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

作者: 时间:2020-05-11 点击数: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

房金秋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建的起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围绕“劳动”“劳动者”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论述深入阐述了劳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年大学生不懈奋斗。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引导,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提供人才之源。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的内涵

劳动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正确的劳动观能引导人们树立对劳动科学的看法和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劳动被赋予新的内涵。新时期高校劳动观教育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弘扬艰苦奋斗劳动精神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强化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对劳动的价值、意义和目的的根本看法,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直接影响着对劳动的价值判断、劳动态度和劳动行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通向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媒介。劳动形成人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启示我们,劳动观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即通过劳动观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并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劳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明确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

(二)强化弘扬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表现为一种对劳动不惧困难、坚定不移积极接受的态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激励着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铸就了辉煌的成就,新的历史阶段更应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生中弘扬和践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使大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强化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由于经常劳动而形成的自动劳动需要的行为方式,劳动习惯既反映了人们是否形成了劳动的潜意识自觉,又反映了人们的劳动行为是否合乎规范的潜意识自律。新时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在父母溺爱的环境中,反映出来的劳动习惯问题令人堪忧。因此,要重视强化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既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包括勤奋严谨的学风,让劳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四)强化培养敬业奉献的劳动态度

劳动态度是个人对劳动相对稳定的一种心理倾向。敬业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传统美德,是劳动观教育中最为基本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时代要求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把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力倡导,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强化培养大学生敬业的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劳动中,享受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尊重和珍惜劳动的成果,“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意义

认识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就有什么样的劳动实践行为。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科学的劳动观,正确认识劳动,正确践行劳动。

(一)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启示我们,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 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劳动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创造人类社会的本源性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劳动观教育,让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真正认识到劳动是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认识到劳动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作用。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质上是“以劳动实现中国梦”的劳动者,既是辛勤的劳动者,也是敬业的劳动者,更是创造性的劳动者。对大学生进行新时代的劳动观教育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劳动观教育具有融通性,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的培育属于德育的内容,劳动精神、劳动习惯的养成是智育和体育的重要内容,在劳动观教育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对美的追求,在劳动中增强体魄、磨练意志、提升人格品质,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目标。

三、当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的问题分析

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成长在自动化的社会环境和被家长溺爱的家庭环境中,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多数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淡薄,缺乏劳动的习惯。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具体来说,当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价值取向功利性,价值判断多元化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价值判断的多元化,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不断涌现,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性日益明显。缺乏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物质的需求超过了精神需求,劳动的价值取向由注重理想转向注重现实,由注重劳动价值转向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择业上过度看重劳动报酬、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缺乏投身基层的热情,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被遗弃。受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现在部分大学生劳动观标准模糊,将金钱视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没有真正认识劳动的本质和意义。

(二)劳动态度不端正,劳动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恶劳动、逃避劳动的现象,劳动态度消极,劳动观念淡薄。调查研究显示,24.546%的大学生经常做家务,接近61.818%的大学生偶尔做家务,13.636%的大学生几乎不做家务。有些大学生劳动怕苦怕累,这种劳动态度也影响了对学习的态度,导致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出现了不求上进、上课逃课、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劳动态度不端正导致在择业过程中目标制定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三)劳动习惯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后勤的功能越来越现代化,为大学生不参与日常劳动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当代大学生娇生惯养的生活方式导致缺乏基本的劳动习惯,生活的独立性缺失,自理能力欠缺。部分大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的主要安排是睡懒觉、吃喝玩乐,不学习也不进行任何劳动。有的大学生存在劳动完全与自己无关的心态,寝室卫生从不打扫。打扫宿舍卫生只是广义劳动中非常细小的部分,但又能从细微处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劳动习惯差、自立自理能力欠缺的问题。

(四)劳动精神缺失,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劳动精神表现为一种对劳动积极接受的态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劳动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体现的越来越不明显,频繁出现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乱丢垃圾、剩菜剩饭等不尊重和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部分大学生行为做事以自我为中心,更不会无私地为他人和社会劳动,这些现象和行为表明了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缺失。

四、当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路径思考

劳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有所体现,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切实推进劳动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完善高校劳动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1.将劳动教育设置为必修课单独开设

近年来高校逐渐淡化了对劳动观的教育,大部分高校没有完善的劳动观教育课程,即使有相关的劳动观教育课程,但其内容过于机械,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必要将劳动教育课程开设为必修课程精心安排。在学期初开展劳动周活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开设多个不同岗位,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劳动,增长劳动技能。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需要,因材施教,低年级学生侧重参与校园日常劳动和社会实践劳动,端正他们的劳动观,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高年级学生侧重创业、就业等职业技能相关教育,为以后他们的择业就业做好铺垫。在师资配置上,高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为开展劳动观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更好地推动劳动观教育的实施。

2.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渗透劳动观教育

教育是一种系统工程,应该有意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劳动观教育。一方面,劳动观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加强当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教师要主动寻找、深入挖掘劳动观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契合点,把劳动观教育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使劳动观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深度融合。面对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公众号、APP 等媒介在线上开展。将具体生动的案例引入课堂,匠心打造精彩课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观教育的活力及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活跃度,引导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劳动思想中汲取能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应将专业课教学与劳动观教育有机融合,将劳动观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学生,提升劳动内容的专业度和复杂度,增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可以通过微课大赛形式组织师生参与劳动竞赛,提高师生的劳动意识。文学专业可以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中对劳动的描述和赞美,工科专业通过对伟大学者卓越成就的介绍阐释辛勤劳动的价值,传播劳动精神。音乐舞蹈专业可以通过让学生编排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歌舞,强化劳动观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

(二)拓展教育平台,强化实践育人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应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努力拓展教育平台,丰富劳动观教育的形式和渠道,使劳动观教育符合大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只有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产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态度和精神。

1. 高校应增加实践劳动,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劳动观教育

大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践课程,提前了解和适应社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会知识,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敬业的劳动态度。如以班级为单位种植花草树木,进行校园绿色植物景观的认养,让大学生学习种植方法、制订种植计划、开展种植活动。广西大学农学院允许学生在校内开展养殖业,负责规定区域校园绿植的管理工作,让学生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和快乐。

2. 高校应拓展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劳动观教育

高校应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大力提倡勤工俭学,鼓励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发挥所长。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岗位参与劳动并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有利于大学生端正劳动态度,体会劳动的艰辛,尊重他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应组织开展专题性的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让大学生带着问题劳动,学有收获归来。如与智力障碍人员开展“爱无障碍”的帮扶活动,与智力障碍者一起做手工,将做好的工艺品进行校园义卖,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三)重视健康校园文化的熏陶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劳动观的培育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将劳动观教育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观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一是广泛利用媒体渠道,做好劳动观教育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时代发达的媒体,采用网站、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宣传有关科学劳动观、劳动模范、劳动美德等正能量,让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热爱劳动,使劳动光荣、劳动伟大深入内心。二是邀请先进劳动模范进校开展劳动观教育专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讨论交流,亲身示范,让大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鼓舞和带动广大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中来。三是开展内容形式贴近时代、符合大学生需求的社团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劳动风气和劳动氛围。如举办劳动光荣的微视频大赛,用镜头和艺术语言表现新时代的劳动美,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四)强化劳动观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

高校应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引导,让劳动走进寝室。寝室是大学生的“家”,也是校园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更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阵地。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场所的卫生状况、对寝室管理员态度等直接反映了大学生的真实劳动观。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开展宿舍卫生评比活动,通过检查督促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而变成自觉行为。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寝室风气建设,让正风正气促进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的形成。开展公寓保洁员体验活动,定岗定责,明确任务,让大学生参与到公寓日常清洁的劳动中来,在提高劳动能力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提升自身品质。

(五)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协同育人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生长环境,家庭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开展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实家庭的劳动观教育,家长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的指南。高校要重视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使劳动观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家庭中形成知行合一的劳动观教育体系,只有家校一致,才能巩固劳动观教育的成果。家庭劳动教育是最为快速有效的,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这能使大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做到家长能够做到的劳动。另一方面,父母要注重对家风的积极引导,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懂得劳逸结合,让孩子在参与具体的家务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让劳动奉献成为大学生追逐的时尚。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有科学的劳动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脚踏实地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源《大理大学学报》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