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发展参考2019年第11期(总第54期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期)

作者: 时间:2019-12-10 点击数:

高教发展参考

 

2019年第11期 总第54

 

―――――――――――――――――――――――――――――――――― 

 发展规划与法规处 主办   20191128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期)

本期导读

【新政传递】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图解《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高教视点】

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永远姓

让中医药在传承和创新中行稳致远

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遵循

【高教研究】

论文化自信与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系

传承与发展并重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

经典为根传承为本疗效为魂———谈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中医思维培养

【借鉴与资讯】

教育部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

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项目为例

成都中医药大学——守初心担使命 |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我们在行动

加强人才培养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

【新政传递】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20191020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要看到,中西医并重方针仍需全面落实,遵循中医药规律的治理体系亟待健全,中医药发展基础和人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医药传承不足、创新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迫切需要深入实施中医药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建成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规范中医医院科室设置,修订中医医院设置和建设标准,健全评价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鼓励连锁经营。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使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规范表述。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二)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规模,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鼓励实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到基层提供服务,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健全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各级中医医院要加强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指导。

(三)以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建立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重点的基础数据库,鼓励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开发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加快建立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健全中医药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抽查抽检、定点监测、违法失信惩戒等手段,实现精准高效监管。

二、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四)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科、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等专科专病,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到2022年形成并推广50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五)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结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富中医治未病内容,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到2022年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大力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推广体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六)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在其他医院推广中医康复技术。针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和伤残等,制定推广一批中医康复方案,推动研发一批中医康复器具。大力开展培训,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

三、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七)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强化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办法。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探索制定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激励政策。倡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评定一批国家、省级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和生态种植基地。健全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监管。深入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

(八)促进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提升。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标准(一部),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承担有关工作,建立最严谨标准。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改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中药饮片优质优价。加强中成药质量控制,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探索建立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评估路径,综合运用循证医学等方法,加大中成药上市后评价工作力度,建立与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基本药物遴选、医保目录调整等联动机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九)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及时完善中药注册分类,制定中药审评审批管理规定,实施基于临床价值的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加快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优化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技术要求,加快中药新药审批。鼓励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体现临床应用优势的新剂型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优化已上市中药变更技术要求。优化和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牵头组织制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收载方剂的关键信息考证意见。

(十)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以中药饮片监管为抓手,向上下游延伸,落实中药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中药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及合理使用,加强上市产品市场抽检,严厉打击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品违法行为。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推进中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完善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法律制度,加大对制假制劣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十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加大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投入力度。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完善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改革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加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十二)优化人才成长途径。通过学科专科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实施等,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创新型领军人才,支持组建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支持中医药院校与其他高等学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制定中医师承教育管理办法。经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师承教育继承人,符合条件者可按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大力培养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医药健康服务等技术技能人才。完善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办法,加大中医(专长)医师培训力度,支持中医医院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促进民间特色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

(十三)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完善中医药职称评聘制度,注重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评选等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研究建立中医药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表彰,建立中医药行业表彰长效机制,注重发现和推介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各种表彰奖励评选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倾斜。

五、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十四)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加强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十五)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在中医药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框架下,研究设立国家中医药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装备重大专项和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化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研究和诠释,开展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研发一批先进的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支持鼓励儿童用中成药创新研发。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企业、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以产业链、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加强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健全赋予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的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权益保障机制。改革完善中医药科研组织、验收和评价体系,避免简单套用相关科研评价方法。突出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科技主管部门与中医药主管部门协同联动的中医药科研规划和管理机制。

(十六)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将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内容,实施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推动中医中药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传统医学相关规则制定。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和服务出口基地。研究推动现有中药交易平台稳步开展国际交易。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加强与台湾地区中医药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

六、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

(十七)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中医优势服务、特色服务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时重点考虑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完善与国际疾病分类相衔接的中医病证分类等编码体系。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合理确定付费标准。通过对部分慢性病病种等实行按人头付费、完善相关技术规范等方式,鼓励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研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相关工作。

(十八)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投资力度,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切实保障公立中医医院投入责任落实。鼓励地方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中医药发展基金。引导商业保险机构投资中医药服务产业。

(十九)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完善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职能,协调做好中药发展规划、标准制定、质量管理等工作,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各级卫生健康、药品监督管理等各相关部门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制定实施中医药相关政策措施要充分听取并吸纳中医药主管部门意见。完善中医药服务监管机制。依据中医药法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省市县都要明确承担中医药管理职能的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力量。

(二十)加强组织实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举措,将本意见实施情况纳入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围绕以较低费用取得较大健康收益目标,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重点新闻网站等各类媒体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加强和规范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传播普及,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加强军队中医药工作,大力开展新时代军事卫勤新型中医诊疗装备研发和新药物、新疗法挖掘创新工作,持续深化基层部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军队中医药整体保障水平。

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地方可根据本意见,制定和完善促进本地区少数民族医药发展的相关政策举措。

(来源:新华社北京1026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来源:中国中医

 



【高教视点】

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永远姓“中”

乘新时代春风,中医药振兴发展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今晚发布,该文件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全国中医药工作大会刚刚结束,这次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这些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昭示着,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将开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如何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每个中国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今天,有一个声音,依然推动着中医药界的反思。被追授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的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曾这样自嘲:中医薪火不传,我们就是一代完人了,完蛋的人。邓老的尴尬,折射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困惑。中医药人才青黄不接,中医不姓的倾向。不会把脉,不会开方,不再坚持中医思维,名为中医,实质是西医。坚持中医原创思维,坚持守正,纠正离宗的传承,中医药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让人们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守正才能让国粹传承不走样。近年来,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道地药材不地道。国医大师周仲英感叹中医将亡于药。治疗救人的中药都了,中医如何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坚持守正,保持道地性,不因炮制之繁而省人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药材回归绿色,迈上无公害的正道。

  中医药难守正,导致特色优势不再,原因在于以西律中。今天的中医被要求用西医的标准来验证,中药有效性需要按西药的方法来评价。中药西管,以成分论英雄,逼退了不少灵丹妙药;中医西化,以分数论本事,难倒了不少能看好病的民间中医。中医西医分属两种不同的医学,却要用西医的鞋子来衡量中医的,导演了现代版的削足适履。此外,我国中医管理机构多隶属于西医,管理机构高位截瘫,到基层就断了腿,用西医的方法管中医,结果是中医成为短腿,中西医无法并重只能并存。坚持中西医并重,要真正实现一碗水端平,激发中医从业者的热情,培植中医发展的沃土,努力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来源:人民日报 20191026


让中医药在传承和创新中行稳致远

  护佑百姓安康,守护文明薪火,传承千年的中医药将谱写振兴发展的新篇章。近日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中医药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伴随五千年文明史,中医药兼容并蓄,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与统一,蕴藏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传承好中医药学,就是守护好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传承好中医药,就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收集、整理中医药理论文献中的理法方药和知识精髓;与此同时,要将教育培养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打造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优秀中医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薪火相传,切实做到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发展好五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医药学成就和宝贵财富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要弘扬中医药核心价值,创新中医药技术方法,让中医服务强起来,把中药质量提上来,建立健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追溯体系,让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与西方医学虽分属不同体系,但并非相互隔绝,应相互借鉴、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我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海外中心,成为促进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要不断采取有力举措,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让中医药海外中心成为讲好中医药故事、展示中医药魅力的窗口。(来源:新华社北京1025

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遵循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党委书记谷晓红)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这一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了中医药事业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极大增强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和动力,是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遵循。

(一)            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健康福祉的向往和追寻,凝聚了深邃的思想智慧和实践智慧。在一定意义上,理解了中医药学,就能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与奥义。历史上,中医药学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几千年来,中医药一直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治未病的中医治疗理念是对这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映。实际生活中,重大疾病治疗是人民群众的重要关切,在这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厚积淀和独特优势。当前,中医药在攻克重大疾病的斗争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获得了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等人类医学最高奖项。与此同时,中医药副作用小,疗效好,价格相对便宜,用药大多取材于天然草本,容易为群众接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擘画了中医药的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对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把握,既要从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提炼,又要从新中国70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总结,还要从人类医学发展规律中借鉴;应把中医药的精华原原本本地传承下来,在医疗实践中把中医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既不能走样,又不能故步自封,要深入领会守正和创新的辩证法;建立起有效沟通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桥梁,运用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阐明中医药学的机理,把中医药科研、中医药产业进一步有机结合,形成整体优势和集约化发展,进而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医药和西医药各有长处,两者相互借鉴、协调发展,最终必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也更有利于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二)            新时代中医药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坚定文化自信。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例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医药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是中医医德和中药行业道德的根本宗旨,中和”“泰和是中医药理论崇尚和谐的充分体现,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居安思危是中医药理论治未病所崇尚的上工之道。中医药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文化底气。

涵养人民情怀。健康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让人民群众过上健康生活,是中医药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就要把中医药中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方面传承下来、发掘出来、宣传开来,这既是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也是中医药工作者扎根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

勇于开拓创新。中医药是一门崇尚生命的科学。生生不息,关键在于推陈出新,勇于创新。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既是传承的历史,又是创新的历史,既是在中医药自身理论框架下不断壮大丰富的历史,又是积极消化吸收世界各国医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历史。在今天,大力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促进中西医结合,实现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保持战略定力,立足几千年来成功实践积累的宝贵财富,走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发展路子,中医药事业一定会在新时代实现长足发展,中医药工作者一定会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独特力量。(来源:光明日报)


【高教研究】

论文化自信与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系

王旭 崔轶凡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医药教育事业由单一中医专业,增设了中药、针灸、推拿、骨伤、文献学等多种专业,截至 2016 年,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 42 ( 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 33) ,加上高等西医药院校或非医药院校设置的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总数达79.57万人。但是,在西医学作为主流医学的背景下,中医本科教育与西医教学模式类似,以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的知识传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内涵式发展。并由此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专业结构层次有待优化、培养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培养方式以及评价机制有待健全、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滞后等。通过研究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以及两者的融入与互动的具体方式,将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与给养

中医药学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凝聚着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以及哲学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的讲话中说: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1)            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基本同步的演进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往往推动着中医药学的发展高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学术昌盛,孕育了中医学的四大经典,标志中医学从零星的积累开始走向有序的体系。晋隋唐时期,文化大繁荣的出现同样带来了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分科兴盛局面。宋明时期,理学领衔,医学也充满浓郁的理学味道,理学家探究天地自然发生演变过程和人性善恶根源,倡导在穷理尽性过程中格物致知。深受其思想影响的中医学家们从中汲取营养,用之于医学实践,重新审视自秦汉以来重要理论,敢于质疑,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构架,开创出一个流派纷呈的医学新时代。

(2)            中医药文化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历史考察方法

历史观察方法是史学家观察认识并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的视角、镜子或度量衡。中医药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其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必然带有中国历史观的深刻印迹。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学始终坚持和强调整体观察、纵向横向的比较观察等方法,在临证理法方药的决策中借鉴了大量历史经验性证据。中医学的历史观察方法和中医历史观有类似之处,既具有历史学属性,亦具有中医学属性。例如,先秦时期墨子曾提出有名的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强调辨析事物首先要考察历史。中医家在诊察疾病后须制定周密、有效的治疗方案,正是以了解患者以往的治疗情况,借鉴其他患者的治病经验结合现实情况为基础后作出决策。这一过程与注意经验与实证的历史观察方法一脉相承。

(3)            中医药文化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多元的哲学思辩方式

中医学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色彩,这一特点可以用“中医学的哲学特征”或“医学理论的哲学化”来进行概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医学一系列基本概念均来自于对哲学概念的移植改造。中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如精、气、形神、阴阳、五行等,均派生于传统哲学语境。中医学通过哲学观念构建理论体系。例如,将阴阳学说应用于阐述五脏六腑,以及脏腑精气的阴阳属性。中医学运用哲学方法来比喻说理、论证阐发,而且运用类比推理以发见新知。例如,借助阴阳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理解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自身、脏腑之间、脏腑与人体之间协调平衡的运动过程等。另外,从传统哲学思潮的变迁来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以表知里、类比推理、类比说理医学实践与气一元论哲学文化背景相呼应; 宋明时期理学思想的广泛渗透与辨证论治思想的全面推行密切相关。医易同源”“医道同源医儒同源等正是对中医学与传统哲学同源异流,并随着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特点的高度概括。

二、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1)文化自信引领中医药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但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问题在中医学术领域较为普遍,中医科学与文化关系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医药缺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临床自信,从根本上看是缺乏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中医药之所以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医疗技术与养生保健方法,其根源正是在于中医药文化的塑造。脱离了精神层面、文化维度的支撑,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就会失去智慧启迪与价值引领; 发展方向就容易迷失,道路就会摇摆不定,中医理论科学性问题就会纠缠不清。只有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形成高度认同,对中医药文化的价值保持坚定信念,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与目标。

2)文化自信鼓舞中医药知识创新内生动力.

知识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之一。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整合新知识。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创新驱动,高等教育则在知识、发现与应用等活动中履行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彰显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与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2015 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了中国本土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突破。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从传统中医药宝库中找到了灵感与启发,应用现代科技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事件正是利用现代科技,深入挖掘与提炼中药的范例,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人的文化自信,也为更多应用现代科技发掘中医药精华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3)            文化自信为中医药广泛传播搭建宽广平台

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应该是兼收并蓄的自信,是从容吐纳的自信。

回顾历史,中医药文化一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中医药理论演进、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广泛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一带一路”、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现代中医人也应当在保存中医药文化特色与文化基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推进,需要培养一大批既继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精通西医学模式、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能够用全世界人能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医药故事。

三、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讨

内涵式发展既包括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也包括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连接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中医药高等教育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以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辐射发展为路径,体现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要求。

1)继承传统文化,彰显特色发展

中医药高等教育自诞生起就天然地被赋予了行业属性,具有了区别于其他类型高校的特色,也决定了它要比其他任何高校都更需要特色发展。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是传统文化系统的子系统。立足于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水融的关系,坚持传承文化血脉,在发展中逐渐培育和形成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打造一流学科群,将成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明确中医药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带动相关学科发展,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根据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成果。

2)发展传统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想要在当今时代保存和发挥传统文化的精华,就要对过去时代的文化遗产进行转化和改造,使之能够在新的时代得以承续并起到积极作用。而这种转化和改造,就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有学者提出,“中医学既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科学属性”: 文化的延续性较强,活泼而多维,对于中医文化或文化的中医进行研究重在传承与挖掘; 而科学的时效性较强,严肃而单维,对于中医科学或科学的中医进行研究贵在创新与超越。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担负起中医药现代化的重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结合当今时代的价值观、历史观,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结构进行创新性地发展,要着眼于贯通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之间的联系,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挖掘、凝练其核心价值和思想精华。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新文化的种子,向世界提供我们文明中的最佳遗惠,以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科学知识系统和新的人文价值体系。

3)传统文化,促进辐射发展

高等学校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教育转化为社会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及人才优势。这种辐射发展顺应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知识为辐射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扩大了中医药学的社会认同度与世界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一方面,中医药院校应积极与国内外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建立境外大学和教育基地,科学地选取标准化制订内容,建立中医药标准化的保障机制等方式,着力培养具有宽阔视野和全球意识的中医药学生,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课程的开设,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的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等方式实现教育辐射的目的。

四、    结语

实现文化自信与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2012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内涵式发展要求是高等教育的规范要求,它开宗明义对内涵式发展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可见,文化自信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结合时代特点,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中医药学这门古老的科学正焕发勃勃生机。中医药学既有科学属性又具文化属性,既有文化特殊性又有应用普适性,通过与世界各类医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兼收并蓄,必将结出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文化自信视域之下,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辐射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也为实现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丰富的内容。(来源:《中医教育ECM》(201901月))

传承与发展并重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

孙忠人 郭宏伟 张浩 闫忠红


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教育是保障,人才是基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6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医药高等教育是承载着我国独特历史、独特文化、独特国情的教育。中医药高等教育在60余年的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但这种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一直伴随着争论和变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结合中医药的特殊性及中医药人才的成长特点,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探索了卓越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方式,为推进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传承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传承与发展是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院校规范化与规模化培养,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药高等教育形式上采取的是现代高等教育,但培养的却是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中医药人才,这就使中医药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历史与现实的纷争。中医药教育方式陷入了现代院校教育方式的惯性驱动而逐渐丧失了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师承教育特色和优势,这直接影响着卓越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1)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突出不够

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独特的人才成长规律。但在当今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体现不明显,培养的人才中医药理论薄弱、传统文化底蕴不厚、经典研读不够、传统师承教育缺失、反复临证不多、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专业思想不牢、中医药思维欠缺、思辨感悟的能力低。

2)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培养全能型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但现行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培养过程不能实现培养目标的高位要求,缺乏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不明确,中医药人才培养优势不突出,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要求、与课程目标相脱离,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对中医药的多元化需求,不能满足现代大健康产业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要求。

3)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达成度不高

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实践中,忽略了课程的设置要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这一主题,没有按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相脱节,课程模式仍未打破医学前期基础临床三段式框架,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忽视隐性课程,经典课程贯穿不彻底等,导致课程设置与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相脱节,学生中医药思维和视野不够宽阔,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相对偏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4)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创新不足

中医药人才培养以院校教育为主,单一的培养模式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得不到发挥,传统中医药教育的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悟妙道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不够,师承教育的生成性教学没有很好体现,院校教育的三段式培养流程造成了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割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脱离,中医药思维训练不够,培养质量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5)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保障度不完善

现行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抑或缺如,尚未建成常态化的及时、准确、可靠的教学质量反馈和改进系统,中医药人才培养缺少各主要质量标准衡量,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知识结构的评价缺少中医药特色,基础掌握和思维养成量化不高,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考核。

二、 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与实践

1)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推进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传承与发展并重作为改革目标,提出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自2000年启动了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制定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将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列为主要任务,出台了系列相应的文件和制度,做好中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顶层设计,保障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运行和实践。

中医药人才具有医德与医术、理论与实践、继承与批判、经典研读与临床实践四个统一的特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悟妙道的教学理念,采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手段,开展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的关键点是导师制。学校开展全程导师制,制定了《关于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和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实行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和《关于在中医学专业(经典班)实施导师制的规定》,规范师承学习的方法和要求。通过导师制,发挥院校教育的优势,吸取师承教育的精髓,将中医药人才成长特点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既有共性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鼓励个性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性、教学过程生成性和学生角色主动性。学生在校期间除学到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能体悟到导师的医德、临床思维、学术思想、治学的态度和治病救人的精神,使学生能尽早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

2)聚焦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中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依据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知识传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聚焦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主动对应国家发展战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结合各专业自身学科属性及其在整个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更加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中医药人才。依据 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学校坚持通人文、读经典、重临床、强能力的育人原则,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优化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搭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课程平台,构建了5个课程群,包括以中华传统文化及哲学课程为核心的中医基本理论课程群;以案例为核心的中医专业能力培养课程群;强化中医四诊、按摩、针灸、理疗等技能的中医基本技能课程群;经典课导读与中医各家学说及相关专业医籍选读课程组合的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群;贯穿于临床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经典临床案例分析分专题与临床实践课程、实践教学小讲课及专业进展选修课程共同构成的中医思维训练课程群。组建了人文综合课程模块,包括设置了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网络课程等4个隐性课程模块,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文化艺术类课程、史学类课程等4个模块为核心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思想道德教育与医德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目的。新的课程体系改革了以往中医药课程体系累加式课程组合,形成了以培养目标为主导的新的中医药课程体系。遵循中医药知识传承规律,凸显中医思维体系,真正实现了中医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推进了以符合社会需求与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贯通中医药思维培养,完善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生成性教学

中医思维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在 2007年在迎接全国首家中医学专业认证过程中,就提出将中医临床思维作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改革,已明确将中医药思维的养成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中医药思维的养成与生成性教学密不可分,生成性教学最核心的内容是把院校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在知识传授方面的特点优势进行科学建构。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相对独特,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体悟来提升专业水平是中医药学所独有的,实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对学生中医药思维方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跟导师临床学习,反思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中医的辨证思维。在生成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工作,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为开展生成性教学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通过开展生成性教学,中医药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改进,逐步树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使生成性学习得到拓展,有效地吸引学生回归课堂,思维训练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4)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中医药学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中华民族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逻辑和思维结构形成的源泉,中医药学术的医疗实践推进了中医药学理论基础的发展。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保证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备手段。学校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实验、实训教学为基础,毕业实习教学为重心,实践教学监控机制为保证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展实验教学改革,通过修订实验教学计划,调整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的比例,更新重组了实验教学内容。学校于2007临床技能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了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实现临床类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实训。该中心2013年确定为省级示范中心,2016年被确定为中医师资格技能考试中心,开展的实训项目涵盖全部临床基础与临床课程。学校制定了《临床类专业实习准入制度》《关于加强后期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考核办法》等制度,明确实践教学的质量目标。全面修订了各项实习管理制度,规范了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和实习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习考核模式,在临床类专业实施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针对中药学等非临床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定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规定》,确保了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全面提升能力的教学目标。

5)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校遵循中医药教育质量形成规律,建设了理论课、临床课、实验课、实践课等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了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监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质量管理。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树立科学的考试观,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侧重学生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考核。2014年起学校以中医学、中药学专业为改革试点,采取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综合化、评价方法质性化的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多元性考试模式,发挥考试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激励功能。新的评价方式体现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成了实践动手能力、中医思维能力、诊治与沟通能力、学术传承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俱佳的培养要求。

三、 展望

中医药人才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和保障,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教育也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新时代、新需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积极探索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学科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将师承教育贯穿整个中医药教育的始终,围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和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协调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通专融合的教育理念,着力加强中医药思维培养与实践能力、传承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同步提升。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是我们今后的重要任务。加强双一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医药高等教育,构建服务生命全周期和全产业链的中医药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中医药健康服务专门人才,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以职业胜任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服务多元社会需求,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是我们的中医梦。(来源:《中医教育ECM》(201809月)


经典为根传承为本疗效为魂———谈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中医思维培养

唐农 唐梅文 莫雪妮

一、 经典是根

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便是中医思维乃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虽然 任何工作与行为,其根本动力和价值认定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这一观点在现代中医药 于思想的自觉或曰其文化的自觉中医的思想自觉高等教育体制内一直被强调,但时至今日被上下明 或文化自觉,则深深地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确下来实属不易应该说,这一观点是现代中医药 文化的经典中,深深地植根于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高等教育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并反 具有高度自洽性的中医学经典中比如周易的复碰壁后,经过数代人不断反思,最终实事求是确定 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思想、《道德经道法自的笔者以为,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中医思维培 然的思想、《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养,必须坚持经典为根传承为本疗效为魂之路径为期以及阴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的思想、《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是极其深邃的,对这些思想只有真正体悟了,并能够切实运用,中医思维才不至于只挂在嘴边装门面,或曰叶公好龙,才不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才可能在临床上保持足够的定力和正确的治疗方向

比如,对人之生命现象的认识,对人之疾病及其治愈机制的认识,是中医学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关系到中医药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中医自信心的真正有效的树立那么,在这一问题上经典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我们来看内经对人之生命现象的认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离合论: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五运行大论则曰: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以上经文从阴阳的层面揭示了中医对于人之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概括地说,天地万物存在着无穷尽的层次和形式,用阴阳来体现和推演是数不胜数的,最终的总趋势却是可以用一对阴阳来体现的,即包括人之生命在内的天地万物的运动终是一阴一阳的运动,此为天地阴阳运动的一致性换一说法,即人体生命活动用阴阳来描述时,有很多层次,就像现代生命科学一样,对生命活动可以分为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亚分子等不同层次来描述但中医学理论的立场是,人体生命活动不管阴阳分多少层次,经过综合的互相作用之后,它们最后会以一个阴阳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我们对人体的阴阳是否平衡进行清晰的判断成为可能

那么,中医对阴阳又是如何认识的呢? 是可以通过来认识的中医对阴阳之象的认识,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认识,可以通过时间来认识,可以通过与时间有着直接联系的术数来认识仍然要强调的是,不管阴阳的表现有多少层次和形式,不管通过什么方法认识,中医最终都可以对千变万化的阴阳给出一阴一阳或曰一对阴阳现时状态的清晰判断这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是对人之疾病及其治愈机制认识的基本前提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可以从中西医对疾病命名要素的不同找到关键西医的疾病种类及亚类细目有 22 500 (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 10 版,即 lCD10) ,其命名要素在于病因病理解剖部位流行病学因素等,如急性病毒性流行性肝炎即是西医一个典型病名而中医经典的疾病命名要素是什么呢? 就是阴阳。《伤寒论中,疾病的命名只有六种: 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 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此三阴三阳病是阴阳六种不同的基本异常关系而已中医有六经钤百病之说,也就是说,中医可以用上面的六种病名来统摄概括所有的疾病现象

中医治愈疾病的机制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下面经文中找到答案。《素问·至真要大论: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伤寒论:凡病,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就是说,人体无论发生什么疾病,只要阴阳能够调和,疾病就能自然而然地痊愈为什么呢? 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德经·25 则曰道法自然即只要实现了阴阳和,人体就会进入到一种的状态,道的状态是自然而然的自然的本来属性,它根本不需要另外效法谁,道本来如此,自然之道有着绝对性一言以蔽之,只要人体生命实现了阴阳和,就能与道合一,自然之力便成为我们生命活力复原的根本之源

阴阳的一致性贯穿天地人,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层设计即天人合一是通过阴阳的一致性来体现的中医理论体系的自洽性则植根于阴阳一致性道法自然这两条基本原理这两条基本原理是中国古代的圣贤通过人体自身的生命实验与理性思维确立的,并有着数千年中医实践的有效验证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立场言,其自洽性与真实性不容置疑而以现代科学逻辑体系之立场言,则不能完全说明之,我们姑且视其为生命科学的两条公理吧其实,从方法论而言,整个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就是一个公理化体系,而对于几千年来有效指导着中医临证的中医理论体系为什么又不能作为一个公理化体系而存在呢?

以上从经典中直接引申出来的结论或许能够使我们在灵魂深处建立起一种对中医的自信,有了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信,一切都会成为理性的自觉,对中医的学习与追求就会成为生命的一种本能冲动我以为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国医大师邓铁涛1说中医成才之道,第一道门槛就是要慧眼识中医第二道门槛是专心学好四大经典著作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的源头,必须学好它能使你掌握好中医学的辩证思维方法,辨证论治的精华也出于四大经典此真知灼见也

二、 传承是本

关于传承,这里不是指宽泛的文化传递,而是指在中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中医理论思维方式与实用技能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过程,就今天来说,就是已被中医药院校逐惭重视的师承教育中医一定要有传承,如果离开传承,中医教育很难成功中医以传承为本,是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决定的,并在历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得到反复证实

中医的传承首先是中医自信的传承中医学生对中医的自信很重要的一点来自他们的老师对中医的自信,而这种自信的有效传递,关键在于老师能否发自内心而进入内心,老师对中医自信是学生对中医自信之本而老师对学生中医自信上的有效传递,很重要的一点,又取决于老师在中医思维传递上的清晰性与适用性中医在临床上的辨证施治,中医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思维的掌握,除了经典理论的学习和领悟,尤其需要老师的口传心授,这是必需非常明确的·张景岳言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在复杂的病情变化中,欲明辨阴阳,离开了老师的当下指点,是很难的又比如中医的脉学,存在着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问题,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因此,在中医的高等教育中,解决好学生的中医自信与中医思维这一问题,前提就是要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自身过硬中医思维娴熟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目前中医药院校的现状是,中医的师资人员对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教学技能并不缺乏,甚至有的可以说得上丰富,但是具备深厚的中医基本功底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师资,就少之又少了,他们的中医思维殊为单薄其中最要命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医教师本身缺乏起码的中医自信,中医思维完全不熟悉,严重妨碍了他们对中医的起码传承,妨碍了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极其令人担忧的

关于中医的传承问题,笔者在 2017 年的校长论坛中也讲到2,目前有效的办法之一是解决中医高校中合格的中医师资队伍的问题,因为师资断层已经不止一代了,至少上一代甚至更前的师资在传承上就已经先天不足因此我再次强调的是,需要由决策部门从全国范围严格遴选师资,成立国家和省级中医教师高级进修学院,对全国中医高校的中医师资队伍特别是年轻教师进行有计划地分类培训,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遴选出这些高水平的师资之师

三、 疗效为魂

疗效是任何医学门类的生命力,于中医学而言更是如此,这也是在现代科学体系主导的今天,中医学尚能保留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疗效是检验中医思维是否正确的试金石,倘若无疗效,意味着医者的中医思维出现了问题因此,疗效是中医临证的最终追求,而对疗效高低的观察,则是学习修正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最直接的方式,这也意味着中医思维的掌握,必须早临床多临床,如是才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疗效,才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科院院士张伯礼3认为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意识,掌握中医思维方法,可以通过经过选择的典型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去伪存真,如何舍脉从证舍证从脉,在学习中医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真正掌握中医的原创思维和理念,而不能单纯孤立地学习理论其次,授课老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扎实的中医思维基本功,更要掌握中医思维的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第三,要培养悟性,读经典做临床,不只是简单的经验积累,而应是认识由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汲取每一个病例的诊治经验,结合理论思考取其共性,总结规律及时提高,也是悟性的养成,除了一分教学更需要九分的自觉和执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离不开经典理论的学习和思维的养成,更有赖于不断在实践中认识熟悉掌握应用这些理论和思维第四,更重要的是临证,学中医要多临证,早接触临床,也就是读书临证读书临证,这是符合哲学实践论螺旋上升式认识世界的方法的这种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临床上积极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的观点无疑是非常精辟的

广西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开设了中医思维与疗效相关性分析的专门课程,如伤寒论思维与辨析四大经典临床应用中医内阳外阴本体结构与经方运用等,并且长期以来积极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早临床多临床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中医思维的临床运用能力实践证明,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中医经典理论后,老师通过临证过程与疗效分析的指导,对学生中医思维的熟悉与掌握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与此同时,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也真正得到牢固的树立

应该说,经典为根传承为本疗效为魂,对于中医人才中医思维的培养来说是 3 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三位一体的在经典中获取滋养,找到中医理论的自洽性与逻辑起点,这是中医思维建立之根; 在传承中找到一种与中医的血肉联系,找到一种中医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这是中医思维建立之本; 在临床疗效找到中医思维的活力及其体现,找到中医思维的基本归宿,这是中医思维建立之魂(来源:《中医教育》(2019 01 月)作者:唐农 唐梅文 莫雪妮)

【借鉴和资讯】

教育部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进一步提升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1124日召开的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论坛上,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宣布成立。

该中心由教育部委托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心将以推动我国中医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己任,统筹汇集全国中医药教育专家学者开展研究,为政府提供中医药学及其教育领域的政策及决策咨询,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及队伍建设提供支撑,为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提供指导,搭建中医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强调,中心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教育对支撑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服务健康中国的重要作用,开展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主动服务调结构,聚焦人民群众健康的新需求,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做强中医药主干专业;二是要传承创新育新才,扎实推进卓越医师2.0计划,完善读经典、早临床、跟名师的教学模式;三是要医教协同提质量,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担任。她表示,中医药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不忘中医教育的“初心”!中医药教育要具备坚定的办学定力,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传经典、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挖掘创新源泉,探索多元教学形式,体现人才培养的时代特色、办学特色、中医内涵,牢记中医教育的“使命”!

会上同时宣布成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聘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为院长。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顾问及兼职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家、《中医教育》杂志全体编委、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会全体理事以及来自各中医药院校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项目为例

瞿筱逸 沈雪勇 王静


2014年,上海中医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开始进行国际交流合作。2017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我国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一流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对我校的教育国际化是巨大的推动,也是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项目(以下简称美因茨交流项目)进行了回顾,重点总结、分析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文化背景影响和学科内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构想了初步解决方案,希望以此促进本项目的良性发展,逐步优化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纵深发展,为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积累经验。

一、    美因茨交流项目简介

美因茨大学是德国十大高校之一,有2名诺贝尔奖得主和4个世界顶级研究合作伙伴,如马克斯· 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等 [1]2014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德国美因茨大学教学科研合作协议》签署,该项目正式启动。迄今为止,上海中医药大学有43名本科生先后于20142017年间,分四批赴德进行了各为期90天的学习,主要研修美因茨大学优势学科——运动科学和英语语言相关课程;美因茨大学于 20142016年间,有3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三批到我校进行了各为期60天的访问学习,主要研修我校优势学科——针灸推拿学相关课程。这一项目具备学科优势,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学术效益,故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7年、2018年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展合作。

二、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内外学者从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和内涵有多层次、多角度的阐述。总体上,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导动因,并有不同主体参与,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2]。就美因茨交流项目而言,这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在中医药走出去的发展纲要指导下,我校为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而进行的国际教育交流项目。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窥斑知豹,它们在我校乃至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普遍存在,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1)未能充分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丰富,但其本质不会改变。从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经验来看,它是通过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合作和竞争,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理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等功能中的过程,目的是使本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最终使教育的育人和社会发展功能得以实现 [3]。就当前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而言,其核心包括教育理念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师资国际化、课程与教学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 [4][5];基于此,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也必然是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中医药院校师生通常从中医药专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少有了解,其内涵更鲜有人关注。

美因茨交流项目四年的数据显示,除访学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外,该项目未在战略层面、政策层面或学术层面向师生对这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宣传和解读,也未对师资、课程体系、科学研究、合作办学等要素进行定位或规划。理论指导的缺乏和内涵认识的不足,很容易使项目执行者简单地从教学任务、绩效任务或评估指标体系等狭隘视角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也缺乏大局观和长远计划。这样的状态,显然无法使这一项目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继续拓展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2)低估了文化背景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中医药是东方传统医学,兼具自然和人文学科特征。它与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主要来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有明显差别,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内容很难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或被现代科学证实;而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主要是与现代科学及产生现代科学的、目前占强势话语权的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这一矛盾,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着极大的影响。

美因茨交流项目中,双方学生在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交流学习过程中有明显的表现。如德国学生困惑于推拿手法力度的衡量标准,而中国学生较难适应德国课程的启发式教学;德国学生常会当堂直接对教师提出质疑,而中国学生常在课后委婉地与教师交流等。这些差异没有影响双方学生对彼此学科和文化的浓厚兴趣,但交流合作的主要目的——学习成果却不容乐观:访学学生回归本校后的发展与交流学科少有联系,德国研究生能将访学所得知识或体验用于学术研究的不到1%。与此相应,美因茨交流项目局限于初始设计,无法在教学或科研等任何一方面进行开拓或深化,也无法吸引更多的师生或引发更多的连锁效应。

就交流学科而言,经络腧穴理论是对人体结构和生理的中医解读,针灸推拿是运动康复的重要手段,在运动科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运动系统疾病是针灸推拿学的学科增长点。理论上说,这一交流契合双方的学术需求,完全可以为双方提供更为宽广和深入的学习及科研思路。美因茨交流项目的瓶颈,固然与交流周期短、学习不够深入有关;但其深层原因,在于低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科之间会出现的沟通、理解、接受和应用问题。

3)中医药学科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中医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独特的学术风格和临床疗效,使针灸等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模式改变,并迈向了建立在系统生物学基础上的精准医学 [1]。系统论的思想在中医药学科中有着丰富的体现,这既是针灸等中医药学作为替代补充医学的重要分支,与主流医学——现代医学并肩发展的原因,也是现代医学从东方医学传统中寻求另一种医学智慧的原因所在 [2]。美因茨交流项目中,美因茨大学的优势学科运动科学与我校针灸推拿学科进行交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

如前所述,美因茨交流项目的优势在于学科交叉和专业结合。美因茨大学为我校学生设置了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等必修课程,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论文写作等专题讲座;而我校为德国学生设置了经络腧穴学、推拿手法学、推拿人体操作、推拿功法学等必修课程,以及小儿推拿、悬灸等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之外,双方都为访学学生设置了人文类课程。德方设置的专业课程,契合我校学生的需求,但德方学生对我校的课程安排并不完全满意。他们认为目前部分课程,如功法课完全可以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用现代化标准语言对功法相关的定式、肢体运动作精确描述,或对功法的功效、临床意义进行机理阐述。这一要求其实本身就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之一,应该说相关工作已在开展,但由于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中医术语标准化、学科分化等内涵建设并未取得实质进展,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决定了德方学生很难接受和应用现有框架下的针灸推拿相关理论。如果中医药学科内涵不能提升,此类项目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对合作伙伴的吸引力将丧失,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只能成为空谈。

4)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兼容性有待提高

高教育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由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 [1]。课程体系的兼容性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有重要影响。

限于学科特点,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教育国际化往往将合作目标局限于国外医学院校或医学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而忽视与其他学科、其他专业合作的价值。美因茨交流项目突破了这一局限,开展了针灸推拿学与运动科学学的合作,为学科生长点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由于目前该项目仍处于以教学交流为主的阶段,这两类学科的不同课程体系对交流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具体来说,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采用三学期制,而美因茨大学为两学期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美因茨大学的主干课程以课程群方式开展,包括理论课、专题讲座、实践课,每一课程群是相对独立的;而我校则由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等一系列课程组成,有先选后继的要求。由于美因茨交流项目是短期访学,学期制及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影响了学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也给学生教学交流的成果表现形式——学分转换带来了障碍。

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了教学交流的可操作性。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这一问题不容忽视。

三、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1)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意识,以跨境教育理论指导实践

中医院校应把教育国际化作为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规划,加强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分阶段、分步骤地探索并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

具体措施上,根据简·奈特提出的跨境教育理论框架 [2],可以从国际化流动角度,即通过人员流动、教育项目流动、科研项目流动、服务政策流动四个要素来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员的国际化流动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两种途径进行;教育项目的流动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管理、教材建设等双向流动;科研项目流动可以通过共同搭建多层次科研交流平台来实现科研人员、研究资源、研究成果等的国际化流动;服务政策流动则涵盖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包括学分积累、学分互认、学历和学位互认等,为推进合作办学打下基础。

对美因茨交流项目来说,决策者应加强对该项目的宣传,解读该项目对学校、中医药学科乃至整个国家的意义。此外,在目前基础上,合作双方应共同商讨课程体系的建设,丰富并深化教学内容和学科内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科研方向,逐步开展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并做好成果表达。如德方学生常聚焦于针灸推拿在运动科学中的应用,双方可就这一主题开展调研,选择切入点,如针灸推拿在运动训练及康复中的应用等,由此进行课程建设。这一课程建设除了归纳总结现有成果之外,更必须就针灸推拿对运动过程及运动生理等方面的影响在学生层面及教研人员层面开展一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解释针灸推拿应用于运动科学的内在机制。在上述一系列活动中,参与人员及相关项目都可以实现国际化流动,相关的服务政策也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并互相支持或衔接;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也可由此逐步成熟。

2)理性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主要是与强势西方文化和现代科学的交流沟通过程。尽管中医药学科是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经验医学,但在现代医学模式转换的今天,中西医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之处日益增多。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际化就是西方化这样的错误概念有着巨大影响;而目前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的困境又使不少人产生了对现代化、科学化的抵触感。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中医院校要合理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对中医药学科来说,文化自信尤其重要。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能代表国际化,不能把西方化当作国际化。对中医药这类具有典型中国传统人文特色的学科来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当之无愧。但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它被别的国家和民族所承认、接受并得到相当的评价,而成为国际性学科的过程 [1];若过分注重传统而拒绝现代化,只注重中医药的文化属性而忽视它最根本的科学属性,会使中医药高等教育难以迈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之列。立足于中医传统,汲取现代精华,将借鉴和创新相结合,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中医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具体措施上,中医院校须树立文化主体意识,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避文化的自卑与偏见;同时克制历史的优越与傲慢等负面心理 [2],以跨文化通识课程来实现。通过世界哲学、文化及科技史等相关课程,能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目前跨文化通识课程建设仍处于摸索状态,就美因茨交流项目而言,今后合作过程中应注意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活泼多样的、开放的、多样的课程内容。课程可引入探究性学习观念,结合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主要兴趣点,如艺术、风俗、美食等,引导他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等方面进行探究,由浅入深地认知文化的影响力,并以此加强传统文化的输出力。跨文化通识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我校应加强师资培养力度,不仅在教学方法上,更要在教学内容上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特别要注意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相关理论水平。在此基础上,建设跨文化通识课程教学团队,以期开展系统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3)重视内涵建设,促进跨学科交流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凭国家战略和政策支撑,项目本身的质量才是关键因素;而项目质量的核心,正在于学科内涵。没有高质量的中医药学科,教育国际化不可能真正实现。为此,中医药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科内涵建设,将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一流建设项目结合,在开放与交流过程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提高自身对其他学科的吸引力,实现良性互动。

具体措施上,高等中医院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长远和阶段目标制定具体规划,并根据规划选择适当专业、适当合作伙伴,以教学活动为先导,适时介入科研活动,逐步展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工作,突出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专业领域的相互渗透。教学方面,通过协调双方的课程体系而完善项目的课程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弥补学制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课程缺失,使交流课程成为双方学生学业不可或缺的内容;针对合作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调整课程内容或开发新课程,在项目初期应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后期视情况逐步引入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学交流过程中,可针对合作双方共同的兴趣点及各自的优势,开展科研合作,提升学科水平。

美因茨交流项目中,合作双方的优势学科分别为运动科学和针灸推拿学。两者在运动康复、运动系统疾病的融合可以作为现阶段的主攻方向。围绕这一方向,双方可开展大量研究工作,以此加强合作双方的学科优势,并深化双方的学科内涵。如在设立针灸推拿与运动科学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双方师生可对针灸推拿对多种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对针灸推拿疗效神经、免疫等机制进行探讨。这些工作不仅能为针灸推拿在运动科学中的应用提供双方都能认同的科学依据,从而为运动科学提供新的干预手段,更可以深入揭示针灸推拿的作用机理,并有可能在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进展。

4)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增加传统文化渗透

中医药国际教育项目中,师生的互访学习是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加强对来访师生的吸引力,有效促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具体而言,中医院校应注意构建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使传统文化通过生动有趣、健康向上的多元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渗透。这是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国际化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国际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此外,对外国留学生而言,中医药有着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和思路,故在校园文化中,应特别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对美因茨交流项目来说,在前期学生互访的基础上,双方可以组织留学生协会或相关学生社团。借助这些平台的力量,通过校园网、校报、微信、微博、主题文化节、国际艺术节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传播兼容并蓄、务实、崇德等传统文化观念及相应的中医药整体、平衡、恒动等观念,使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在多元校园文化生活中得以充分展现,并由此促进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四、    总结

中医药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经验医学,这一学科的高等教育虽然历史短暂,却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的发端,其势方兴未艾。近年来国家战略与政策的支持,更使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远景可期。但也正是这一预期,模糊了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困难的认识。美因茨交流项目的问题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过程具有一定普遍性。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的深入认知、对不同文化影响力的正确分析、对中医药学科内涵的清醒认识,能帮助我们找出短板,找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美因茨交流项目乃至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良性发展。(来源:《中医药文化》(20188月第13卷第4期))

成都中医药大学——守初心担使命 |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我们在行动

成都中医药大学师生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关怀,转化为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动力和行动自觉,主动思考,积极谋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谢春光:全国中医药大会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为中医全方位开展医疗、科研、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努力方向,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将:一、精准靶点,提升重大疑难疾病诊治能力。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对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研究范围。二、立足疗效,优化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整合资源,将疗效确切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医医疗技术、中药特色制剂、中医特色护理进行优化提升,开展围绕疗效的临床研究。对五个国家区域诊疗中心进行中医药临床能力提升再造,发挥区域专科引领作用。三、行业引领,助力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四川省中医龙头医院的作用,积极响应国家“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号召,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带动基层医疗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四、以人为本,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进一步加强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名中医工作室”及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内涵建设,实施国家、省、院三级名中医建设工程。推进部省级以上教学团队建设。 五、传承创新,加快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以获批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学术传承。建设国内一流的临床新药研究平台(GCP中心)和全国糖尿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

 基础医学院院长冯全生:感触万千,感受良多。一是传承发展是根本。中医药从古至今,传承是永恒的主题,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基础医学院正在牵头建设学校的中医学术传承中心,充分发挥中医传统学科优势,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团队传承为建设内容,传统传承与现代传承、经典研究与活态传承、人才培养与学术道术相结合,同时开办中医学传承特色班,建设系列传承教材,将师承教育融入高等院校教育,推动建设具有成中医特色的传承型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守正创新是灵魂。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必须要守正,保持自身理论精髓与论治体系,保持以纯中医取得疗效的根本。因此,守正“姓中”,不仅要有中医学术研究的自律遵循,也需要进行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与规律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医疗模式的改革探索。基础医学院将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通过建设PI创新团队,整合国内外专家、中西医学科、老中青队伍,就是研究模式与平台创新的探索。中医药的发展任重道远,中医药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药学院院长傅超美: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一是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夯实现代中药人才培养阵地。学院将深化“复合-创新-应用”三类型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澳门大学、奥塔哥大学等境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扩大外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规模,辐射学科影响力。二是培引杰出科学家与创新团队。加强高端人才引育,造就院士级领军人物与学术大师,加大“四青”人才培养力度,大规模选派中青年教师赴海外一流院校进修深造,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三是打造中药资源系统研究学术高地。高水平建设西南特色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道地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聚焦中药道地性“性-效”关系研究、中药“毒与效”多维评价与整合分析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集中优势资源,加强交叉融合。四是聚智创新带动西南地区发展。将围绕四川千亿级中药产业发展目标,聚焦西南道地药材全产品链开发、名优中成药大品种培育与大健康产业开发,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1-2个单品百亿规模的大产业。

眼科学院/眼科医院书记、院长段俊国: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医药发展步进入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工作方向。意见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对中医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对国家、民族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空前高度的概括和战略表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自己将加强学习习近平对中医药的系列论述,深刻领会意见精神,以中西医结合眼健康工程为抓手,围绕中心工作把眼科学院/附属银海眼科医院的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做大做强,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科技处处长刘友平:将在以下方面贯彻落实《意见》:一是进一步推进学校中医药科研的传承和创新。重点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组织工作,加强基金的针对性培训,实行精准帮扶,切实提升中标率。切实落实“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国家级人才项目孵化池,培育40岁以下SCI高被引青年学者。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建设。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作用,形成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中医药智能装备新的学科高峰。二是进一步加强各级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完善共享机制,注重资源整合,强化各平台之间联合协作和设备技术的共享开放。进一步加强以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为主体的公共开放平台建设加大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采用“行业+企业+高校”协同共建模式,以各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科研基础条件和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化权益保障机制,赋予广大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更大的自主权。围绕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建立人才共育共享共用机制、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搭建科技成果承接转化的快速通道,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高永翔: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学校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医药国际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一是建立公认的、有话语权的评价体系。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化的第一步,是规范化,客观化。合理借鉴现代生命科学,客观诠释中医的科学内涵。 二是中医国际教育授人与渔。继续办好葡萄牙分校,大湾区粤澳产业园澳门国际学院,在按语系、按区域筹建法国分校,南非分校,意大利阿维森纳中医学院合作办学。积极争取国家汉办新的孔子学院,孔子中心的增列工作。三是强化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学校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澳门大学、太极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世界顶尖的中华医药创新高地。加强与世界一流知名高校合作,合作办学,联合科研。

教务处副处长王世宇:深受鼓舞,深刻地感受到中医药即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作为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也更加迫切地感受到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重任在肩。一是坚守与变革并重,优化面向大健康的专业布局。遵循中医药学术特色,回归经典,坚持通人文、重经典、强能力的培养理念;遵循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回归传承,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回归临床能力,坚持中医思维贯穿培养过程的始终。深入推行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制度,夯实经典,提升中医思辨素养。围绕中医药“五种资源”和健康中国需求,优化中医药特色专业设置和学科体系。二是推动“质量革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2.0计划,深入推进中医学九年一贯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国医书院育人模式,创新中医药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新医科”建设内涵和路径,推动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走向国际前沿。引导全校教师投身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三是营造教育生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成长氛围,搭建学生学习与发展平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体系。全面推行“辅修”专业,提升综合技能的发展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官网)

加强人才培养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王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


怎样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培养人才

伴随五千年文明史,中医药兼容并蓄,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与统一,蕴藏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传承发展好祖国中医药学,就需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守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自身学术特点,因此它的人才培养也需要独特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当下的新时代,中西医学共存共荣,就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中医人才培养既要守正中医学本身理论体系特点,固守中医基本理论思维,又要结合现代科学发展最新成果,包括现代西医学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同时还要时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滋养。

二、 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中医国家队医院,近年来广安门医院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中医药人才?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1)以中医为主的人才培养

2008年,我院在全国率先开展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研究工作,成立了广安门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创造性地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传承博士后。我院路志正、刘志明、薛伯寿、朴炳奎、林兰等十余位国医大师和全国名老中医被聘为合作导师,弥补了名老专家因学历因素无法培养博士后的漏洞。十年来,我院培养了包括李军、吴敏、卢建新等在内的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成功经验得到了当时卫生部、人社部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016年,我院成立了北京市首批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探索以师承方式培养中医护理人才,为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师承制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让传承人的临床经验更加丰富,把书本知识内化为治病救人的本领,而且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的医德修养。我院国医大师路志正是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导师,99岁高龄至今仍坚守在中医临床一线。他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包括边永君、姜泉等在内的一大批师承弟子,这些弟子不仅中医基础扎实、临床业务水平高,而且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深得患者信赖。

2)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西学中,二是中学西西学中班可以让西医学会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逐步建立起中医诊疗思维,与已有的现代医学知识相互印证、相互交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

我院是全国最早开展西学中班的医疗机构之一,先后培养了包括中西医结合泌尿学科创始人刘猷枋,肛肠学会创始人史兆岐,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创始人余桂清等在内的一大批中西医结合骨干人才,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我们还鼓励中医去学习西医,特别是急诊科、ICU、心血管科、外科等临床科室医生,通过到西医院校进修学习,掌握现代医疗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带动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3)中医国际化人才培养

2010年,广安门医院启动了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进修项目,每年选派遣10-20名中青年医生、护理和管理人员赴美进修学习。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其他欧美高校或医学院,鼓励大家走出去、带回来,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实现医院、科室和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十年来,我们先后培养了包括李光熙、刘馨雁、王海隆、焦娟、庞博等几十名国际化人才,为我院国际交流和国际医疗业务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我院肿瘤科林洪生、侯伟、李杰、张英、樊慧婷等应邀出席中医药肿瘤国际联盟成立大会。会上,我们以人才培养和联合研究为切入点,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培养博士后,建立了中医药肿瘤研究国际合作的新样板。

三、 建立立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兴院、人才强院是一个医院的发展战略。广安门医院以职工终身教育和医学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形成了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毕业后再教育的多层次、立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培养人才要因材施教,既要培养中医基础扎实、临床水平高的名中医,也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我院王波、黄石玺等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每人都拥有数百名患者粉丝,深得患者的拥戴;我院何庆勇、熊兴江等中青年医师不仅临床水平高,科研能力更是突出,他们都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熊兴江发表的SCI论文总影响因子已达到100以上。

总的来说,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意见》落地见效,这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知识的具体举措。在《意见》精神的指导下,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人才推动事业的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可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来源:人民政协报20191030