业人口是发展的巨大动力,要广开就业渠道,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坚持教育优先,保持教育投入稳定增加,突出抓好义务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高校质量,鼓励终身学习,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科研、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等,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李克强说,基础研究属于发明创造,行政规划不出来,要尊重科学规律,不能总想抄捷径。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带动企业投入,让科研人员真正沉下心来攻克原创性成果。应用研究要推动创新融通发展,依托“互联网+”和“双创”,促进大中小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创客协同合作,推动研发国际合作,催生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生产力。

李克强说,要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培育创新生态。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宽容失败,为科学家开辟绿色通道,加快解决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大幅度提高国家科技奖奖金标准。有关部门要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今年见实效。各级政府要继续为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来源:中国政府网,2018-05-31 ,有删减)

李克强: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更多突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8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开幕上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生命科学事关人的健康和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全球生命科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不断加强生命科学研究,重视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希望与会嘉宾围绕大会主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不断加强协作,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更多突破,携手应对重大疾病、人口老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挑战,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来源:新华社,2018-10-29)

【高教视点】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不忘育人初心 加快“双一流”建设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大学对于国家的贡献可以体现在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引领等多个方面,但最重要的体现还是在人才培养上。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决定了民族未来的走向和国家发展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要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总书记的要求,是高校必须坚守和努力的方向。

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前提。纵观世界,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所大学在国家的历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取决于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又红又专”的育人传统,对学生提出“两个拥护、两个服务”的基本要求,即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上,做到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立志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学校始终坚持价值引导、立德为先,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做支撑。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曾有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组成的。好学校一定把育人看得最重,好老师一定把教书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要鼓励高水平教师上讲台,努力缩短师生距离,构筑有温度的教育。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使教师对学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育人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来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坚持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一以贯之,坚持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坚持党管人才一以贯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以贯之。要打造一流的教学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大力推进文理渗透、通专融合,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和更大的成长空间,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大力推进学科交叉,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成长。要建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努力提高育人成效。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奋进在新时代,中国大学要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忘育人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人民日报,2018-05-10 作者系清华大学校长)

教学与科研: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引擎”

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强调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标准,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以往相比,他们更要肩负起科技创新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责任,实现对高校两大基本职能——教学与科研的“双肩挑”。

知易行难。近年来,科研与教学间的“协调”备受吐槽。高校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的“重科研、轻教学”导向,让教师更为重视科研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间接导致教学或多或少地被“冷落”,进而引发人们对整体教育质量下滑的担忧。随着呼吁高校回归教学本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不少人甚至埋怨让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是 “不务正业”。

科研为教学提供给养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明阳在自己博客上,对科研是否一定能促进教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谈及了现下的一种“潮流”:貌似只要有人提到高校“重科研轻教育”,就总有人跳出来反驳,认为“科研强,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对此,他略有微词,认为教学能力不等同于科研能力。科研侧重于创新,教学则是一种表达自然、人文知识的艺术。科研强,不等于教学强,比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是著名科学家,但却不是称职的中学数学教师。此外,他认为,科研只有在“所教即所学”的情况下,才能促进教学的提高。而现下,“教非所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对此,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法律专业优秀教师王红霞表示了部分认同。王红霞是湖南省教学能手、湖南省法学教学标兵,但其在学术研究中,也获得了不少全国性的荣誉和奖励。在她看来,在科研、教学融合而非对立的基础上,科研将是教学的“好搭档”。

“大学教学与中小学不同。中小学教育主要教授常规的一般性知识,适宜通过标准化教学、强化性训练来开展。大学教育则着力于向学生传授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前沿知识,它对教育的厚度、广度、高度和时效性都有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大学教师只有做好科研,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理论、时时把握前沿动态,从而将其融入大学教学,确保教学的含金量,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宽广的合格大学生。”王红霞如此向记者表示。她介绍说,中南大学作为一所旨在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在教学方面并不满足于对学生常规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的是与时俱进,确保学生总是学到该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知识,而不是陈旧的、过时的知识。

“教学和科研是每位高校教师需要平衡的两端。教学是本,无论科研做的多好,也不能忽视教学。有一个说法,如果你想学好一门课,最好就是把这门课程讲一遍。”王红霞表示,讲授的过程能倒逼教师系统盘点学科知识、切实夯实自身基础。因此,每一轮备课、上课,都会让教师有新的理解认知和提高。这些理解的加深,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夯实科研基本功。“尽管教学和科研会存在‘时间和精力’分配比例上的问题,但不是无法解决的矛盾。事实证明,科研和教学能够相得益彰。我反思自己之所以能教好,不是我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了教学中,而是在科研中把知识点‘吃’得更透更懂,自己懂了,在教学里才能深入浅出、信手拈来,从而会更好授业。不得不说,科研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重要的给养。”

参与研究的学生更善学习

“本科生完全有能力胜任科研。我回国来到学校后,在本科教学中就一直积极融合我们的科研进展,并向学生‘宣传’,鼓励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里参与科研工作。我们的实践证明,科研实验确实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专业课知识。我们有一个大三的学生,通过几年参与科研实验,已学会了主动去思考在实验室做研究时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课本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他已经发表了自己科研结果的SCI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湖南省团队百人计划负责人贾传坤如此回复科技日报记者的提问,并分享了自己的“实践”心得。

毕业于山东大学的贾传坤,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在大三时,贾传坤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暑期实验室开放性课题研究。在参与的过程中,他通过试验,加深了自己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这为他后来的科研生涯,打下了好基础。此后,贾传坤到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深造,导师给他定了做高分子隔膜材料的方向,要求他要做出“便宜好使”的新材料。“从仪器构建搭配、试验设计、实验完成,都是一个人在摸索。但我比较顺利,因为在大学参与开放式实验的经验,让我把知识点刻在了心里,对科研方法也有了一定‘套路’,是我真正终身受益的财富。”

现下,为学校本科生、研究生提供现场试验教学,已经成为了他和同事们的“常规动作”。他呼吁,高校信任本科生,更多为本科生教学融入“科研”元素。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我国著名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肯定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过,今日频繁被诟病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又是如何造成的?

近年来,社会各届一致认为应建立能激励教师重视教学的考评机制。比如,如何解决教学成果量化评价问题,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绩效分配、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投身于教学的积极性等。

尽管如此,但多数教师依然认同科研对高校的重要性。山东科技大学教授王耀东认为,重视教学不等于忽视科研。大学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纳入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其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学。切勿以重视教学为名而一边倒地忽视科研。有科研能力、在其特定的专业领域有原创思想和研究的教师,更能帮助学生发展培养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与王红霞的观点一致,王耀东认为大学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教师的科研积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身就具有教育价值。科研的过程,即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对许多基础问题认识深化的过程。“鼠目寸光”的教师,培育不出创新型人才。而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才能产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因此,要在鼓励教育的同时,大力提升大学的科学研究水平。切不可将科研与教学对立,造成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的越来越大。(来源: 科技日报,2018-09-13,有删减)

成果转化要冲出"死亡之谷"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说,就目前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比如,过去成果转化需要层层报批,现在学校可以直接批准;过去高校成果转化找不到资金,现在各种风险投资主动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尚未解决好的是个性问题。”这也是丁烈云在多个场合强调的观点。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包括三个方面:科技供给、科技需求、中间环节。科技供给的主力是科研院所、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科技需求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牵引力。

“推动力和牵引力要协同作用,反映在不同地区就会有所差别。”丁烈云说,比如,高校、科研院所并不太多的深圳,由于当地企业对科技需求、识别能力很强,于是政府组织创办了很多工业研究院,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基地搭建在企业家门口,实现企业与科研人员直接对接。这是解决供给不足、牵引力强的典型。

相反,中西部企业需要增强科技需求的牵引力。比如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供给力强但牵引力不足。“各个地区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遵循技术转化链的普遍规律。”丁烈云说。

何谓技术转化链的规律?他告诉记者,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链上的某一环节,技术创新链由R(research,研究)、D(development,开发)、E(engineering,工程)、I(industrialization,产业化)组成。R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反映;D的开发结果以专利形式反映;E是工程化、中试,以样机的形式反映;I是产业化,以产品、商品的形式反映。

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是工程化,工程化的投资是研究与开发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并不是每一项投入都会产生成果,要承受较大的风险。“科技成果从R到I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要想走出‘死亡之谷’,就要协同发力,综合施策。”

研究型大学应拒绝重复性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要走出“死亡之谷”,在技术创新链上最主要的高校、企业应该如何各安其位?对此,丁烈云有自己的思考。

他指出一个现象,在国外,R、D之后的事由企业去做,但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不具备这种能力,一些教授还在做工程样机。

在丁烈云看来,一方面,高校的优势是原始创新,由于术业有专攻,教授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少,因此教授尽量不要一手搞供给,一手搞牵引。

另一方面,企业中有挑战性、关键性技术,也有一般性、适用性技术。对于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双一流”高校而言,教授不应去做重复性、实用性技术,而是应该更多地从事引领性、支撑性研究,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搞科研,否则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他人。

此外,“研究成果要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最终是要让学生受益。总是研究重复性技术也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他补充道。

“对于企业而言,其思想要解放,不能一味地拿着成熟的技术转化,这样会失去很多机遇。企业的创新需要前移。”丁烈云说。

先进的高科技掌握在大公司手中,国内外皆如此。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直言“华为逐步攻入本行业的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

丁烈云表示,企业家要树立领跑意识,寻找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才会发生前移。

“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在于技术开发,企业的优势在于市场敏锐,政府的优势在于机制保障、环境营造,各自都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按照技术创业链的规律办事,才能走出‘死亡之谷’。”丁烈云强调。

重视科学性与学科基础

正如丁烈云所说,科研成果最终要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受益。作为一校之长,他不仅重视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效力,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也是溢于言表。

“高校应把立德树人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才培养,就要把最优质的资源用于人才培养。”他指出,目前全球和中国的各种大学排名,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也由于片面的学术导向明显而遭到抨击。所谓学术导向,更确切地说是论文导向。

在丁烈云看来,学术包括发现知识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传授知识的学术三个方面。大学排名更多反映的是对发现知识的学术评价,即论文评价。“人才培养是传授知识的学术,但一些高校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学术,或者说,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中心位置上。”

“现在高校有一个普遍的倾向,用于研究的实验室在新房子里面,用于教学的实验室在老房子里面;用于研究的实验设备都是高精尖,用于教学的设备都比较落后。”丁烈云说,这反映出一些高校并没有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这种观念一定要转变。

就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丁烈云认为,要重视工程科学,打牢基础。

他指出,当前高校的专业基础课遭削弱的情况较严重。由于基础课有教育部相关规定保障开设,专业培养计划一般由专业课教师制定,恰恰专业基础课容易遭到削弱,课时压缩较大。

他举例,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各类力学课程,如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然而现在力学课时大大减少。“强调工科的科学性,不仅仅要学好基础课、专业课,在某种程度上专业基础课甚至更重要。不重视科学性、基础的情况,应该及时得以纠正。”

工科规律尚待实践探索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丁烈云指出,一些学科规律尚未找到,教学改革仍需要深入研究。

他解释,学科规律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弥补对规律认识的不足,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医学,因为生命科学的规律尚待探索,医学需要通过临床弥补对规律的认识不足。

很多工科专业也是这样,很多规律还没有办法实现建模,更应该强化实践和动手能力,把握内在规律。“具体而言,应了解工程实际,从工程问题中发现科学技术问题,通过解决科学技术问题为工程服务。”丁烈云说。

除此之外,丁烈云认为,高校还要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今,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各学科,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各学科要把握重大机遇,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找到新的发展点。

他举例,眼下大热的人工智能,不仅仅与制造业相关,实际上在一些人们不常听说的行业也有涉猎,如建造业。比如,一些建在河谷上的桥梁,经受长年累月的冲刷,如何做好维护工作,需要数字化技术、机器人代替人力去完成。

“工科必须实践打底,不断综合自身的知识。”丁烈云说,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网络、半网络状的,此枝与彼枝应有交叉,而不是树状,此枝与彼枝没有联系。然而,现在仅靠最后的毕业设计来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不断让学生反复地开展综合训练。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创新创业基地里,通过相同的课程去相互影响、实现学科交叉,解决综合问题;让工科学生都能经历一个产品产生的全过程,在训练中搞清楚原理、工艺测试、形成产品,类似这样的全方位训练,高校应该多多开展。”采访结束前,丁烈云如是强调。(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5-09,有删减)

【高教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夏文斌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深刻并全面地影响着中国。对于高等教育事业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高校所培养的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青年,承担起了建设中华的伟大使命,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宝贵的一支生力军。可以说,正是通过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而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又在全方位地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的未来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又迈上新台阶,五年来的教育事业发展被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概括为三句话: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实现了系统性的提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的全面领导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同样,正是由于我们不断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 才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 40 年历程中产生了巨大变化。 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方向上坚持党的领导。 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死存亡。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高举旗帜,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保证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各个方面能够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这是党对高等教育领导的首要之义。

二是在管理队伍上加强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能够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健康发展,关键就在于学校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者手中。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标准,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

三是在综合改革上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是保证中国高等教育不断焕发活力、提升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保证。高校党委承担着统筹资源、协调各方、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 40 年,正是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 40 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体制机制的改革到一些重点重大问题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活力得以明显增强、综合效益得以明显提高。

坚持立德树人 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历来都是各个国家、各个高校所高度关注且不能回避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出现新的复杂情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及时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转化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堂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而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国情教育、社会实践,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师德典型引领,不断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内在自觉。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一大批走出国门的青年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心系祖国,大都学成回国,报效国家和社会,还有的在海外以不同方式,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作出贡献。 他们之所以能够以出色的成绩报效祖国,离不开我们一直坚持的立德树人的努力。当今世界竞争加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能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爱党爱国、忠于人民的青年英才,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能否真正实现。 40 年来, 我们已经较好地完成这一使命,但随着形势的变化,新的更严峻的考验还会接踵而至,我们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定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走自己的路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能够取得重大成就,就在于我们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中国实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每个国家的制度、国情、文化传统和经济基础都不尽相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模式必然有所区别。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并开始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进行自身建设。 对于后发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照搬照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模式是不可能的。对此,我们党始终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方式、组织支援方式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制度框架中一并加以规划,始终从中国现代化的步骤、需求和进程出发来安排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始终从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出发来分类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在世界高等教育竞争中赢得主动,保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所谓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其要义有三个层面:一是战略价值导向层面。我们的人才培养导向是让广大青年学生心系祖国大地、具有家国情怀,使他们深深挚爱着这片土地,愿意用自己的才华报效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二是学科布局和科研体制层面。我们所有的学术学科最根本的目标,应当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动摇。三是从人才培养技术层面而言, 我们要培养的是产学研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坚持教育公平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维护公平正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价值理念。 也正是因为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理念,才使得每一个发展决策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同,能够调动起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公平更是心系千家万户,回应全国人民的共同关切:在招生政策的制定、区域化差别性对待、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等方面,都在不断地探索提升教育公平的策略和能力。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做出决断的出发点。同样,检验我们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就在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大事, 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人民最有发言权,他们对高等教育充满期待,同时对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培养好人才都有许多真知灼见。开门办大学,吸取各种智慧和建议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大学都有着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由此可见,维护教育公平不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事情, 而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属性问题,关乎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

深化综合改革 重整行装再出发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更强的根本动力。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必须看到,在一些体制机制、人才培养体系、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对此,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就成了加强和改革党对高校领导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综合改革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教育部印发了《关于 2013 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 与此同时,高校综合改革也在大步前进: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多元立体的育人格局和体系;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并完善人才评价方式,不拘一格用人才,使真正有用之才在高校大有用武之地;进一步改革完善学校建设发展的经费保障,综合生均拨款、专项拨款和绩效拨款,完善学校经费保障机制等。 通过一系列综合改革措施,使得我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更优化、竞争力更强。近年来,高等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率,特别是高校培养人才在社会受欢迎的程度,都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景象。当然,改革永远在路上。 中国的高等教育永远处在改革进行时,谱写好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曲的奋进之笔,是中国高等教育对改革开放 40 年的最好纪念。

融通中外 互学互鉴

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中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融通中外、互学互鉴为原则,在走向国际化高等教育的进程中,壮大了自己,同时也对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批留学生进入世界知名高校开始,到邓小平提出中国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再到当今“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教育“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所有这些都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平台越来越大、办学之路越来越宽。

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一是顺应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趋势。 当今大学的存在和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并融入到时代发展的大潮,只有在这一大潮中摸爬滚打,学校的学科学术和人才培养才能够真正得到时代认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打开国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就是为了扩大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就科学前沿问题共同研究,从而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需要。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地球上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要破解资源困境问题,只能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向创新要资源。 由此,高等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任务就更加紧迫。而中国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就必须打开国门,在学科平台设置、学术共同体的建立、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等方面有新作为。在这个问题上, 中国高等教育在加大力度融入世界,提升国际化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坚持教育创新 明确第一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的贺信中提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要实现好教育的这一使命和任务,就必须走创新之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程。 正是由于我们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治理创新、教育创新等方面不断发力,才使得改革开放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能够不断接近甚至占领世界现代化的制高点。

教育创新是改革开放国家系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创新历程体现着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中体现创新。教育关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关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改革开放的教育创新,就是打破不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大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在高等教育的战略和战术创新方面,始终不忘初心,紧紧抓住正确的办学方向这个关键点。二是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创新这一核心点。人才培养的创新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学校综合创新各个层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要通过人才培养内容创新、方式创新、评价体系创新等,进一步激活学校各层面在人才培养工作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活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和活力,将人才培养质量推到一个新高度。三是以产学研政结合为推手,不断推进协同创新。 40 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之所以充满活力,就在于没有关起门来办教育,而是紧紧追踪并直接介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促进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为己任,联动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合力, 保持与中国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态势,在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解决现实问题中成就自己、壮大自己。 正是高等教育在观念、体制机制和办学方式的深度转变,才有了产学研政共同合作进而成为推进中国现代化最为精锐和宝贵的力量。

培育大学精神 不断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

大学是学术文化的圣殿,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发现和弘扬大学的内在精神,在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软实力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努力。这包括:一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弘扬大学精神。 中国大学精神以秉承中华文化为己任,守正创新,面向未来。 在继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精神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改革开放的新背景、新问题而加以升华。二是在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引领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历程中,不断强化大学精神的红色基因。 中国革命不仅使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轨道,更使得中华文化进入新境界、新天地。 将革命红色文化化为青年学生的生命礼赞,化为大学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大学为之努力的方向。具有红色基因传承的兵团高校石河子大学,正是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作为自身的办学定位,将这一大学精神全面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为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三是通过大力宣传典型事例来强化大学精神的影响力。 大学精神是通过一个个为国家和民族不懈奋斗、具有崇高精神境界和深厚学术积淀的名家大师而体现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出现了以北京大学王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大师,他们的精神永远定格在校园中,永远激励着青年学子为理想而奋斗。

设定目标任务 加快“双一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这一目标任务振奋人心,意义深远。教育是百年大计的长远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能够取得持续的发展和进步,就在于既坚持理想目标引领,又能够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形势发展制定出科学的目标任务,进而从总体上引领高等教育不断进步。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审时度势,从战略上谋划构建新的平台目标,全方位推进高等教育新发展。 “双一流”建设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发展目标任务定位基础上,重点解决高校建设发展身份固化、竞争缺失、交叉重复等问题,面向未来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态势、新走向,而提出的一个重大系统教育创新工程,必将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目前,已经进入“双一流”高校的学校和学科,正以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学校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这一次没有进入“双一流”的学校和学科,也正以“双一流”为目标,强基础,补短板,积极作为,力争更上新台阶。在“双一流”的引领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时不我待、你追我赶的喜人态势。

走内涵发展之路 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 要把教育大国建设成教育强国,做强高等教育,必须以质量为本。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把教师队伍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保障,把监测评估作为提高质量的必要手段,把创新引领作为提高质量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高等学校办学质量明显提升,所获的国家三大奖的比例一直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充分说明高校教学与科研质量明显提升、创新引领能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其原因之一就是坚持千方百计抓质量。 这表现在:一是许多高校的质量意识自觉进一步增强。百年大计,质量为本。 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人才,这是许多高校的共识。二是举措得当有力。高校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方式、教材教案、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形成严谨的规定,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对及时有效。特别是注重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引入到质量导向中,使得教育质量机制能够及时回应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诉求,人民群众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也在逐年上升。 三是向社会动态报告质量发展数据,接受全社会监督。质量提升既靠自律,更需公开透明。 近年来,各高校在教育部统一安排下,每年定时报告学校教学质量数据。 这一举措,促使各高校以最大的决心、最大力度提升教学质量,更使全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纵向和横向发展态势有了全面的了解,这对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意义深远。(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8第019期)

【高教资讯】

北京师范大学着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从“抓规划、抓政策、抓合作、抓服务”四个方面下功夫,打造高水平科研服务支持体系,助力学校科研整体水平提升。

在做好科研整体规划上下功夫。成立科研院,整合科技处、社科处、产学研及海外科研合作等职能,形成统一的科研管理平台和科研资源协调分配机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开展科研战略研究。围绕“双一流”建设和“高原支撑、高峰引领”学科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布局规划,推动建立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新型智库协同发展,文理交叉融合的科研格局。

在创建良好科研环境上下功夫。统筹各项科研政策,强化政策的相互支撑配套,开展科研制度“废改立”工作,压缩管理层级,去除繁文缛节。深化院校两级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院系科研自主权。完善科研平台“特区”配套政策,提升科研创新活力。修订科研业绩奖励方案,调整横向、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支持政策,细化科研成果转化支持政策,推动形成鼓励竞争和强化绩效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

在促进科研开放合作上下功夫。成立校地合作办公室,整合全校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等职能。创新社会资源整合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通过共建研究院、派出研究院等形式,与国际组织、政府部门、民主党派、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建立多种类型的共建平台和合作特区。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科研合作。

在强化科研精准服务上下功夫。推动科研服务职能转变,组建科研经费预决算服务团队,指导科研经费填报和使用。聘请专业法律团队,服务科研合同法律咨询。整合社科、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教师科研“一张表”工程。强化新闻宣传推广服务,提高科研人员社会声誉。开拓科研合作交流渠道,定期发布各地各类合作需求信息,进一步做好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来源:2018-10-10 北京师范大学)

南科大与港科大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共建微电子学院

6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南科大国际会议厅举行,两校共建的“深港微电子学院(筹)”正式揭牌。据悉,深港微电子学院将进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深港微电子学院(筹)将朝着服务地方经济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的方向发展,力争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的国家级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学院将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关键,整合南科大和港科大的学科专业资源以及深圳的集成电路产业资源,完善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机制。

根据协议内容,深港微电子学院将承担科研和教学两部分工作,设置微电子工艺与器件,集成电路与系统两个学科以适应深圳产业化需求,进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该学院拟组建4个研究中心:IC设计方法与EDA研究中心、系统集成研究中心、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通信研究中心。学院力争通过5~10年的建设,实现微电子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推动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同时带动如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与未来网络通信关键核心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来源:广州日报,2018-06-04 )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在山东大学成立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6月2日在山东大学成立。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20所高校、北京芯合科技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成为联盟首批会员单位。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的各高校公益性创新创业学院联盟组织,采用轮值主席制,首届联盟轮值主席单位为山东大学。

联盟成立后将发起创新应用类大赛,提供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并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论坛,为成员单位提供交流和学习共享等公益性服务。联盟对企业会员持开放态度,将努力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共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教育部创新方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冯林介绍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的筹备情况、联盟工作机制和计划。冯林介绍说,联盟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重大任务”的要求,以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推广应用和学科建设为内核,以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和创新方法工具建设为外延,联合全国各高校创新创业学院,推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创新和创新方法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和共享,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在高校端提供人才培育支持。(来源:中国新闻网,2018-06-04 ,有删减)

山东大学与剑桥大学签约共建国际创新转化学院

5月28日,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率团访问剑桥大学,与该校副校长Eilis Ferran共同见证两校签署共建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协议。

签约仪式上,樊丽明表示,创新和技术转化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大学回馈社会意义重大。山东大学与剑桥大学签约共建国际创新转化学院是一个重要开端,两校将在青岛市支持下,按照双方商定的架构和计划有序推进学院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及中英人文交流作出贡献。Eilis Ferran感谢山东大学对双方合作的大力支持,表示创新转化文化是剑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剑桥大学具有优秀的创新转化团队,重视和山东大学的合作,希望双方密切沟通,通过大学、企业和政府协作,共同推进两校、两国深度合作。双方将首先合作致力于建立一个“创业生态系统”,即剑桥大学将协助山东大学建立一支创业团队,分享该校关于创新创业的经验与知识,以促进企业创新、繁荣,推动山大及青岛市创业生态的发展。(来源:山大视点,2018-06-06 ,有删减 )

北京大学成立生态研究中心

6月5日,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在北京揭牌。该中心将通过整合全校生态学科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全校生态学科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管理理念先进的跨院系平台。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表示,希望生态研究中心以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解决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己任,通过一流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了解,该中心是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北京大学优质的基础学科体系,联合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的生态学科,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生态学研究机构和政策智库。(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6-07)

250所高校新增大数据相关专业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2311个。值得注意的是,250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60所高校新增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在广东高校新增约135个专业中,61个工学门类,19个理学门类。其中,7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方向专业,13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广东13所新增该专业的高校中,既包括传统的理工科强校如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也有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商学院等师范类与经管类学校。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等高校也纷纷新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人工智能布局建设助力“新工科”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标,并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加大向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的倾斜力度。

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71所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86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教育部2018年认定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

去年5月,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成立,是中大深圳校区的新建学院之一。该学院也是作为中大新工科布局深圳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国际校区主动布局一批新工科专业,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工科,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重大需求。今年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包括韶关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州航海学院5所高校。

广东高校新增学科 大数据人工智能炙手可热

今年几乎所有的广东高校都在招生专业上进行了调整,新增专业不在少数,汕头大学更一次性新增8个专业。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新增专业或专业调整基本都是理工科,无论高校背景如何,今年调整的方向都出奇地一致——新工科成为关键词,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网络安全等直接契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炙手可热。理科考生可重点关注此类专业,而一些有相关学科优势的高校则更容易在新一轮学科布局中抢占先机。(来源:金羊网,2018-06-27)

打破界限:中国发展交叉学科瞄准科创前沿

付昊桓和他的团队正在利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来推动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

这位来自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80后”副教授,从2010年起就在计算机科学和地学这两个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

付昊桓等带领的团队利用中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完成了“非线性地震模拟”,首次实现了对唐山大地震的高分辨率精确模拟,对未来的地震预防预测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1月,这项研究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中国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跨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获得高水平创新成果、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学科布局,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推进学科交叉国家研究中心建设”。

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正通过搭建跨学科平台促进科技前沿交叉创新。

去年12月,清华大学成立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进行计算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以及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交叉研究。

今年1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医信交叉研究中心成立,通过加速信息技术与临床医学的联动发展,推进健康科技创新和医学科技进步。

推进跨学科研究,建构跨学科中心,通常要打破大学的院系边界、学科壁垒,这对学校制度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介绍,清华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协调学校的跨学科研究,并设立了促进交叉研究的专项基金。

“我们出台了鼓励教师跨院系兼职的制度和交叉学科学位授予制度。清华还通过开放交流时间、交叉专题论坛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邱勇说。(来源: 新华社,2018-04-23 有删减)

科学家首次发现细胞命运密码并解码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攻关,揭示了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标准化制备干细胞的方法,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和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全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相关研究于北京时间4月6日凌晨在线发表在《细胞—干细胞》上。

裴端卿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的努力,开发出一套高效、简单的化学小分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简称为CIP(Chemical 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即化合物诱导干细胞多能性。裴端卿指出,该方案只需要给细胞用两种不同的“药水”依次“洗澡”,便可以将体细胞“返老还童”到干细胞的状态。这一方法比之前的方案简单、高效,所需的初始细胞量少。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多种体细胞类型“返老还童”,包括在体外极难培养的肝细胞。(来源:科学网,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