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简介

作者: 时间:2025-05-11 点击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源于1990年成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室,2004年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5年重点学科验收获评优秀。在此基础上,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2016年成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2022年成为博士授权学科。学科聚焦糖脂代谢性疾病,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与现代医学最新成果有机结合,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融通,创造性提出“糖脂代谢病·瘅浊”、“枢纽肝代谢稳态调节系统”等中西医结合新理论。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23项。在Hepatology、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等发表论文300余篇,牵头发布行业标准、指南等4部。学科建有糖脂代谢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9个创新平台,建有糖脂代谢病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和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糖脂代谢病主题数据库等,为本学科可持续研究提供了立体支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教学成果奖2项培养了岐黄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青年岐黄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学科以临床常见的糖尿病、脂肪肝及其相关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为核心和切入点,借助我校资源和优势,医药结合,医工融合,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公卫、信息紧密结合,是我校从“十一五”到“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是我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力量,响应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和健康发展战略需求赋能国家健康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